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自传_亨利福特自传简介
1.精选名人励志自传书
2.泰罗制的成功案例
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家是我们的学习对象,那你知道企业家都在阅读一些什么书籍吗?以下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企业家必读的100本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成功企业家必读的100本书籍:上
1. 《李嘉诚全传》孙良珠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月
2. 《专注解读中国冠军企业》邓地、万中兴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年月
3. 《一个 广告 人的自白》(美)奥格威著,林桦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4. 《张謇评传》卫春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5.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美)小艾尔弗雷德?斯隆著,刘昕译华夏出版社年月
6. 《百年利丰》(第版)冯邦彦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月
7. 《藏锋刘永好传》周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8. 《史蒂夫?乔布斯传》(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管延圻等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9. 《赢》(美)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著,余江,玉书 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10. 《自来水哲学:松下幸之助自传》(日)松下幸之助 著,李菁菁 译[南海出版社]年月
11. 《华为研发》张利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12. 《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年》王石,缪川著[中信出版社]年月
13. 《超越商海BP石油总裁约翰?布朗自传》(英)约翰?布朗 著,毕崇毅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14. 《亨利?福特自传》(美)亨利?福特 著,姜成功 译[哈尔滨出版社]年月
15. 《价值观的力量》(美)梅格?惠特曼、汉密尔顿著,吴振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16. 《麦肯锡》(美)埃德莎姆著,魏青江,方海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17.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美)郭士纳 著,张秀琴,音正权 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18. 《一路向前》(美)霍华德?舒尔茨、乔安?戈登著,张万伟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19. 《游戏颠覆者》(美)雷福礼、查兰 著,辛弘、石超艺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20. 《真北:位全球顶尖领袖的 领导力 告白》(美)比尔?乔治、彼得?西蒙斯 著,刘祥亚 译[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年月
21. 《再联想》张小平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2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美)德鲁克(Drucker,P.F.)著,许是祥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23. 《从优秀到卓越》(美)吉姆?柯林斯著,俞利军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24. 《大败局》(修订本)吴晓波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年月
25. 《竞争战略》(美)迈克尔?波特 著,郭武军、刘亮 译[华夏出版社]年月
26. 《营销管理》(第版)(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王永贵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月
27.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版)(美)亨利?罗伯特 著,袁天鹏、孙涤 译[格致出版社]年月
28. 《 商业模式 新生代》(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著,王帅、毛心宇、严威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29.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美)彼得?圣吉 著,张成林 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30.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第三版)(美)帕特里克?兰西奥尼 著,华颖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31. 《创新者的窘境》(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著,胡建桥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32.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美)彼得?德鲁克著,王永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33. 《管理心智》朱永新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年月
34. 《基业长青》(美)吉姆?柯林斯等著,真如 译,俞利军 审校[中信出版社]年月
35. 《奖励的惩罚》(美)埃尔菲?艾恩著,程寅、艾斐译[上海三联书店]年月
36. 《企业的人性面》(美)麦格雷戈 著,(美)格尔圣菲尔德 注释,韩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月
37. 《商业生态学》(美)保罗?霍肯著,夏善晨、余继英、方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年月
38. 《未来企业之路》(美)SaulBerman 等著,华晓亮、冯月圻 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39. 《以人为本的企业》(印)苏曼德拉?戈沙尔、(美)巴特利特 著,苏月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月
40. 《追求卓越》(美)汤姆?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 著,胡玮珊 译[中信出版社]年月
41. 《策略思维》(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 著,王尔山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月
42. 《蓝海战略》(韩)W.钱?金、(韩)勒尼?莫博涅 著,吉宓 译[商务印书馆]年月
43. 《别做正常的傻瓜》奚恺元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44. 《定位》(美)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著,谢伟山、苑爱冬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45. 《模仿的力量》(美)石家安 著,吴进操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46.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年月
47.《公司的力量》公司的力量节目组编山西 教育 出版社年月
48. 《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汪丁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年月
49. 《市场的逻辑》(增订本)张维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年月
50.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吴敬琏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年月
>>>下一页是成功企业家必读的100本书籍下
精选名人励志自传书
福特认为,“最好的模式是以获取合理利润来提高汽车的销售量,而不是以获取高额利润来销售少量的汽车。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样会使大多数人能买得起汽车,并享受使用汽车的快乐,这也使得大量受雇用的工人能够赚到丰实的工资和良好的待遇。这就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造车的人买得起车才能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管理学家彼得斯说:“亨利·福特的公司之所以在‘10个本世纪最耀眼的商业王朝’榜上有名,仅仅是因为规模生产这个玩意。”但是这个评价是不完全的。有人认为,在福特一生中,可以震动20世纪的大事有三件:1908年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T型车的意义是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1913年引进生产流水线,它的意义是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基础,为其他企业和产业提供了楷模;1914年首次向工人支付每日8小时5美元的工资,改变了美国工人的生活方式。其实还应该再加上一件事:福特是现代第一位将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结合起来的人。人们谈论福特时,往往只提到前两件事,却对后一件闭口不提。
福特在自传中写道:“当工人通过一段时间了解到他们为雇主所作的一切辛苦都白费了,那么他们的兴趣自然全无了。”“作为领导者的雇主,应该具有的野心应该是,付给工人的报酬应比其他同行业的雇主还要多。”“当一个人得到的汇报不仅仅是他所需要的最低生活标准而且还大大超出了这一标准的情况,那么在他的眼中,它的工作便是使他感到最美好的事,相应的他便会以最大的热情来回报工作。”“诚实的劳动是真正的社会正义的来源,所获得的多必然就是所付出的多……公司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工人便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工作中的人,当他的付出得不到正确的对待的情况下,他就无法再继续这样做。”1914年以前,福特公司工人工资大约每天2-2.5美元,从1914年1月12日开始,福特实行8小时工作制(原来为9小时),工人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天5美元(是计时工资,而不是计件工资,工人只要完成规定的工作就可以得到),这个标准是当时美国的最高水平。这一举措的效果之一是工人的流动率从382%下降到3- 6%。为此福特认为“付出高工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有效的途径”。
福特还指出:“降低工资是最容易也是最粗劣的解决方法,更无须评论这样做如何没有人性了。它其实是把管理者的糟糕管理全推到工人身上的一种做法。”福特称经济衰退对厂商实际上是一种如何不用降工资而渡过难关的挑战。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能赢得这种挑战。
福特指出:“工资含有某种不可替代的神圣因素――它象征着家庭以及家庭的前途命运。每当关系到工资问题时,人们的行为都变得特别谨慎。在会计报表上,工资不过是数字,但在外部世界里,工资就意味着面包、煤炭、婴儿摇篮以及孩子的教育――家庭的舒适和满足生活的基础。”“低工资不等于高效率,降低工资额是财政政策的失败因为与此同时也降低人们的购买力。”
福特自传的中文翻译者指出:福特在自己的公司实行了最低日工资5美元的薪酬制度,这个报酬是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从而培养出大批美国中产阶级,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中产阶级就是汽车市场的中坚消费者。如果生产汽车的人都买不起汽车,那么还能指望别的行业的人来买车吗?
泰罗制的成功案例
自传是一个人写的关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传记式文学体裁。有什么名人励志的自传书?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精选的名人自传书,希望大家喜欢。
名人励志自传书一:《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图书是我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名人励志自传书二:《甘地自传》甘地
20世纪最摄人心魄的精神领袖不怒而威以无形胜有形的全球最畅销的自传作品之一。他是印度独立之父甘地,他有宗教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抗拒专制、拯救民权的印度圣雄,唤醒三亿人反抗精神的?非暴力之父?。也正是他的精神,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
名人励志自传书三:《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如给我三天光明》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名人励志自传书四:《马克?吐温自传》马克?吐
马克?吐温的作品融幽默讽刺于一体,既富有独特的人性思考,又不乏深刻的社会剖析。调侃中带有辛辣的讽刺与悲天悯人的情感。《马克?吐温自传》是欧美文学史上的典范之作,也是马克?吐温晚年最重要的著作。全书通过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曲折坎坷的求生之路、风光无限的写作生涯以及痛苦不堪的晚年生活四个部分,展现了马克?吐温伟大而又的一生。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与智慧,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的独特风情和人文气息。
名人励志自传书五:《亨利?福特自传》亨利?福特
从一个密歇根州的农民,爱鼓捣机械的小男孩到成为全球闻名的?汽车大王?,美国汽车界第一个亿万富翁,亨利?福特个人奋斗的历史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他给后人留下的,也不仅仅是有关于汽车的东西,还有更多。他所取得的成绩辉煌无比,他的思想与独到见解更闪耀着夺目光彩。在中国汽车界,福特的管理方法被看作是学习管理的入门教材。这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的自传。从本书中,你便可对他的经历和思想获得充分的了解,并对人生与成功的理念有更清楚明白的认识。
福特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代表了传统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工业化时代的主题,就是追求更多的产量,创造更大的市场。对此,泰罗进行了理论上的创建,而福特取了实践上的行动。亨利·福特美国人喜欢做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脍炙人口,传遍世界。但人们似乎不记得,老福特也曾做过梦,他的梦想,就是每一个自食其力的美国人都有一辆福特车,同他的家人一起在上帝的广袤土地上共享快乐时光。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创立了流水作业线。
老福特一直不承认他与泰罗制之间的关系,甚至说,他的灵感来自于芝加哥的屠宰厂,屠宰厂是把一个个“部件”依次卸下来,他则是把一个个部件装上去。但在实际上,如果没有泰罗倡导的标准化,如果没有甘特设计的控制图表,老福特的梦想只不过是梦想而已。正是泰罗制的广泛推行,为流水作业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1913年,亨利·福特运用当时企业推广泰罗制的技术成果,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不仅设计出完善的装配线和统一精确的通用零部件,还创造出依靠非熟练工人在中心装配线上使用通用零件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依照“只需按工序将工具和人排列起来,以便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零配件的装配”(《福特自传》)的装配线工作原理,进一步降低了对工人手工技能的依赖,工人无须动脑思维就可以完成单一而简单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了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
由于福特制极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制成品被大量生产出来,尤其是花样百出的日用消费品,在流水线上变成了标准化商品,被大规模地制造出来时,规模经济诞生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原来买不起相关商品的人成为新的消费群体,市场被创造出来了。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福特制是对泰罗制改进和完善的生产组织方式。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在这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福特和泰罗不约而同地关注同一个问题。不过,泰罗是从工厂管理出发,福特则是从社会效应出发。用经济学的方法看,两人看待问题的视角一在内部性上,一在外部性上。所以,泰罗在工时研究上努力探索,而福特在扩大市场上孜孜追求。在这一方面,两人具有逻辑上的衔接。如果没有泰罗的研究,福特的市场也开辟不出来。
泰罗为降低成本创立了路径,每当成本下降了,福特就以一种特别的热情来下调T型车的价格。1908年,福特生产了6000辆T型车,每辆售价850美元;到了1916年,他卖出6万辆,每辆售价为360美元;在T型车销售的最后一年中,第1500万辆车走下生产线,售价仅为290美元。福特以其极具特色而简明扼要的方式说:“轿车价格每降低1美元,我就可以新增1000个购买者”。 在生产组织方面,泰罗制明确提出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要做到科学管理,必须把(管理)和执行(作业)的职能分离,把“企业中巨大的、非常繁重的责任和负担”,包括定单分析、研究制定工时定额、分批制造成本、掌握原材料、库存品的动态情况等一切需管理协调的工作从车间分离出去,全部由企业管理层来承担,工段长和工人仅仅依照标准、按定额执行工作任务。同时,(管理)部门必须经常把工人执行的实际情况同制定的标准比较,以便有效的进行控制。
与泰罗制相对应的福特制,其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等级分明、层层服从、部门之间没有横向联系的、流水线式的线性生产组织形式。显然,在福特制中,彻底实现了泰罗制的“与执行分离”。老福特认为:“降低部分工人的思考的必要性和将工人的移动次数减至最低,因为工人移动一次只可能做一件事。”“我们希望工人只做那些要求必须做的事情。组织是高度分工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我们一刻也不能允许让工人按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工作,没有最严格的纪律,我们就会陷入极大的混乱。”这种思路,同泰罗毫无区别。在具体做法上,福特把T型车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84个步骤。如果说泰罗制着眼于个人生产动作的科学化,那么福特制则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方式。
在泰罗眼中,规范化、制度化是企业大规模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先进管理思想实施的基础,更是实现科学管理的依据。只有制定严格的规范,企业具体工作才会依章行事,主管人员才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少数例外的处理上,工人的行动才能有章可循。否则,势必造成管理的随意和生产的混乱。
1913年夏天,在福特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为一个个的环节,工人之间的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川流不息的传送带,把整个工厂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泰罗制的更多成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话,那么福特制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于生产实践。这种生产线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仅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再次实现了翻番,可是在此期间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14336人减少到了12880人。 泰罗和福特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都很积极,体恤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说,两人都是人性化管理的倡导者。
泰罗特别重视人的作用,他在《车间管理》中强调:“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不需要真正的人。制度和诚实可靠的人都是需要的,而在实施最好的制度后,其成就将与管理的能力、言行一致性和管理中受人尊重的权威的高低相一致。”因而,泰罗制不仅注重对效率的追求,还在各个工厂首次建立了人事部门。在推行泰罗制的企业中,人事部门负责职业分析选择、培训和引导公司员工,定期接见员工,倾听员工的各种意见,照顾那些因发生事故或生病而不能工作的员工。这个部门在改善劳资关系,赢得工人的尊重和信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对工人的关怀,不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就没有泰罗制。
同样,亨利·福特也对员工问题极为关注。为了宣传福特公司要求的勤劳、节俭等优良品质,同时也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调查监视,福特汽车公司于1914年成立了专门的“福特社会学部”,主要负责将福特公司员工们的个人生活“标准化”。起初,这个部门有30名调查员,专门负责到员工的家访工作,看员工们空闲时间是否都用在了有益的事情上,家庭是否干净卫生,员工是否酗酒等,回来后向公司汇报哪些人合格,哪些人不合格,哪些人进厂时撒了谎等等。这种方法由于实行难度太大也太麻烦,后来福特才把这种家访改为对工人进行生活指导和教育培训。到了1919年,这个部门已经膨胀为150人,先后由福特称为“天才的人事干部”的约翰·李和福特家族的密友塞缪尔·马奎斯负责。 后福特制研究泰罗制和福特制均强调劳资双方利润分配,利益共享的原则,劳资双方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协作、双赢的关系。德鲁克曾在《新现实》中称赞道:泰罗表明:增加生产的真正潜力在于“更聪明”地工作。他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产量,而且在增加工人工资的同时使降低产品价格和增加对产品的要求成为可能(事实上,泰罗要求工厂主必须大幅度提高工资,有时甚至高达3倍,否则,他拒绝提供帮助)。由于有了泰罗,就业的蓝领工人的人数越多,相应的在收入和生活水准上“中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人数也就越多。德鲁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泰罗制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泰罗的指导思想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工资和利润都得到增长,使劳资双方的利益在经济发展中统一起来。以高工资和低成本作为最良好的管理基础,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那个时代,泰罗制对提高工效有着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同样的,亨利·福特也极为关注提高工人的工资,福特认为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对应着工资的增长。1914年1月5日,福特汽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郑重宣布:“本公司将实现5美元工作日!任何合格的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不论年龄,不分工种,都能领到他自己的一份。”同时,公司废除了每天工作9小时的制度,而代之以每天8小时的三班倒制度。员工日薪高达5美元,这在当时是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1914~1916年,福特公司的税后纯利分别为3000万、2400万和6000万美元。仅以1914年为例,按照福特宣布的“利润共享原则”,这一年工人应当得到总共1120万美元的工资,而福特只支付了不到1000万美元。尽管在福特的身上资本家的色彩比慈善家浓厚,尽管老福特比工人赚得更多,但不能不承认,福特的5美元工资制确实给工人带来了实惠。
在5美元工作制实施后不久,福特就清醒地看到,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抵消或部分抵消了新工资制带给工人的好处。从1914~1918年底为止的4年间,根据当时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在被调查的美国19座城市中,底特律城的通货膨胀率高居榜首。于是福特开始设法解决这一问题。从1919年起,他开始建立消费合作社这一组织,向工人低价销售一些生活用品。刚开始时,只是一些杂货和日用品,到后来则发展到供应粮食、衣服、鞋帽、燃料等一二十种商品。例如,面包是用公司的农场所生产的小麦制作的;牛奶也来自公司的农场;为了确保公司的能源供应,福特还收购了一些煤矿,负责向公司提供生产和工人生活所需的燃料和能源。供应工人的所有商品,价钱比市面上便宜25%左右,用现金交易,据统计,一年的营业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
在亨利·福特的性格中也有奇怪的一面,例如对于那些生病或年老的工人,福特就不愿意用发放救济金或养老金的形式,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帮这些不幸的家庭。按照福特公司的规定,每当工人生病,工人的妻子儿女有到福特工厂工作的优先权,而且照样给他们规定的工资。福特认为那些年老退休的工人应该由他的家庭或家族负担,工厂不应该支付养老金,还是和对待那些生病工人的家庭一样,给赡养退休老人的家庭或家族成员以在福特工厂工作的优先权。“只有工作才能得到他应有的报酬。”
亨利·福特改变了社会,而他改变社会的思想基础与泰罗高度一致。如果说泰罗是侧重于从理论上研究管理问题,那么福特制就是身体力行实践了泰罗的管理思想。在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中,泰罗制和福特制珠联璧合,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趣的是,泰罗作为思想家,具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而福特作为实践家,具有专制主义的倾向。在管理方面,泰罗是虔诚的新教徒,而福特则是无神论者。泰罗反对工会,而股东反对福特。由于福特的利润共享,股东普遍认为福特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工人则认为福特是他们的朋友,能够为他们谋取最大。于是,福特公司拟议中的工会,被工人自发取消了,后来在福特的劝说下才重新成立。老福特在政治上主张排犹,支持法西斯,在公司管理中实行高度独裁。这一点,同泰罗推广科学管理时的循循善诱相映成趣。在一定意义上,对完美理想的追求,同实践中的极权操作,似乎是孪生兄弟。从泰罗到福特,我们似乎能看到一种若隐若现的逻辑线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