1.发动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工作原理?

2.汽车知识图解—发动机润滑和冷却系统解析

3.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等于散热器吗?

4.详解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是什么

5.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_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概述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的冷却系有风冷和水冷之分。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称为风冷系;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称为水冷系。

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为强制循环水冷系,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冷却系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

在冷却系统中,其实有两个散热循环:一个是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另一个是车内取暖循环。这两个循环都以发动机为中心,使用是同一冷却液。

1、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

主循环中包括了两种工作循环,即“冷车循环”和“正常循环”。冷车着车后,发动机在渐渐升温,冷却液的温度还无法打开系统中的节温器,此时的冷却液只是经过水泵在发动机内进行“冷车循环”,目的是使发动机尽快地达到正常工作温度。随着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升到了节温器的开启温度(通常这温度在80℃后),冷却循环开始了“正常循环”。这时候的冷却液从发动机出来,经过车前端的散热器,散热后,再经水泵进入发动机。

2、车内取暖的循环

这是一个取暖循环,但对于发动机来说,它同样是一个发动机的冷却循环。冷却液经过车内的暖装置,将冷却液的热量送入车内,然后回到发动机。有一点不同的是:取暖循环不受节温器的控制,只要打开暖气,这循环就开始进行,不管冷却液是冷的、还是热的。

发动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工作原理?

不是的,这个是2个部件,只不过他们是安装在一起的。

因为这是2个不同的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里面的液体是冷却液。而空调制冷系统里面的液体是制冷剂。所以里面的液体是2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所以无法共用一个部件来散热。为什么安装在一起,因为冷却风扇是安装在冷却系统散热器的前面,所以为了可以共同使用冷却风扇来散热,所以这2个部件就安装在一起了。

汽车知识图解—发动机润滑和冷却系统解析

发动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工作原理时利用水经过散热器进行的循环运动。

冷却系统大循环:所谓大循环是水温高时,水经过散热器而进行的循环流动。

冷却系统小循环:小循环就是水温低时,水不经过散热器而进行的循环流动,从而使水温升高。

冷却系的大小循环控制通常利用节温器来控制通过散热器冷却水的流量。节温器装在冷却水循环的通路中(一般装在气缸盖的出水口)?,?根据发动机负荷大小和水温的高低自动改变水的循环流动路线,以达到调节冷却系的冷却强度。

扩展资料:

汽车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均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这种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

制循环式水冷却系是用水泵把该系统的冷却液加压,使之在水套中流动,冷却水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水向上流入气缸盖, ?继而从缸盖流出并进入散热器。由于风扇的强力抽吸作用,空气从前向后高速流过散热器,不断地将流经散热器的水的热量带走。

百度百科-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等于散热器吗?

在我们日常养车中,定期更换机油机滤、检查水箱水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这对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机油、水箱水分别是发动机润滑系和冷却系的重要载体,那它们是怎样对发动机进行润滑和冷却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发动机内部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零件,如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凸轮轴颈与凸轮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面等等,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工作环境恶劣,它们之间需要有适当的润滑,才能降低磨损,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机油作为发动机的“血液”,对发动机油具有润滑、冷却、清洗、密封和防锈等作用,定期地更换机油对发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

机油主要存储在油底壳中,当发动机运转后带动机油泵,利用泵的压力将机油压送至发动机各个部位。润滑后的机油会沿着缸壁等途径回到油底壳中,重复循环使用。

反复重复润滑的机油中,会带有磨损的金属末或灰尘等杂质,如不清理反而加速零件间的磨损。所以在机油油道上必须安装机油滤清器进行过滤。但时间过长,机油一样会变脏,因此在车辆行驶一定里程后必须更换机油机滤。

发动机除了要有润滑系统减少零件间的摩擦外,还必须要有个冷却系统,适时将受热零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发动机冷却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现在一般车用发动机都用水冷式。发动机水冷式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气缸盖水套等部分组成。

那是怎么进行冷却的呢?主要通过水泵使环绕在气缸水套中的冷却液加快流动,通过行驶中的自然风和电动风扇,使冷却液在散热器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再次引入到水套中,周而复始,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

柴油机和汽油机是汽车上最常见的两种动力装置,因为燃料的不同,柴油机和汽油机工作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喷射方式不一样,一般的汽油机(直喷发动机除外)是将汽油与燃料混合后进入气缸,而柴油机是直接将柴油喷入已充满压缩空气的气缸。其次,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需要火花塞将混合气点燃,而柴油机是压缩自燃点火。最后,压缩比不同,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都比汽油机的要大,因此它的膨胀比和热效率比较高,油耗比汽油机要低。

现在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为油电混合,就是利用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为汽车提供动力。混合动力车上的装置可以在车辆减速、制动、下坡时回收能量,并通过电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因此它的油耗比较低,但汽车价格相对较高。

根据电动机所起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强混合动力和轻混合动力两种。强混合动力车主要用大功率电动机,尽量缩小发动机的排量。在起步或低速时,可以单纯依靠电力行驶,如在车辆重载、加速等情况下,发动机才会介入工作。

详解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是什么

不等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与散热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散热器包含在冷却系统之中。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与散热器的原理:

1.冷却系统,主要靠冷却,让气缸的水道内的水变冷。这个过程是把散热器作为一个媒介,通过让水在气缸与散热器之间的流动的方法进行物理冷却。发动机转动带动水泵运动,关闭进气门与排气门,增加空间内的压力带动冷却液运作,运作途中把零件热量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冷却液温度未达到节温器开启要求,冷却液就会在水泵和缸体之间重复操作使其达到要求,让温度快速上升。一旦温度达到了节温器开启的要求,小循环管的旁通水路就会被关闭,冷却液进入上水室,途中会让部分热量通过排风口散失,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到达下水室以后,重新参加冷却循环系统。

2.散热器: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一个部分,由进水室,出水室,主片及散热器芯组成。通过让散热器的管子和散热片在空气中流动,让冷却液快速降温。燃烧室周围的零件在运作中因温度过高,很容易发热,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而散热器负责的就是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材质是铝制的,这个材质散热性好。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来回流动,借助周围的空气,其降温的效果非常明显。而周围的冷空气因为吸收了热量,逐渐升温。因此,散热器就相当于一个媒介,交换着冷热的空气,从而协助发动机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冷却系统并不等于散热器。二者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异,冷却系统是整体,它包含了散热器。我们要正确区分他们之路关系。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

发动机的“暴脾气”

汽车的发动机,就像一个“愣头青”,一旦启动,就会拼命地运转。不断地完成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过程。导致发动机自身的温度非常高。

为了缓解发动机的“暴脾气”,汽车工程师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了发动机冷却系统,它能够保证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和环境下,保持最佳的工作温度。

早期的风冷系统

早期的汽车大多是通过风冷进行散热。在发动机的表面增加很多散热片,这些散热片,通过与进气格栅进入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但是这种散热方式的效率不高,而且不够稳定,比如说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天。

单纯的靠风冷,就很难让发动机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

强制循环水冷系统

后来汽车工程师又发明了水冷系统。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几乎都是用水冷系统,又被称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这套系统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

它的原理,是用水泵给水箱中的冷却液加压,让冷却液在水套中流动,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加热后的冷却液进入散热器,再利用冷却风扇对散热器进行吹风,快速将热量带走,最后再从散热器底部重新进入水套,以此不断循环。

大小循环的意义

由于冷却液的比热容要远远大于空气,所以,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要比风冷强很多,而且,由于节温器的作用,还可以让发动机避免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节温器可以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和水温大小,自动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

比如说在冬天冷启动之后,发动机温度很低,需要快速升温,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温度,这时候,节温器的主阀门会关闭,旁通阀开启,让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进行小循环,其特点就是流量小、线路短,并且不经过散热器,这样就可以帮助发动机迅速升温。

而当发动机温度达到一定值,主阀门才会开启,冷却液就会经过散热器,这个时候的流量大、线路长,所以称为大循环,这种可以对发动机温度,实现精准控制的巨大优势,也是风冷系统被彻底淘汰的原因。

水温报警故障

如果是发动机温度过高,导致水温报警,可能是冷却液不足、冷却风扇故障,或者是散热器堵塞,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散热。

如果是发动机升温缓慢或者工作温度过低,可能是节温器或者温度传感器有问题。

在日常的用车过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其实很小,只要按时更换冷却液,定期清理水箱,基本上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防冻液?冷却液?

最后多说一句,现在的防冻液其实就是冷却液的一种,是为了防止冷却液在冬天结冰,把水箱和散热器胀坏,所以防冻液并不是冬天才需要用,它的最大作用,还是用来冷却,防冻只是一个附加属性。

您好

发动机冷却系统是维持发动机正常温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系统,它的结构不复杂,故障点不多,今天就简单给大家说下。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冬季发动机过冷。在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发动机过热的危害

(1)降低充气效率,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2)爆燃的倾向加大,使零件因承受额外冲击性负荷而造成早期损坏;

(3)运动件的正常间隙被破坏,运动阻滞,磨损加剧,甚至损坏;

(4)润滑情况恶化,加剧了零件的摩擦磨损;

(5)零件的机械性能降低,导致变形或损坏。

发动机过冷的危害

(1)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或空气)温度太低,可燃混合气品质差,使点火困难或燃烧迟缓,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加;

(2)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易凝结成水而与酸性气体形成酸类,加重了对机体和零件的侵蚀作用;

(3)未汽化的燃料冲刷和稀释零件表面(气缸壁、活塞、活塞环等)上的油膜,使零件磨损加剧。

发动机的冷却方式

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

现在大部分发动机都是使用水冷式,风冷式只在一些特种车辆、部分工程机械以及摩托车上使用。所以今天只说说水冷却系统。

汽车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均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这种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

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制循环式水冷却系是用水泵把该系统的冷却液加压,使之在水套中流动,冷却水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水向上流入气缸盖, 继而从缸盖流出并进入散热器。由于风扇的强力抽吸作用,空气从前向后高速流过散热器,不断地将流经散热器的水的热量带走。

冷却了的水由水泵从散热器底部重新泵入水套。水在冷却系中不断循环。为了控制冷却水温度,冷却系中设有冷却强度调节装置,如百叶窗、节温器和风扇离合器等。

散热器

散热器即我们常说的水箱,分为纵流式和横流式两种。大多数新型轿车均用横流式散热器,这可以使发动机罩的外廓较低,有利于改善车身前端的空气动力性。

散热器盖安装在加水口上,上面带有蒸汽—空气阀,使冷却系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冷却水的沸点有所提高。

蒸汽阀一般在散热器内压力达到126kPa~137kPa时,阀门开启,部分水蒸汽经泄气管排入大气,避免损坏散热器。

空气阀在散热器内气压降到 99kPa~87kPa时,空气阀打开,散热器与大气相通,防止散热器芯被大气压坏。

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多用半透明材料(如塑料)制成。膨胀水箱的上部用一个较细的软管与水箱的加水管相连,底部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水侧相连接,通常位置略高于散热器。

把冷却系变成永久性封闭系统,避免空气进入,使冷却系中水、汽分离,保持系统内压力稳定,提高了水泵的泵水量。

补充冷却液:膨胀水箱上有两条刻线,冷却液应加到上刻线(FULL),当液面下降到下刻线(LOW)时,应及时补充。

水泵

水泵的功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现在汽车发动机广泛用离心式水泵。

风扇

风扇的功用是当风扇旋转时吸进空气使其通过散热器,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加快冷却液的冷却速度。。

很多轿车发动机的水冷系用电动风扇,所以风扇转速与发动机转速无关。在有些电控系统中,电动风扇由电脑控制。当发动机停机后,由于水温偏高,所以电动风扇还会继续转动一段时间,以便更好地为发动机散热。

前面说了, 要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下工作,不出现过热过冷现象,就必须能根据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发动机冷却强度。

冷却强度调节方法: 一是改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和流速; 二是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

节温器

节温器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负荷和水温的大小而自动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减少燃料消耗和机件的磨损。

水冷却系的大循环

冷却水经水泵—水套—节温器—散热器,又经水泵压入水套的循环,其水流路线长,散热强度大,称水冷却系的大循环。

水冷却系的小循环

冷却水经水泵—水套—节温器后不经散热器,而直接由水泵压入水套的循环,其水流路线短,散热强度小,称水冷却系的小循环。

讲完了,你都明白了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