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车是用电还是汽油?

2.1.韩国高速铁路KTX列车与法国TGV列车都有哪些不同?

3.火车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4.车辆(汽车)制造技术在现代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5.你还知道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6.轻轨列车设计最高时速是多少?

现代列车主要用什么制动系统_现代汽车列车设计与使用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标委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于2016年7月26日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及质量限值,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所有车辆,是汽车行业最基本的技术标准之一。

2004年,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道路车辆超载超限整治工作,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标准,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

GB1589-2、004有力支撑了车辆公告管理、注册登记、路面执法等环节的监管工作,在汽车产品健康发展和运输行业平稳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汽车驾驶方面的技术很多,首先大家要注意的是倒车方面的技术,其实在倒车的时候后视镜的作用最大,当一个物体正对后视镜的角度,那么就说明你的车角度大了,需要反方向调整。

2、倒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周围的情况,因为倒车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盲点,如果周围有小孩就会很麻烦,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倒车时候周围的情况,把安全一点要掌握好。

3、在十字路驾驶的时候,一般要注意的是周围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因为每一辆车都有盲点,无论是驾驶SUV,还是小轿车都是如此,所以这时候开车一定要慢,必须注意自身周围的情况才可以。

百度百科-现代汽车

百度百科-汽车标准

火车是用电还是汽油?

动车组是列车:用新技术设计的列车,特点是电动、每列车厢都有动力、流线型,比普通内燃机火车速度高得多。中国最新型的动车组试跑出480km/h的纪录,而世界纪录是德国设计的列车试验跑出580km/h,要知道民航客机的巡航速度只有800km/h,普通汽车跑高速只有120km/h。高铁是轨道运输系统:动车组虽然能开得快,但限制列车运行速度的还有很多因素,包括铁路的质量、安全考虑、信控系统,高铁就是用现代技术重新设计的整个省际、城际轨道运输系统,强调速度和舒适性。由于技术先进,其单条轨道客流量也远超普通铁路。中国高铁上运行的列车就是动车组。高铁主干线的设计运行速度是400km/h,目前以300km/h运行,高铁的典型站点间距是100km。地铁是轨道运输系统:用于城市地底的轨道运输系统,用普通的电动列车在城市地底运行,最高运行时速一般不超过80km/h,强调超大的客流量、经济性、公交化,典型站点间距是1km。轨道质量、列车技术等要求不高,高昂建造费用主要用在挖掘地底隧道和地铁站,高密度的行车间隔意味着与普通城际列车不同的信控技术。磁悬浮列车是列车:用超导体产生强大磁场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与普通的钢轨列车原理完全不同,所以也不能在普通铁路上跑。悬浮意味着没有滚动摩擦,可以实现非常高的运行速度,如500km/h。这种技术曾被认为是轨道交通的未来,但这个世纪初来看可以说是前途黯然,一方面是昂贵,一方面是动车组和高铁的发展使得其速度优势不大。目前国内有一条试验线路在上海市区和机场之间运营,全长只有30km,运行最高速度约430km/h,票价高达80元,相当于同等里程高铁的3倍。由于性价比低、技术始终不成熟等各种问题,被人大代表埋汰为“交通玩具”,延长已经被无限期搁置。除此之外还有:城轨是轨道运输系统:无论列车还是整个系统都与高铁技术非常相似,与高铁主要区别是站点密度高(10km级别)、运行速度较低(200km/h)、强调公交化,也是运行动车组,适合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群间的运输,目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大规模铺建。轻轨是轨道运输系统:与其它铁路系统强调大客流量不同,轻轨更像是普通公共汽车强调灵活,在城市地面运行,一般只有1-2节车厢,适合环保要求较高的城市,内地很少,香港港岛和新界常见。所以啊,不同轨道系统的差别是很大的,不要光看他们样子长得差不多,你看到的只是列车,没看到列车里面的动力系统、轨道的铺建技术、信号控制系统的建设等等。

纳哦

1.韩国高速铁路KTX列车与法国TGV列车都有哪些不同?

火车不用汽油,现在的火车有内燃机的和电机的两种类型;

内燃机烧的是柴油,电机用的是电。火车没有用汽油做燃料的类型;

并且汽油没有柴油安全,热值也没有柴油高;汽油容易燃烧爆炸,柴油相比就好很多,

现在的火车没有烧煤炭的了。

扩展资料: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混运车。这个时期火车用煤炭做燃料。

火车是人类利用化石能源运输的典例。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礠里维西克所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火车。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

随着火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骑马(或以其他牲畜为主要动力)的出行方式。中国早期的火车车厢是绿色的,因此叫绿皮火车。

早期的传统火车列车是由一至三节机车牵引若干车厢或车皮组成,现代的新型火车已经出现了多节车厢自带动力的动车组列车。在上海,已有了从龙阳路地铁站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磁悬浮列车线路。

1894年,德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内燃机车。并将它应用于铁路运输,开创了内燃机车的新纪元。但这种机车烧汽油,耗费太高,不易推广。

1924年,德、美、法等国成功研制了柴油内燃机车,并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这个时期以后,火车用柴油做燃料。

1941年,瑞士研制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轮机车,以柴油为燃料。且结构简单、震动小、运行性能好,因而,在工业国家普遍用。

最初的列车是由绳索或马匹拉动的。到了十九世纪,多数的列车都改由蒸汽机车牵引。1940年代以后蒸汽机车渐由较清洁及需要较少劳力的柴油机车取代,后来又出现电力机车和动车组。再后来,火车用电力作为能源。

百度百科-火车

火车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韩国高速铁路KTX

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系列公司HYUNDAI ROTEM于本月25日,发布时速达三百公里的高速列车“KTX-Ⅱ”。如此一来,韩国则列入了第四个拥有此种列车的国家。

HYUNDAI ROTEM当天在庆南昌原工厂发布KTX-II 1号。成为继日本、法国、德国之后,独自研发时速超出三百公里高速列车的国家,跻身“高速技术国家”。

KTX-II的最高时速为330公里。目前运营的KTX虽与新型列车速度相同。但核心配件却是经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设计,只有部分配件才会在国内制作。

KTX-II一经研发,原本只有58%的国产化比例,如今升至85%~87%。至2014~2015年,HYUNDAI ROTEM将生产部分核心配件,将国产化比例提升至95%。

而这款新型高速列车,最早将于明年7月面向乘客。

KTX-II将设置可旋转360°的座椅,将取消逆向行驶方向的“逆向座椅”。原本的列车只有特殊车间才会有旋转座椅,一半的乘客不得不坐在与行驶方向相逆的座椅上。

公司预计,至2020年,代替进口省下的费用约达7兆5千亿韩元,预算节约资金约达8400亿韩元。

KTX-II将经过韩国铁路6个月的试运行,于明年7月,从湖南线开始,将依次在全罗线,庆全线,京釜线等安家。

法国高速列车

介绍

TGV,全名为“train à grande vitesse”,法国的高速铁路系统。它由阿尔斯通(Alstom)及国营公司SNCF负责开发,营运由SNCF负责。TGV列车往来巴黎邻近及邻国的城市,包括比利时、德国、瑞士等。一些国家的铁路公司从法国购入TGV列车或技术,有荷兰、南韩、西班牙、英国及美国。现时,TGV列车由阿尔斯通负责生产。

TGV列车属于载客列车,有小部分用作邮政列车,服役于巴黎及里昂。

驱动方式,前后的车辆用机车方式驱动。日本新干线方式全车辆驱动。 TGV车辆便宜地制造。可是摇晃很大,线路的保守费用大。车辆的乘务员数少。

历史

TGV最早於1960年代提出,第一列样版车“TGV 001”以柴油作为动力,并以气体涡轮推动。但经过13年的能源危机,燃料价格上涨,此设计便变得不可行。14年,第一例TGV电动样版车制成,该设计於1980年开始量产,并於1981年9月27日投入服务,来往巴黎及里昂。

及后,多条新线相继开办。现时,高速新线史特拉斯堡线正在建设中,在未来会建造通往西班牙及意大利的新线。

在TGV列车投入营运之前,日本的新干线早於1964年10月1日通车,比TGV列车早十七年。

在七十年代晚期,一条完全新的线路建成通车,大半路线是沿着巴黎到里昂兴建的。在1981年9月27日,这条线路的第一部分正式开通,开通典礼是由当时法国总统密特朗主持的。这种涂成桔红色,外表流线型的火车一时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流。就在此之前几个月,一种新车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速度是380公里每小时。这种新型的列车成功了,并且是很出乎人的意料。巴黎-里昂铁路迅速夺取了航空公司的生意,成为了法国铁道少数这么快就盈利的火车之一,在十年之内就完全赚回了成本。法国面对Tgv的成功,向法国铁道表示祝贺,并提供了这种新型列车继续发展的必要后备。Tgv已经成为了当时法国高新科技的象征。从那之后,新型的Tgv和铁道线相继面世,而且一代比一代先进。在1989年,Atlantique型Tgv初次登台,在巴黎往西方向运营。这种新型的Tgv改进了先前几代的缺陷,表示出了Tgv继续向前发展的可能性。最值得注意的是在1990年5月十八日,它创造出了令世界震惊的集高速度:515.3公里的时速。

今天,总共有三条主干线路分别从巴黎开出,最新的线路是Nord-Europe线,在1993

年开通,连接巴黎和比利时,德国等地,还通过海底隧道和英国相连。它的延长线还在建造,虽然对Tgv的投资已经减少。Tgv技术已经成为了法国对外出口的一项技术。对西班牙,已由Ave高速列车,对韩国,有从Tgv变化而来的Ktx,目前已由部分线路通车。另外,法国铁道还积极向其他

要发展高速列车的国家和地区推荐Tgv,比如美国佛罗里达高速铁路即将引进Tgv技术,台湾也有引进Tgv技术的意象。Tgv列车更是到过欧洲多个国家,甚至包括北欧的国家。

路轨与车站

TGV列车是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车之一,其试验速度达到每小时515.3公里,成为1990年的世界纪录。

相关产品

欧洲之星的挡风玻璃显得特别的小。,而且驾驶室两边没有边窗。在驾驶室中,司机的座椅和那扇小小的挡风玻璃隔了相当的距离。这是有特定的作用的。当火车以极高的速度进入隧道时的那几分钟,极易将司机催眠。欧洲之星是高速列车中唯一穿上了“鞋子”的。这里所说的鞋子可不是人穿的鞋子,而是当火车行驶在英国境内行驶的时候,列车必须从铁路的第三条路轨接受电力,如上图所示(欧洲之星是电力机车,别因为没看见集电弓就当它是内燃机车了)。这种从地面接收能量的火车在全球很少见,在高速火车中更是独一无二。另外,每一列欧洲之星车顶部有两个集电弓,一个是为法国25千伏的交流电准备,另一个是为比利时的3千伏直流电准备的。欧洲之星特别的鼻状车头也是根据海底隧道的空气动力特性设计的。

在英国境内,欧洲之星行驶在肯特郡的原有铁道上,但速度限制在180公里每小时以下。肯特郡的铁路又直又平坦,但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两条铁路(复线)之间的距离太小,铁路之间贴的太紧了。通常当两辆火车相向而行的时候,火车间的距离只有30厘米(一英尺)。这样的路况意味着火车的最高时速限制在160公里每小时以内。当两辆火车间距只有几十厘米,而相对速度有320公里每小时,空气产生的压力将会把火车车窗压碎,造成事故。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欧洲之星可以达到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既要满足不同国家的不同路况,又要适应各种电力状况,

还要拉着长达20节的车厢,这种火车的构造如此复杂,其结果必将是成本昂贵。每列欧洲之星的成本是2400万英镑,分给车上800个座椅,平均每座3万英镑,等价于4万美元。这个数字创下了全球最高纪录。相对于飞机的每座15万英镑(20万美元)而言,还是少许多。所有数据没有包括花在隧道上的100亿英镑(150亿美元)。在1994年,欧洲之星刚刚登场时,火车运行时间很不稳定,特别是英国的三轨铁路信号系统给火车运行带来的麻烦。但这些问题逐渐解决之后,欧洲之性能保证如果晚点超过30分钟以上,乘客将免费得到一张到巴黎的车票,这显示了人们对欧洲之星的信心。在1999年,欧洲之星共运输了五百万人,到了1996年,这个数字涨到了七百万。

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欧洲之星的成功。相对乘坐飞机先要去郊外的机场,还要经过繁琐的登机程序,火车成了巴黎-伦敦之间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车辆(汽车)制造技术在现代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安全性高,运量大,排污少,比较准点,受天气影响比较小,舒适度高,还有就是价格便宜。

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混运车。

火车是人类利用化石能源运输的典例。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礠里维西克所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火车。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

你还知道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竞争环境与对策

铁路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深刻影响着所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土安全、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地缘政治的深入发展,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凸现铁路产业的比较优势。全球范围内对铁路运输需求的上升,促进了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分析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环境,研究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而提出提升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环境分析

(一)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需求分析

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铁路产业的财政资助和政策扶持力度,国际铁路市场出现了可持续的复兴态势。以日本、法国、德国为代表的高速列车技术和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重载列车技术,体现出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的铁路发展趋势。

1.国际机车车辆市场市值分析

全球铁路市场的年产值为1033亿欧元,按市场范围划分机车车辆市场居第二位,为280亿欧元。按地理位置划分,西欧是最大的机车车辆市场,每年可达到的总量约为95亿欧元,亚太地区紧随其后,为89亿欧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NAFTA)位居第三,市值约为45亿欧元。

2.国际机车车辆市场增幅预测

今后十年,全球铁路市场年增幅为1.5%到2.0%。非洲/中东地区的年增长率预计是3.7%,东欧地区的年增长率预计是3.5%,独联体地区约3.3%。其中东欧的机车车辆增幅最大为8.2%,独联体各国为4.0%,非洲/中东地区为3.0%,亚太地区为2.5%。

3.国际机车车辆产品结构分析

2003年,世界铁路设备市场总值约为567亿欧元,机车车辆市场的交易总额为222亿欧元,其中动车和动车组交易额为53亿欧元,占24%,货车交易额为46亿欧元,占21%,客车交易额为20亿欧元,占9%。2004年到2008年的五年间,全球动车和动车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年增长率约为5%,从而导致传统的客车市场实际上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境况。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中,预计高速列车增幅最大;同期,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市场将成为东欧、独联体和亚洲市场的重点,值得关注;截至2003年全世界约有480万辆货车,预计亚洲、独联体及拉美市场将成为货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区域,而作为全球最大货车市场的美国、加拿大货车市场则预计将以每年2%的速率递减。

(二)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的经营现状

1.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供求关系

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总体形势是供大于求,据有关资料显示,1994—2009年间国际机车市场供求关系约为1:0.47。目前,跨国公司垄断大部分的国际机车车辆市场,并不断拓展新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在此市场上,跨国公司之间、发展中国家机车车辆企业之间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国际竞争复杂激烈。

2.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主要供货商

庞巴迪(Bombardier)、阿尔斯通(Alston)、西门子(Siemens)和通用电气(GE)、通用汽车(GM)是当今世界铁路设备市场的五大供应商,占据了全球市场约75%的销售份额。

(1)加拿大庞巴迪

收购Adtranz公司后,庞巴迪运输(集团)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铁路与轨道设备生产商,其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目前努力向亚洲、非洲扩展,200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23%,年销售额约为70亿欧元。

庞巴迪在中国建立了三个合资企业:

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主要从事高档客车、普通客车车体、电动车组、豪华双层客车、高速客车及城市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目前运行中的直达快速列车80%的车厢由BSP提供,BSP还为青藏铁路提供了361辆可适应高原环境的列车。

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CBRC),主要从事铁路客车、地铁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的设计和生产。现已获得广州地铁1号线156辆地铁车辆,深圳地铁一期132辆地铁车辆以及上海地铁1号线60节地铁车辆的追加合同。

江苏常牵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BCP),主要从事铁路车辆牵引设备的制造、销售和维修。

(2)法国阿尔斯通

作为高速列车和摆式列车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第二的阿尔斯通交通运输系统部,以欧洲市场为中心,向北美、亚非扩展,2004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8%,年销售额约为51亿欧元。

阿尔斯通已在中国成立了11家合资企业(在香港设有2家分公司),并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比如,为香港地铁公司和九广铁路公司提供1100辆地铁车厢;2004年与长客股份合作,获铁道部60列200km/h动车组合同;与大同电力机车合作,获铁道部180台电力机车合同;在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SATCO)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阿尔斯通交通电气有限公司(SATEE)生产推进设备,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CASCO)生产信号设备;在青岛铁路设备公司生产DISPEN减振器等。

(3)德国西门子

通过并购铁路装备制造企业,西门子运输系统集团公司成立于1989年,主要产品包括高速列车、机车、动车组、摆式列车、客车和地铁轻轨车辆,2004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4%,年销售额约为43亿欧元,居世界第三位。

西门子与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1999年合资成立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已获得上海地铁4号线(明珠线二期)168辆、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120辆地铁车辆的合同订单;2004年12月起,与株洲电力机车厂合作,拟为中国铁路提供180台DJ4电力机车,合同额约8.8亿美元;2005年11月,与唐山机车车辆厂签署了60列300km/h的高速列车购和技术转让协议。

(4)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

美国是货运机车技术水平最高、产量最大的国家,通用电气公司运输系统部(EMD)和通用汽车公司电气动力部已成为世界重载内燃机车的主要制造商。目前其市场由欧美向亚洲拓展,200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各为10%左右。

2004年,中国铁路购买通用电气公司运输系统部422台C38-Ache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用于青藏铁路;2005年,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与通用电气合作,获铁道部300台4470KW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合同。

(5)印度铁路技术经济服务公司(RITES)、韩国车辆公司(ROTEM)

印度铁路技术经济服务公司隶属于印度铁道部,其产品技术紧追世界先进水平,先后与美国GM公司、原德国ABB公司、LHB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已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高档客车和100km/h的新型货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已出口到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越南、塞内加尔等亚非国家。

韩国车辆公司由韩国原有的大宇重工、现代精密机械、汉津重工三大主要机车车辆公司于1999年7月合资组成,是韩国最大、最具实力的工业企业之一,技术水平居中上等。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也有部分出口到加纳、越南、泰国、缅甸、美国和省等。

中国机车车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仅要面对庞巴迪(Bombardier)、阿尔斯通(Alston)、西门子(Siemens)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竞争,同时也要迎接印度、韩国等产品技术水平相当国家的机车车辆企业的挑战。

(三)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为以行业集中化为特征的兼并重组、战略联盟和以布局全球化为特征的研发、投资、生产、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的产业一体化。

1.重组兼并和战略联盟加快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机车车辆市场产能过剩,企业重组、并购速度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大。为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机车车辆制造巨头更加倾向于结成战略联盟来共担成本和风险,促进技术创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如GEC和Alston的联合属于重配置的战略联合;GM和Siemens合作提供交流传动机车所用的牵引电动机属于技术优势互补的联合;Alston和Siemens共同投标台湾高速铁路项目则属于共同利益促使下的战术联合。

2.产业链配置的日益全球化

世界机车车辆制造巨头利用全球和战略布局,优化配置投资、开发、生产、购和销售等产业链环节,以适应不同市场偏好,具体表现为供应商数量增加,供应链管理加强,属地化经营深化和适应性技术转移,同时促进了东道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3.技术“归核化”趋势显著

机车车辆产业链的全球性配置改变了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竞争格局,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由于技术较量占有重要位置,世界机车车辆制造巨头“归核化”趋势显著,集中于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重视构建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外包、分包和“技术转让”、“生产许可证”等合作方式,将车体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和零部件生产转由低成本企业承担,体现出更大程度的专业化和灵活性。例如西门子更加专注于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通用电气更加专注于重载内燃机车。

4.配件销售和售后服务比重增加

机车车辆工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成本较高,而竞争加剧导致整车单价逐渐降低,因此,配件收入和售后服务对机车车辆制造商日益重要。如西门子公司在重要配件电机及电气制造中遥遥领先。在机车车辆修理、改造等领域,售后服务已成为整车供货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服务业务的增长将使市场分布发生改变,服务收入所占比例将不断增加。

二、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指机车车辆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和整合的相对优势及能力,包括整合劳动力、资金和自然等传统要素的能力;掌握信息、知识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驾驭外部环境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环境、制度、能力、是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展,机车车辆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产品水平和品种数量基本适应了铁路运输市场需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以下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系列,动车组技术引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一)外部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一体化进程日趋明显,全球技术扩散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转移成本降低,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全球化为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环境来看,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的路网建设为机车车辆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由于机车车辆业关联度较高,受产业链上相关行业影响作用较大,而中国铁路产业已经具备强大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强的系统集成和适应性优势,可以适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铁路市场的需要,完全具备参与全球铁路竞争的能力与实力。因此,加快建立国内铁路建筑、机车车辆制造、运营管理等行业的战略联盟,有效整合、合理配置铁路产业,值得探索。

(二)产业政策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轨道交通装备确定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十个重点之一,要求“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十一五”期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其中机车车辆购置和技术改造投资将从2006年的440亿元达到2500亿元。根据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将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从整体上提高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水平。目前,中国在政策、体制、资金、税收等方面也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

(三)内部环境

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行业集中度较高。2000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与铁道部“脱钩”,后改组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南、北车集团)两家寡头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成了内部的整合,总体实力相差不大。2005年末南车集团资产总额28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5亿元;北车集团资产总额26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5亿元。

从双方的核心资产来看,株洲电力机车公司是南车集团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也是南车集团的核心资产;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是北车集团的核心资产。从双方的市场结构来看,南车集团在电力、内燃机车新造和内燃机车、客车修理等方面市场占有率较高;北车集团在客车新造和电力机车修理方面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时速300公里的列车,南车集团下属的四方机车和北车集团下属的唐山机车车辆厂都有制造;货运机车方面,北车略占上风,北车集团下属的大连机车车辆厂和大同机车厂分别获得了500台货运机车协议,南车集团的株洲电力机车公司也获得了部分合同。从双方资产运作能力来看,南车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两家A股公司(南方汇通和时代新材)和一家H股公司(株洲时代电力);北车集团的资本运作稍逊,还没有上市公司。

南、北车集团基本形成了相对均衡的竞争态势,提高了机车车辆行业的整体水平,两大集团制定了国内市场有序竞争、国际市场携手合作的战略原则,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产品结构

南、北车集团所属公司包括机车车辆新造、配件生产和修理企业及研究所,国内布局较为合理。较高的产业结构配套要求构成国内的市场准入壁垒,同业跨国公司短期内也无法直接建立完整的产业结构,只能依托中国企业逐步进入。中国已经形成不同功率各个等级的干线高速动车组、客货运大功率机车和调车机车、工矿机车的系列化,客运车辆形成了高速客车、专线快速客车、准高速空调客车、双层客车、高质客车、豪华高档客车等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客车系列,货车产品也已发展到重载化、专用化、散装化和提速增效的新阶段。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已经具备了全方位向外输出的完整产品结构。

(五)技术水平

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在铁道部的扶持下,南、北车集团低成本成功引进了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四家时速200公里及300公里以上动车组技术;以及阿尔斯通、西门子和美国GE、EMD等公司的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技术。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历经仿制、技术引进结合自主研发、合资合作等形式,正处于一个技术升级换代的时期,关键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差距,逐步建立起自有技术研发和生产体系,和谐号动车组与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已经投入运营。但在高速技术、重载运输等方面与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能力的要求以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均有较大差距。

中国机车车辆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备、国际标率较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还不健全。中国机车车辆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引进后突破性再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信息化设计开发应用不够普及,缺乏先进、配套的实验手段;尚未真正形成高效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型技术创新体系。

(六)人力

和能力形成竞争力,而人力是和能力的共生体,因此优秀人才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人力成为了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截至2005年底,两大集团共有职工20573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55461人,约占1/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999人,也约占1/4;具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6641人。从人才结构来看,人力结构单一,普通人员相对过剩,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比例低,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从人力利用效率来看,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还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七)国际化经营能力

与国际同行业相比,尽管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产品系列化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产品结构趋同、品种较为单一,产品模块化设计、生产起步较晚。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已普遍提高、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明显加快,与国外同质产品相比具有性价比优势,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市场需求较为吻合。迄今,部分机车车辆整车产品和关键配件已经打入亚、非、欧、美、澳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出口比重逐年增加,销售领域逐年扩宽。

在整车出口方面,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已经取得了伊朗地铁、铁路客车,伊拉克内燃机车,巴基斯坦机车及机车散件,哈萨克斯坦电力机车,马来西亚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等大宗项目合同;继向坦赞铁路出口机车和向南非出口机车后,与苏丹签订机车购合同,取得了非洲市场开发的新突破;向阿根廷出口机车和客车,使中国机车车辆首次成功进入由欧美厂商长期垄断的阿根廷市场;向纳米比亚、委内瑞拉出口动车组,标志着中国动车组首次进入非洲、南美市场;出口澳大利亚的双层不锈钢客车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机车车辆行业最大的出口项目,也是向发达国家市场的成功探索;为新西兰提供铁路轨枕货车使中国铁路车辆整车第一次打入新西兰市场;与越南签订“革新号”机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开创了中国机车车辆工业整车技术输出的先河。

在零配件领域,曲轴缸套等产品已先后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已获得为俄罗斯铁道部门生产摇枕、侧架的资格;超过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国民锻造公司,成为印度市场最大的机车曲轴供应商。

同时,通过与巴西铁路同行签署合资建立货车组装厂的协议,首次把企业办到了国外;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建立了中国机车车辆业第一个海外联合研发中心——ZELRI—MSU电力电子系统研发中心。

三、提升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铁路复兴、中国良好的对外关系和铁路产业的发展成果,已为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创造出新的机遇。中国机车车辆企业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合理的性价比、较好的售后服务等优势得到了国外用户的认可,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但中国机车车辆工业“走出去”仍以产品出口为主,海外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很小,国际化经营模式等级较低。因此,实现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创新,打造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铁路企业和行业标准,对于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进而加强中国铁路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目标市场

应以全球市场为导向,抓住铁路复兴契机,加强对已有、可能和潜在市场的研究预测。通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将细分市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化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实现从机车车辆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日本等国为代表的铁路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为世界几大机车车辆制造商所垄断,市场正趋于饱和,且技术壁垒较高,但对普通机车车辆产品和配件存在需要。应从关键零部件生产起步、以普通客货车作为整车出口的切入点,树立品牌形象。以俄、印、韩和一些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技术自我配套的国家,其机车车辆工业体系比较完善,产品基本满足本国需要,但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随着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取得重大进展,将会成为潜在的新兴海外市场,当前应加强对该区域市场的追踪调研。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形成独立的机车车辆工业体系,市场前景广阔。应充分利用中国与其良好的地缘、政治及经济关系,充分发挥性价比和适应性优势,加强售后服务,将此区域的整车市场作为“走出去”的重点。

(二)转变经营模式

与世界机车车辆巨头相比,中国机车车辆企业的企业规模、关键技术、资本运作等差距较大,国际化经营业务模式比较单一,仍以产品出口为主。

应加快资产业务重组和行业整合,加大供应链延伸和管理力度,加强与关联产业、支撑机构的前后向联合,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范围经济;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着力增强自营营销能力,重点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利用多双边机制,商签间协议,推动铁路大项目合作。

应加快建立与国际国内知名制造商、开发商、承包商和勘察、设计、咨询公司的紧密合作,将业务范围向产业链高端和项目源头转移,有效融入世界机车车辆制造体系,提高全球产业分工份额。抓住用好铁路装备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期,不断研究、探索境外设厂等业务模式,扩大中国标准的影响力。与中国铁路建设等相关行业的战略联盟,有效发挥铁路产业整体的系统集成和适应性优势,打造中国铁路区位品牌,是提升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国铁路产业竞争实力的现实抉择。

(三)自主技术创新

机车车辆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轨道交通运载装备的重要载体。产业总体技术能力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中国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机车车辆企业应发挥创新主体的职能,积极开展前瞻性和适应性技术研发,加快建立海外研发中心,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引进与原始创新相结合、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战略,对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发挥后发优势。对目标市场的市场环境和客户要求重点调研,提高定向开发制造产品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将适应性技术和产品性价比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形成可遵循的、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创造中国铁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促进民族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

应以积极的产业、金融政策为保障,继续协调科技、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相关部门,在技术研究开发、产品结构优化、国际市场开拓、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机车车辆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欧洲铁路工业联合会(UNIFE):《全球铁路市场研究——现状与2015年展望》,2007年。

《2006中国北车年鉴》,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006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年鉴》,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国家统计局:《中国铁道年鉴》(2002—2006年),中国年鉴社。

《铁路“十一五”规划》,://.china-mor.gov.cn/tllwjs/tlwgh.html。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及经验》,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资料。

蔡毓国:世界铁路设备市场年增长百分之四,《国外内燃机车》,2005年第1期。

陈春阳、李学伟: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2期。

郑昌泓、刘凯: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的策略,《综合运输》,2007年第2期。

轻轨列车设计最高时速是多少?

新式的交通工具:

1、电动平衡车

电动平衡车在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它的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2、导轨电车

导轨电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是使用橡胶轮胎,其轨道嵌入地面,槽内镶有高科技胶垫,车轮在高速行驶时,震动小、无噪音,且对路面的损坏程度低。

3、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

4、飞行汽车

在空中飞行或在陆地上行驶,从一辆公路汽车变身为一架飞机,2009年3月初在美国世界首辆飞行汽车实现了首飞,降落后只需按一个按钮就可将机翼折叠,驶上高速公路。

5、虚轨轨道列车

虚轨轨道列车属于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工具,集合了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轻动车组的部分特点,是汽车列车和火车列车的特殊融合物,将成为缓解城市路面交通压力的新尝试。

扩展资料:

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另一方面,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来说,智能交通行业整体落后,但是其潜力不可小觑。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

从产业规模来看,在第二届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提到,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

但是,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美国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

日本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为2000亿美元。

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潜力——需求未满足,市场巨大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交通行业研究小组认为,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巨展潜力。近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为道路监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此外,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车需要与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必将催生出庞大的智能交通产品市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动平衡车

百度百科-导轨电车

百度百科-磁浮列车

百度百科-飞行汽车

百度百科-虚拟轨道列车

列车设计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120公里。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列车,用5~8节编组列车(初期可能只按3节编组,如以前的广州地铁)。

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列车(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除外),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站台长度。B型车和C型车造价和技术含量要小于A型车。

轻轨的特点:

(1)部分轻轨系统使用自动化信号系统。

(2)列车运行使用专用轨道和车站。

(3)列车设计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120公里。(设计最高时速,即在运行时不可能达到,运行最高时速是根据站与站之间的距离重心定的)

(4)轻轨路线单向每小时运量为1~3万人(地铁可达3~7万人)。

扩展资料:

乘坐轻轨的禁忌事项

(一)在车站、车厢内躺卧、踩踏座席、乱扔垃圾;

(二)在车站、车厢内聚众演讲、高声喧哗;

(三)在车厢内悬吊扶手把手、扶手杆或者在车厢连接处逗留;

(四)在车站出入口或付费区内逗留,阻塞行人通道;

(五)在车站或车厢内相互推挤,追逐打闹、滋事斗殴;

(六)在车站或车厢内使用滑板、溜冰鞋、轮滑鞋等物品;

(七)在列车驾驶室外敲击玻璃,使用闪光灯拍照等干扰驾乘人员的行为;

(八)损坏或擅自移动轨道交通设施设备。

(九)赤脚、赤膊、烈性传染病患者或健康状况危及他人安全者进站、乘车。

(十)无人监护的学龄前儿童、患者、醉酒者乘坐列车或电扶梯。

百度百科-轻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