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汽协:市场复苏,汽车产销继续同比正增长

2.热潮下的换电产业:风口很大,起飞不易 | 汽车产经

3.新能源汽车趋势

4.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怎么样?

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行业开启新周期

6.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_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高吗

根据国家工信部合格证数据,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大约10万辆,同比增长15.6%,为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大约4.99GMh,同比增长6.17%,是今年以来国内电池装机量同比结束“六连降”、开始转为正增长的第一个月份,?形势向好,曙光已现,但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构。

1-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9.6GWh,同比累计下降39.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18.1GWh,占总产量61.0%,同比累计下降43.0%;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1.5GWh,占总产量38.7%,同比累计下降25.2%。

装车量方面,2020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GWh,同环比均上升6.8%。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3.3GWh,同比上升57.1%,环比上升8.7%;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7GWh,同比下降31.4%,环比上升3.5%。

2020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22.5GWh,同比累计下降35.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5.9GWh,占总装车量70.6%,同比累计下降32.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6.5GWh,占总装车量28.8%,同比累计下降37.6%。

从装车量集中度水平来看,7月,共计4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6月份减少3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5GWh、4.1GWh和4.6GWh,占总装车量别为69.4%、81.3%和91.9%。

7月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分别以2.26GWh、0.63GWh和0.59GWh包揽前三,比亚迪超越LG化学上升至第二位。

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61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8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6GWh、18.5GWh和20.9GWh,占总装车量别为71.3%、82.1%和93%。

从1-7月单月装机电量情况来看,除了宁德时代之外,第2-10名基本每月都在发生变化,有多家电池企业掉出前十阵营,表明整体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宁德时代聚焦全球市场

根据韩国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Research9月1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7月,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LG化学以26.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继续领先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25.4%),并拉开了与日本供应商松下(13%)的差距。

在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LG化学以13.95GWh的装机量位居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宁德时代(32.31GWh)和松下(29.11GWh)。而今,短短半年多时间,LG化学就实现了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全球装机量第一的供应商。

LG化学在2020年表现出的逆袭之势,主要受益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LG的欧洲客户多,另一方面是在中国给国产特斯拉配套电池。“除了本土车企,LG化学配套的客户囊括了欧洲大部分电动车品牌,且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下滑不同,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创造了新纪录,为动力电池装机量带来了很大的增量。”

虽然宁德时代在今年前七个月没有拿到全球动力电池第一供应商的宝座,不过其与LG化学的差距非常小。纵观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半年产销规模同比下降44%背景下,宁德时代业绩表现超出预期,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根据宁德时代2020年半年财报显示,在当前市场下滑背景下,宁德时代依然取激进扩张策略,具体体现在筹资净流入53亿元,同比增长12倍,继续投入30.9亿资金用于产能建设。

宁德时代在财报中将主营业务分为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三大板块,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售系主要收入来源,营收134.8亿元,同比下滑20.21%,毛利率下滑2.38%,系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46.53%;储能系统销售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36.41%,系海外首个储能项目已在美国加州实现并网,前期储能市场布局及推广逐步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系统营收降幅(-20.21%)远高于整体营收降幅(-7.08%),意味着宁德时代业务范围正在扩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营收占比有所缩小。而从公开消息来看,宁德时代通过资本运作、电池供应快速切入共享单车、共享电池、电动船舶等业务领域,与哈喽单车、蚂蚁金服等巨头形成跨界合作。

受宏观经济下滑、疫情影响,宁德时代上半年产量为15.08Gwh,产能利用率为52.5%,远低于2019年全年89.17%。据公开信息整理,宁德时代总共规划6大基地,包括宁德章湾区(东桥/湖东/湖西)、宁德车里湾、溧阳基地、四川和青海基地、德国工厂,合计规划产能近300Gwh;考虑目前合资产能,公司产能规划超过350Gwh。2019年公司产能近60Gwh(独资),在未来2-3年可新增80-90Gwh产能,扩张规模全球领先。今年2月,宁德时代称,非公开募资200亿,其中30亿元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

尽管上半年在动力电池和锂电池材料营收上失守,但在储能系统业务和境外业务上的增长,也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此前失衡的营收结构,也让市场看到了其新的营收增长点。

自2012年起,宁德时代储能系统业务营收占整体营收比例常年维持在1%以下,但储能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同属万亿级市场,具备极大的增长空间。根据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锂电池储能市场出货量约2.2GWh,同比增长132.2%。

面对储能系统行业的高速增长,宁德时代这项业务上也花费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今年2月,宁德时代称,非公开募资200亿,其中30亿元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

除储能系统外,另外一个营收增长点是其境外业务。2020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境内营业收入为165.9亿元,这意味着其上半年在海外的收入达22.4亿元,而在2019年,宁德时代全年在海外的营收还只有13.7亿元。根据这一数据可以推断,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动力电池的出货量或已超过1GWh。

宁德时代已经开始在欧洲市场装机上量,从今年的半年报上便能有所体现。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在欧洲的订单已经一大把,如此看来,今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以及能否重新夺回冠军位置是颇值得关注的一点。

做巨头必须整合产业链

对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甚至LG化学、松下这样的第一梯队动力电池巨头来说,能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固然重要。另一方面,企业往往都是居安思危的。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材料研发,二是生产工艺积累,三是产业链整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前两个方面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而产业链整合能力则需要进行产业链纵向布局。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罕见露面。他透露,宁德时代目前已形成四大创新体系,分别是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智能制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材料体系创新方面,宁德时代设计和提出了改进NCM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和思路,在系统结构创新方面,除了全球率先量产装车的CTP技术,下一步宁德时代还要做CTC(Cell?to?Chassis),即把电芯和底盘集成一起,再把电机、电控、整车高压如DC/DC、OBC等将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一环。

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上已展开一定程度的布局,但是其自身认为还远远不够,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整合。宁德时代正在尝试从整个产业链找到突破口,将上下游企业整合在一起,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从而在源头上打破售价10万元左右电动汽车厂商的生存艰难的现状。

不过,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形成,但大多数声明具有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企业并未生产出通过新能源汽车试验或应用的成品,一些企业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及为整车提供的样品,是在原有小容量电池生产线或中试线上研制出的。

百姓评车

由于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处于产业阶段的初期,整个产业正面临洗牌,优胜劣汰的过程或将在近几年完成。我国锂电池行业困局是产能严重过剩和备受外资挤压。无论是否危言耸听,在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确实存在隐忧和变数。所以,像宁德时代这样的排头兵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整合产业链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汽协:市场复苏,汽车产销继续同比正增长

新能源汽车迎来质变时刻

政策持续支持、市场逐步认可、技术不断提升、体系日渐完善——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循环愈发成形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天然的使用成本优势,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处于“总体过剩,但优质产能稀缺”的结构性过剩,对于这种状况,不能简单搞“一刀切”

相对于产能过剩,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小和散。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投资界的一句名言。

新能源汽车似乎正是这样一只“猪”。不但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先后入局,一些房地产企业也玩起了跨界造车。传统车企更是不甘落后,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努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出更大音量。

与资本热捧形成呼应的是,新能源车市持续火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3万辆和179.9万辆,累计销量的渗透率接近11%。这意味着,每销售10台汽车,便有1台是新能源汽车。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势、技术弱势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变,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

智慧芽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申请量的66.79%,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

政策持续支持、市场逐步认可、技术不断提升、体系日渐完善——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循环愈发成形。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引领者。”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

2012年院发布实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拉开了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大幕,历经“十年磨一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政策、市场、技术的三轮驱动下,进入量变引发质变的临界区。

中国汽车产业借助新能源赛道实现“换道超车”的愿望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要剖析各路资本为何争先恐后布局新能源汽车,有两大背景不得不提。

其一,从数据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约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1%。

其二,我国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不断退坡、且补贴对象已由制造商转移给用户,部分新能源车企依靠吃补贴获利的路径基本被堵死。

此背景下,对投资回报和商业风险颇为敏感的社会资本依然大举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特别是百度、小米、大疆、滴滴等科技企业相继入局,更值得关注。毕竟商业跨界本就风险较高,而造车又被公认为投资多、难度大的项目。多年来,全球汽车格局高度固化,鲜有后来者能取得成功。

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有一个解释最具说服力——资本充分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

无论是出台的国家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还是出台的新版“双积分政策”,抑或是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这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和支持,信号已经很直白。

更长远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很可能迎来行业高速增长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面向2035年发展的六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汽车产业碳排放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加快发展新能源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统汽车由三大件组成: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只有底盘能应用到传统汽车的技术基础,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条全新的产业链。这让此前许多和传统汽车行业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干系的行业企业能够深度介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当中。

尤其是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有点偏离传统汽车的“车”的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种科技产品。这也解释了新一轮的新能源造车热背后,为何屡屡有互联网大厂的身影,因为新能源汽车给了它们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舞台。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天然的使用成本优势,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

根据交强险数据,2019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占新能源汽车总增加量的比重达到54.3%,2020年这一比重迅速增长到71.5%。

这其中,非限购城市的政策约束性小,更能说明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在非限购城市和限购城市的销量分别为60.7万辆和30.3万辆,约为2:1的比例,非限购城市的购买比例较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说。

多重利好加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预期。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可以冲到250万~3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所设定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20%的渗透率、500万辆销量的目标,很有可能在2022年或2023年就提前实现。

“这样的市场前景,对资本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沈进军说,这一过程中必定会有许多竞争者被淘汰,但的行业竞争格局仍处于“战国时代”,谁能最后“称王”远未盖棺论定。

“这就如同参加奥运会一样,都知道最后能获奖牌的只有三个人,但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去参加比赛的机会。毕竟没到终点,谁也不知道最终谁会站上领奖台。”在他看来,这或许可以解释各路资本为何格外钟情于新能源汽车。

诱人的赛道,挤满了各路掘金者。在助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愈演愈烈。

业界通常将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区间为79%~83%,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足;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

基于乘联会预测以及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在建项目及车企产能,赛迪研究院认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为530万辆。以此计算,届时产能利用率仍将位于14.47%的低位。

访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等业内人士表示,产能过剩无疑会引发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要素的闲置与浪费,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要更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规划产能不等于实际产能。

有业内人士分析谈到,所谓产能利用率,简单理解,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应当是实际产量与实际产能之比。但一些分析在计算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时,用所谓的规划产能来代替实际产能,是不准确的。

“大量的规划产能只存在于文件里或PPT中,现实中并不存在。”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实际产能并没有权威统计,但远小于规划产能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实际的产能过剩程度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其次,产能过剩为行业质变打开空间。历史上,不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产能过剩或者所谓的“泡沫”,但往往正是这一现象为行业实现自我淬炼和提升倒逼出动力和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美国掀起互联网技术革命,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也要看到,在此过程中,美国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领导者。凭借着优势地位,美国制定了全世界互联网大部分的标准体系、游戏规则,获得巨大话语权。

国内来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兴起时,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一度多达数百家,行业出现较多泡沫。“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相关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掺硅补锂技术、干法生产工艺、刀片电池等纷纷亮相,推动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迈上新台阶,并催生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池企业。

访中,专家们强调,在国际汽车标准体系中难觅中国标准的身影,我国制定的多项动力电池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纳,这与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实力的提升不无关系。

“换一个角度看,出现产能过剩,反映出资本对这个行业前景的看好。毕竟,一个没有前途、无人问津的行业,是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沈进军强调,市场经济的要义是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出现泡沫,竞争才会激烈,通过竞争才能打造和筛选出强者,进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最后,化解产能过剩不宜简单“一刀切”。从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看,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少数头部企业产销两旺,大部分企业表现不佳,甚至生存艰难。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高于4万辆的8家车企占据了近三分之二市场份额。绝大部分品牌月销量不足1000辆,个别企业产销仅为个位数。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谈到,从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集中于头部优质品牌的现象不难看出,终端市场对于优质产能的判断力是有的。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逐步暴发,稀缺的优质产能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市场表现冷热不均,证明头部企业的产能过剩压力并不大,甚至是不足的。”在安庆衡看来,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处于“总体过剩,但优质产能稀缺”的结构性过剩,对于这种状况,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应区别对待。一方面,要遏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对于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要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完善关键技术链条,助力中国车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新能源车汽车市场中占据优势。

“切忌一禁了之。”对于结构性过剩,比较理想的治理思路是投资门槛可以放宽,以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但产品上市门槛要提高,倒逼企业提升发展质量。

相对于产能过剩,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小”和“散”,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弱”。

工商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有479家,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其中注册资本超过4亿元的大型企业仅占14.6%,注册资本小于4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则占41.3%。

汽车行业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具有产业链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产业集中度不够,便难以培养出足够体量的头部企业来引领行业发展。

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虽然连续六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但国内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也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知名品牌。

更加紧迫的是,竞争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在全球减碳、电动化提速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前卡位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新赛道,而是各方都瞄准发力的主赛道。不少原本对电动化不太上心,或者“雷声大、雨点小”的跨国汽车巨头开始在这一领域频出实招:以ID系列为代表,大众汽车加速推进电动化产品的落地

如果说中国凭借着起跑早的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先机,那么当跨国巨头动真格了之后,小而散的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在这场“正面硬刚”中将优势变成胜势?

挑战显而易见。“无论是制造技术、资金实力、研发能力还是产能供给方面,跨国汽车巨头都占据优势。”

以研发投入为例,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蔚小理”三大新势力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9%。尤其是主打智能科技的小鹏汽车,研发投入占比更是逼近21%,远高于大众、戴姆勒、丰田、宝马等国际巨头4%~6%的研发投入占比。但即便如此,前者一年的研发费用也不过十多亿元人民币,而大众汽车仅仅为一个MEB电动车平台就豪砸500亿欧元,这背后的创新能力差距不言而喻。

但优势也有目共睹。比如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就称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三个突破”。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瑞银中国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巩旻分析说,美国在技术方面有优势,但制造环节成本偏高;欧洲消费环境较好,但在电池、自动驾驶等方面有所缺失;日韩在电池及原材料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他方面较弱。

“在不计算补贴的情况下,中国产品的成本比欧洲同级别产品便宜20%~60%,证明了我们的成本优势;在制造环节,我们的产业链规模、完整性和制造效率都更好,展现出强大的全链条综合竞争力。”

因此,尽管并不容易,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有足够的机会去实现“换道超车”的远大抱负,关键是要让整个行业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行业主管部门明确表示,要从四个方面推动新能源车企做大做强。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要抓好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

“这些举措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用更高的发展质量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沈进军谈到,比如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面对全球电动化趋势,中国车企单打独斗或小打小闹的做法,显然跟不上时代步伐。而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势,集中兵力进行技术、产品、市场的突破,既可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又可以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

访中,业内人士谈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历经多年积淀,正以喷薄之势开启行业发展新未来。在经历补贴退坡的阵痛后,又遭遇海外巨头的正面竞争,面对汽车业大变局,中国汽车强国之路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可以预见,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从注重规模效应向注重发展质量的关键转变。

热潮下的换电产业:风口很大,起飞不易 | 汽车产经

作者:程天琦、编辑:钱漪

2020年上半年尾声,汽车市场继续呈现复苏态势。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6月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2020年6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232.5万辆和230.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2.5%和11.6%。

伴随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持续带动,市场表现总体好于预期。6月汽车产销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乘用车保持正增长,SUV、交叉型乘用车继续快速增长;商用车在货车的拉动下继续呈现大幅增长,销量又一次刷新历史记录;从3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产销也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6月,乘用车产销179.8万辆和176.4万辆,同比增长12.2%和1.8%。商用车产销52.7万辆和53.6万辆,同比增长77.9%和63.1%,销量再次刷新记录。

1-6月,汽车累计产销均过千万辆,分别为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下降16.8%和16.9%,产销降幅较1-5月的累计数据有不同程度的收窄。

与燃油车市场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恢复较为缓慢。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0.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下降25.0%和33.1%。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下降36.5%和37.4%。

未来,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海外市场需求还未恢复,出口依赖型企业仍没有摆脱困境,这将影响一部分消费需求。

同时,在各地促进消费政策陆续到期以后,市场需求可能也会因透支而有所下降。因此行业企业还应重点关注国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好生产、销售节奏。

2020年6月汽车生产情况/中汽协

2020年6月汽车销售情况/中汽协

2020年6月汽车企业库存情况/中汽协

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8%

6月,乘用车销售达到176.4万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1.8%。

1-6月,乘用车共销售787.3万辆,同比下降22.4%,降幅比1-5月收窄5个百分点。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降幅也比1-5月继续收窄。

2020年6月乘用车销量情况/中汽协

新能源汽车市场:跌幅仍较大

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10.4万辆,同别下降25.0%和33.1%。?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万辆和8.2万辆,同别下降31.9和37.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万辆和2.1万辆,其中产量同比增长17.0%,销量同比下降6.0%;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81辆,同别下降83.9%和83.3%。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别下降36.5%和37.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万辆和30.4万辆,同别下降40.3%和39.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万辆和8.8万辆,同别下降20.0%和29.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0辆和403辆,同别下降66.5%和63.4%。

2020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汽协

车系数据:部分品牌逆势上扬

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在下降。共销售59万辆,同比下降11.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3.5%,占有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

1-6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85.4万辆,同比下降29.0%,市场份额达到36.3%,占有率下降了3.4个百分点。

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但也有部分品牌逆势上扬,如红旗、长安等。

2020年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中汽协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1-6月,德系品牌和日系品牌市场份额均有所上升;美系、韩系、法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中汽协

1-6月,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高于同期。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企共销售913.9万辆,同比下降16.5%,好于行业0.4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1%,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前十位的企业集团6月销量/中汽协

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装车量降幅收窄,充电桩新增量快速回升

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5.3GWh,同比下降16.2%,环比增长3.0%。其中三元电池产量3.1GWh,占总产量58.9%,同比下降30.7%,环比下降2.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2GWh,占总产量40.8%,同比增长29.1%,环比增长3.9%。

1-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3.5GWh,同比累计下降45.8%。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14.8GWh,占总产量62.9%,同比累计下降46.1%;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8.7GWh,占总产量36.9%,同比累计下降37.6%。

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动力电池产量/中汽协

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4.7GWh,同比下降29.1%,环比上升34.0%。?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3.0GWh,同比下降36.2%,环比上升12.1%;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7GWh,同比下降4.0%,环比上升106.4%。

1-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7.5GWh,同比累计下降4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2.6GWh,占总装车量72.2%,同比累计下降40.9%;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4.7GWh,占总装车量27.1%,同比累计下降39.6%。

2018-2020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数据/中汽协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5月份增加6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4GWh、?3.9GWh和4.4GWh,占总装车量别为72.3%、82.4%和92.9%。

2020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中汽协

截至2020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5.8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4万台、直流充电桩23.4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从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2万台。

2020年6月,中国公共类充电桩环比再增加7.8千台,同比增长35.7%。目前行业受肺炎疫情影响逐渐缓解,充电桩新增投建数量快速回升。

2020年6月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情况/中汽协

其中,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湖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3.2%。

2020年6月各省份公共充电桩总量/中汽协

2020年6月各省份充电站总量/中汽协

截止到2020年6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6.1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4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8%,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1.2%。

2020年6月全国规模化运营商24家/中汽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趋势

11月20日,广州车展首日,当大部分参会者的目光被新车吸引时,1.1馆里,奥动新能源发布的只需20秒即可完成换电的最新一代4.0换电站,同样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而这次,也是它近几个月来第二次走到聚光灯下。8月初时,由于软银集团旗下子公司软银能源的投资,这家主要从事换电站运营的企业开始被更多人了解。

事实上,不止奥动新能源,从今年开始,整个换电模式的热情都在被重新点燃

先是政策上,从4月底发布的2020新能源补贴新政中,换电车型不受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规定限制;到5月底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再到7月底,工信部进一步表示鼓励企业根据使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车型,同时支持试点、推广……换电模式被不断认可。

在政策助推之下,车企也迅速反应。

早就开启换电服务的股价再涨,风口再大,也阻止不了充电桩产业的淘汰赛丨汽车产经》一文中我们曾经写到:虽然过去几年充电桩一直便被视作“朝阳行业”,但现实却是大部分充电桩企业已倒闭退出,即使是龙头企业也依旧在盈亏平衡的基准线上苦苦挣扎。

那么,作为兄弟产业,换电市场的现状又究竟怎样?

1

成熟商业模式尚在探索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份,全国换电站的数量为528座。与4.3万座的充电站相比,在数量上微乎其微。

同时,与充电站领域玩家众多不同,目前,换电站的运营方主要有三家:奥动新能源、蔚来汽车,以及伯坦科技。不过,尽管行业集中度较高,但从经营情况来看,换电站的情况并没有比充电站好多少

在三家换电站运营方中,除蔚来具有主机厂背景之外,奥动新能源与伯坦科技均以换电站为主营业务。具体到两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虽然伯坦科技2018、2019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营收和净利润都在增长,但其全部为负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已然说明,其经营承受较大压力,运营完全需要靠外部融资。

伯坦科技业绩情况

至于奥动新能源,通过与北汽新能源等车企的合作,据说这一主要布局出租车换电业务的企业在首批布局的广州、厦门实现了小范围的扭亏为盈。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地价高、电价高的地区,即使纯电出租车数量庞大,换电站分布也可以达到市区2.53公里,郊区5.6公里的服务半径(即2.53公里、5.6公里距离内可找到一个换电站),便捷性近似于加油站,却依旧处于亏损的状态。

据说,在2019年12月的一次商业分享会上,伯坦科技董事长聂亮曾坦言,“这个行业大家不要轻易进来,有很深的坑”。星星充电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磊也曾表示,“和充电相比,换电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项目……这个资产太重,整个商业逻辑不是那么市场化。

此前,北汽蓝谷智慧新能源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访时曾表示,出租车和网约车换电模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要想实现规模和利润,关键还是要发展私人市场。

但在当下的市场阶段,要上量、要发展私人市场,换电模式仍有两大拦路虎需要解决——成本和电池标准化。

正如王磊所说,换电站属于重资产行业。此前曾有证券机构测算,一个公共快充桩的建桩成本约为50万。而据北京汽车蓝谷营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透露,北汽新能源与奥动合作的单个换电站的成本就在300万元左右。

成本的限制决定了换电站必然无法快速上量。同时,由于换电站的建站成本高,换电服务的收费也明显高于充电。

虽然对于运营车辆而言,换电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但此前曾有媒体调查显示,由于“使用换电模式每公里折合三毛五,使用充电模式每公里在两毛五以下”,大部分出租车司机依然更愿意选择充电,更不要说对补能效率要求没有那么高的私人用户。

此外,目前市面上不同品牌电动车的电池包规格也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换电站只能服务单一品牌。同时,由于电池是电动车最核心的部分,电池的管理也是车企的核心技术,因此想要推动各个车企在电池领域用相同的标准,目前仍有很大难度。

2

车企入局背后的逻辑

那么,在成熟的换电商业模式仍在探索的当下,除政策的支持之外,车企纷纷入局的逻辑是什么?

以车企中最早针对C端市场开展换电服务的车企——蔚来为例。虽然根据推算,2019年其在换电站上的亏损达7000多万元,2020年预计也要亏损1亿元。但对于这家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且定位高端电动车领域的企业来说,换电带来的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高的关注显然更重要。

与此同时,从长远来看,换电模式本身有实现盈利的可能。再配合其8月份发布的电池租用服务Baas,蔚来的整个补能体系正逐渐呈现出融会贯通的状态,帮助其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更好地与燃油车分庭抗礼。

此前,蔚来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曾表示,自其发布BaaS模式以来,已经有35%的新购车用户选择了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可行性。

今年5月份,在上汽荣威发布中高端新能源品牌R时也曾明确表示,未来将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模式,也大致出于相同的考虑。

不过,与蔚来、上汽荣威R品牌不同,当下大部分传统车企入局换电模式还是选择了从B端切入,为运营车辆提供便利

以9月份在重庆落地首个换电站的长安新能源为例。据介绍,长安新能源的换电站由其与宁德时代、奥动、国网、铁塔等伙伴组成的换电联盟联合打造,主要面向高频高负荷的出租车、网约车、城际用车、物流等运营场景。

而且,通过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长安新能源的换电站在理论上可以兼容北汽、广汽、上汽、一汽红旗&奔腾、东风启辰、长安、江淮等七大主机厂的换电服务,这意味着它可能会有更高的翻台率和盈利能力。

9月份,与长安新能源几乎同时,吉利旗下的吉利科技也在重庆落地了自己的首个换电站。虽然从介绍来看,这一换电站也将首先为曹操出行旗下的运营车辆服务,但是与其他从B端切入换电领域的传统车企相比,吉利又有着自己的思考。

按照吉利科技的规划,到2025年,其在全国范围内签约5000座换电站。而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他们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在整个换电行业获取更大的话语权,倒逼更多企业加入自己的阵线,并用其打造的电池包

9月9日,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构建车电分离模式生态圈研讨会在成都举办。据说,这一会议原本只有30家企业参加,但实际当天到场的企业接近70家,从主机厂到电池(材料)企业,从投资机构到部门,悉数到场。

在这次会议上,一汽、上汽、东风、北汽、蔚来、吉利等车企纷纷介绍了自家的换电业务进展和规划。其中,一汽、东风、吉利等企业都在自建或建设换电公司,以及运营公司,甚至电池资产管理公司。

而据业内人士表示,这几个板块中,任何一项都花费巨大。而车企下大成本参与其中,其目的也显而易见——避免只专注做车,导致在后期换电中受制于人

可以说,作为政策促进下的新“风口”,如今的换电行业就像曾经的共享汽车和充电桩行业一样,充满着挑战、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摩拳擦掌想要分得一杯羹的入局者。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当下的换电行业想要真正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换电技术本身,也还存在底盘换电与分箱换电的技术路线差异;换电技术团体标准预计在明年年底也才将出台。

如今,换电的商业故事才刚刚开始。

3

写在最后

综合奥动、蔚来与伯坦的统计数据,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次数已经超过了1600万次。

虽然与充电服务相比,这一数据还显得很小很小。不过,从体验反馈来看,不管是C端还是B端用户,对这一服务都有着不错的评价,尤其是在便捷、快速方面

以北京为例,在100多座换电站的支撑下,出租车司机普遍反馈“平均3分钟就能换一块电池。有时候加油还排队,换电排队的时候很少”。

至于蔚来,虽然在北京只有11个换电站,但从车主评价来看,“如果时间分配合理,可以在半小时内(含路程)高效完成换电,基本能够等同于燃油车的加油体验”。

不过,作为一个仍然缺乏完善商业模式的行业,换电被消费者“吐槽”最多的还是价格

此前,曾有出租车司机在接受访时算过一笔账,按照每天行驶200公里计算,使用充电桩充电比换电一个月至少节省600元。而2018年时,北汽新能源也曾面向个人推出过快换版车型,但由于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换电成本太高,导致销量很少最终不再售卖。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经济性上,充电模式已然成了换电模式需要看齐的标准。而在这一方面,刚刚起步的换电想要真正实现与充电的对标,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后补贴时代”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推动下茁壮成长,新能源车产量占比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有专家预测,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两三年内平稳退出,让位于市场,让市场自由选择未来的发展路线。

随着整个产业步入“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产业链上中下游如何携手共进?

业内专家和投资人共同把脉行业,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光明,“后补贴时代”加速了行业低端产能出清、强者恒强的格局,未来的投资机会仍然丰富多彩,部分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还在崛起中。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万辆和8.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7.7%和138.4%。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万辆和22.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2.4%和149.2%。

低端产能加速出清

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金融政策,货币政策将转向抑泡沫、去杠杆与防风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都将是中国高质量经济的新动能。在此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机会。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后的产业政策、国家战略,市场均坚定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机会。“后补贴时代”可能带来短期阵痛,但从长期看,政策驱动过渡到消费驱动,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有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面对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行业普遍认为需要回归汽车发展本质——控制好成本和提高品质是关键。行业集中度提高,强者恒强,同时也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高成本、低品质的低端产能逐渐出清。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金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后补贴时代”的环境下胜出,行业从“百花齐放”逐渐过渡到“寡头竞争”。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国产替代的高端材料、器件和装备,前瞻性技术以及智能驾驶是未来重要的三大投资方向。在政策大背景和市场容量下,中国要做到2020年保有量500万辆,占世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0%以上,则国际化市场是未来的重点突破领域。

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

从近期3年资本市场的数据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并购重组规模大于直接投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年锂电行业出现了多次并购案,平均12天出现一次并购,前十大并购合计达到285亿元。

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进入2.0时代,以并购整合为主,横向纵向布局,强调产业链的协同作用。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投资2.0时代,以并购整合为主,重视产业链的协同作用,对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行业开启新周期

新能源行业前景可期。一方面,能源结构转型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不可逆的过程。目前,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渗透率仍较低,行业整体发展空间大。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中,明确了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比重应提升至15%。

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力量,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有望达80%。能源结构转型将为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均为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国家对此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经过多年支持和发展,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先的龙头公司,如今我国光伏产业链在全球已具有绝对优势,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的占比也非常高,行业加速替代的趋势已经形成。

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显著

但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进场布局也并非易事。新能源涉及细分领域多且产业链长,又由于是新兴成长行业,业绩波动难免较大,所以投资者不妨借助专业投资者优势,通过主题基金进行配置。建信新能源行业基金聚焦新能源行业。

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核电等不同新能源行业。在细分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该基金也将充分发挥主动投资优势,通过对不同板块成长阶段和政策周期差异的理解和把握,积极寻找优质龙头标的,力争获取超额投资收益。为给投资者带去更佳回报,该基金取双基金经理制,由陶灿和田元泉共同管理。

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连一席 郭双桃

2020年10月9日,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 引导新能源 汽车 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是未来10到15年行业最重要的指导文件 。对于此次《规划》的政策精神我们解读如下。

解读

1 鼓励核心技术攻关,强调新能源 汽车 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产业深度融合

强调跨产业融合。 2012年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认为发展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的初衷在于降低 汽车 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从而促进 汽车 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此次《规划》认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成为 汽车 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更加强调支持新能源 汽车 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丰富了关键核心技术内涵。 2012版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的定义侧重于电动化技术,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关键材料与集成系统的研发、生产。本次《规划》进一步丰富了新能源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的定义,既包括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也包括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等整车集成技术。智能网联与整车集成技术受到更多的重视。

未来十年,新能源 汽车 将从单纯交通工具进化为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将对产业价值链产生深远影响。 车载芯片领导者Mobileye(已被英特尔收购)预测,到2025年智能 汽车 搭载的传感器、车载芯片、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综合成本将达到5000-6000美元,占整车成本的15%左右。 汽车 电子巨头英飞凌预计,随着自动驾驶从L2级向L4/L5级过渡,对应单车半导体价值将从2020年160美元增长至2030年0美元,增长超过6倍。

2 以快充为主、建设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发掘城乡市场潜力

强调快充在公共充电网络中的主体地位。 2019年底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此次《规划》修改为“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一方面,《规划》强调了快充在未来公共充电网络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稿中仅提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充电使用场景,而在《规划》正式文件中则重点提出建设城乡公共充电网络。

未来随着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城乡地区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新能源 汽车 销售仍集中于限牌城市,据交强险数据统计,2015至2020上半年我国限牌地区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占别为58.6%、59.8%、49.2%、47.6%、47.4%、50.8%,整体占比有所下滑但仍维持在50%左右的高位。今年以来工信部、农村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开展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通过车企主动让利的形式促进乡镇农村地区新能源 汽车 销售。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例,旗下售价2.98-3.98万元的宏光mini EV上市首月便取得了1.45万的销量,超过特斯拉Model 3成为车型单月销冠,充分证明高性价比车型在城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 汽车 的政策支持

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 汽车 推广力度。 《规划》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包括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四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则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涵盖了国内新能源 汽车 主要市场。

虽然相比于征求意见稿,更新比例目标由100%略有下调至80%,但考虑到《规划》要求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具备较强的示范效应,因此预计此举将有效促进全国公交、出租、环卫、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电动化。根据中国能源报,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出租车渗透率仅为5.5%,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仅为2%左右。

4 总结:顶层设计出炉,行业站在起点、开启新周期

此次《规划》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开放合作等方面做了整体部署,为行业中长期 健康 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结合今年新能源 汽车 的市场表现来看,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销同比出现下滑,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逐渐恢复,行业供给端新车型不断上市,行业产销正在快速恢复。根据合格证数据,9月份国内新能源 汽车 生产14.1万辆,环比提升29%、同比提升86%。

未来随着零部件成本下降、智能网联技术进步、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新能源 汽车 产品竞争力将持续提升,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从“政策驱动”真正迈向“市场驱动”。

恒大研究院“新能源 汽车 百年大变局”系列研究

9、《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报告:2020》,2020年9月22日

8、《充电桩:新基建,迈向新能源 汽车 时代》,2020年8月21日

7、《大众 汽车 电动化转型研究》,2020年7月10日

6、《宁德时代研究报告》,2020年6月30日

5、《特斯拉研究报告》,2020年2月7日

4、《全球新能源 汽车 发展报告2020: 汽车 百年大变局》,2020年1月14日

3、《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报告:2019》,2019年12月19日

2、《中国动力电池发展报告:2019》,2019年11月10日

1、《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报告:2019》,2019年9月22日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为44.4%,较2020年上升了6.0个百分点。

2021年在各系别市场中,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大幅上升至44.43%,提升了6.01个百分点。除此之外,美系和法系车市场份额也均有所上升。

前七企业销量均有所上升

2021年在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前十五名企业集团中,上汽集团排名第一,销量为275.7万辆,同比上升8.9%;排名第二的是长安集团,销量为175.5万辆,同比增长16.7%;吉利汽车排名第三,销量为132.8万辆,同比下降增长0.6%。

2021年在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中,销量排名第一的依然是上汽集团,乘用车销量为212.3万辆,同比增长17.8%;排名第二的是吉利集团,乘用车销量为132.8万辆,小幅增长0.6%;长安集团排名第三,乘用车销量为123.3万辆,同比增长24.2%。

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1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262.1万辆,同比增长1.7%,占汽车销量总量的86.1%,较2020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我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3达到46.2%,CR5达到63.1%。但2021年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说明我国汽车行业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总体来看,在我国汽车品牌市场中,市场格局较为稳定。领先企业地位稳固,行业市场集中度稳中有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