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2.科技部续超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多重技术痛点

3.三大汽车央企合作终于走进了“深水区”

4.新能源汽车趋势?

5.工信部将调整新能源车政策 盘点各地刺激汽车消费新政

6.五菱新能源战略全维赋能,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7.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_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集聚度高

此次启动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工程,实际上是全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应用、政策环境营造,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赵英

2020年9月2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颁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示范期暂定四年。示范期间,五部门将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笔者认为,这一文件的颁布,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文件的颁布,意味着在波澜壮阔的汽车产业新技术革命中,中国在对电动汽车进行了10余年政策扶植后,逐步把政策支持重点转向燃料电池汽车;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扶植政策逐步从电动汽车领域撤出,逐步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扶植力度;意味着对燃料电池汽车扶植政策的具体化、系统化;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扶植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中,对燃料电池汽车这一技术路线的重视;意味着今后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政策将日益丰富,并且随着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的进展,发生变化。

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于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启动了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此次《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颁布,将掀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序幕。

从文件中看,这次政策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推动,有如下特点:

首先,着眼于全产业链条,以及产业与市场的互动,“促进链条各环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依托龙头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企业打造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实现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整车产品研发突破及初步产业化应用”,通过全产业链条的整体推进,加速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在此之前,虽然也顾及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在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坡的同时,保留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但是由于缺乏全产业链条推进,缺乏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因此难以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此次文件颁布,将从产业链条的完善、技术的研发、市场的使用等方面,全面、整体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际开发、应用进程。

其次,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重点做出指引:“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要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积累车辆运行数据,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相关技术指标、测试标准。”应当说,这一指引是符合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初期最适合进入的领域的,同时指出了示范应用的技术积累目标与要求。

再次,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急需重点完善的政策环境给予了指引:“要建立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加氢站建设运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方面较完善的支持政策体系。要明确氢的能源定位,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及监管模式,确保生产、运输、加注、使用安全,明确牵头部门,出台加氢站建设审批管理办法。”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自身的技术特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初期需要制订的相关政策、规则,较之电动汽车要复杂。此次文件把优先制订的政策确定于氢的来源、生产、运输、加注,是非常必要的。确保安全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能否成功的关键。

最后,这一文件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实施做出了具体部署。部署要求很具体:“产业链上优秀企业之间签订合同或合作意向书,企业所在城市(地级以上)本着自愿组合的原则组成城市群,协商产生牵头城市,牵头城市与其他城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其他城市向牵头城市提供示范任务承诺函,形成产业链条各环节环环相扣、强强联合态势,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打破城市间的区割,围绕形成产业链条,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是具体部署中的亮点。

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措施,也颇具新意:“每年中央财政以结果为导向,根据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拨付奖励资金。中央财政设定示范期预算总规模,示范期间将根据进展情况适度调整奖励标准。示范实施2年后,五部门将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对未按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的城市群,将视情况取要求调整实施方案、扣减或暂停奖励资金、暂停参与城市甚至取消城市群示范资格等措施。”这种以奖代补,根据绩效事后补贴的政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监督示范运营的实际效果。这一政策创意,显然是总结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初期出现的“骗补”一类问题的教训。产业政策总是在实际探索中,逐步改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此次启动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工程,实际上是全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应用、政策环境营造,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前一阶段,中国在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商业化方面,成就斐然。通过十余年政策推动,打造了全球规模第一的电动汽车产业体系。然而,在全球汽车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仍然是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未来何种技术路线能够成为主流,尚不清楚。日本、韩国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运用上,已跑在我国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及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非常及时、必要。在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角逐中,中国不会缺席!(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赵英,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1、眼下,市场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逻辑不仅是“新能源”,更关键的是“智能化”。

2、经过多年的逻辑整固和垃圾淘汰,目前资本市场及旗舰品牌车主眼中的智能电动车之于传统燃油车,是智能机之于功能机,Iphone之于诺基亚的区别。

3、对于绝大多数头部智能电动车(如特斯拉、理想one)的车主来说,这种区别带来的巨大体验差异使得两者之间的替代不可逆。

4、从投资角度看,今年的电动车应对标2010年前后的智能手机,两者的逻辑都经历了多年的整固,找到了新的增长动能。当年智能机的新动能来自Iphone4的产品力颠覆,未来三年电动车行业的新动能来自智能化、特斯拉、欧洲碳排放新规和国内双积分四块,增速应弱于智能手机,但持续性强。

5、从制造角度看,传统燃油车车约有2~3万个零部件,而电动车的零部件数只有前者的1/10左右。这个区别使得新玩家绕过了传统车企巨头的技术壁垒,并且电池、电机、电控的核心技术是相通的,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在不久的将来生产电动车可能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模块化。

6、为什么传统燃油车很难实现智能化,而对电动车来说很容易?因为传统燃油车的车载电池很小,并且各个ECU(电子控制单元)都是独立的,很难支持整车级别的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升级,这种升级就类似iPhone升级操作系统一样。

但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本身就是电池,因此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上有革命性改变,所以从特斯拉到理想,就像iPhone手机一样,自交付第一辆车后就开始不断地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也是未来自动驾驶的基石。

7、其实,传统汽车是我们今天常用的硬件设备里智能化程度最差的,远低于手机。传统车与外界的连接很弱,车载显示屏基本是个装饰,功能有限。大部分传统车都没有生命力,出厂之后没有迭代和更新,只会越用越烂。

电动车方面,以特斯拉的OTA升级为例,可以看出其产品较于燃油车的颠覆性。从历次OTA升级来看,除了软件推送、智能化方案的更新外,特斯拉还通过OTA升级实现了部分车型续航里程优化、加速性能提升、 刹车性能提升等方面的改善,进而带来远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使用体验。(这就是上面第三条“不可逆”的原因)

8、就如同手机行业,触屏的出现并没有让手机进入智能时代,触屏仅是一个重要的操作体验,但触屏本身并不等于智能。

对于电动车来说,能源的改变就相当于“触屏”这一功能,它与智能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有在车电动化之后,车企强化软件研发能力,通过OTA不断升级“操作系统”,才能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iPhone”。

9、未来三年,电动车的PE估值应不低于2010年前后智能机的50-60倍P/E。

以上。

科技部续超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多重技术痛点

充电设施保有量持续上升,补贴幅度退坡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幅度的大规模退坡表明将迎来全行业大洗牌,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随着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的增加以及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完善,我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上升但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4.68%,较上一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了2025 年25%的电动车占比目标,2019 年渗透率4.68%离2025 年目标相差较大。

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遇到较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是汽车的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逐渐提高。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三大汽车央企合作终于走进了“深水区”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9月4日“开幕大会: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低碳、安全发展展望”中,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发表了题为“加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助力汽车强国展翅翱翔”的演讲。

续超前表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汽车芯片短缺,低温充电慢、续航里程降幅大、高温安全性差,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成本高等问题。

而针对这些问题,续超前也呼吁整个行业要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工业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和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有环节,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技术,支持线控底盘、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整车轻量化、模块化技术。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解振华特使,辛国斌副部长,连茂君书记,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21年泰达国际论坛,在此谨代表科技部高新司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汽车界的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由中国引领的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在全球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成果显著。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产生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链,成功走出一条以创新链发展带动产业链形成,以示范推广拉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

当下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政策引导向市场驱动转变的攻坚期,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召开对于产业界、学术界理清思路、凝聚共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主要想就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谈几点想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已成为战略必争领域,综合考虑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态势。

1.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碳中和发展愿景,对碳排放大户——汽车要求进一步严苛,欧洲新政持续加码,今年公布的提出2030年汽车二氧化碳排放较2021年减少55%,2035年新车排放归零的目标,如果不发展新能源汽车,全球汽车产业将很难达到各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2.汽车与其他高技术领域融合,新一代汽车技术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首先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V2G技术发展使得未来新能源汽车汽车将成为一个个稳步式储能单元,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的电网波动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新能源汽车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也正在不断加深,重新定义了汽车产品属性。向着移动智能终端和空间衍变,传统汽车技术与先进制造,新材料技术的融合,也为这一传统的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3.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今年8月签署行政令,美国新出售的汽车半数为零排放。大众、宝马、奔驰新能源汽车销量均超过10万辆,德国大众提出2030纯电动汽车份额上升至50%,奔驰企业战略从电动为先转为全面电动目标,目标到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总的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方面,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新的竞争赛道中拔得头筹,赢得未来。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若干的痛点需要高度关注。

1.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对于高度电动化新能源汽车,车规芯片是重要的问题。科技部两年前预计到这个问题,部署开展车规芯片测试研究,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牵头,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联盟,围绕关键汽车芯片,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技术公关、平台搭建、标准制订、测试评价、芯片上车等工作。

2.新能源汽车低温充电慢、续航里程降幅大、高温安全性差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和全天后条件下的安全运行,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5月科技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不设门槛向全社会公开遴选团队,高安全的技术公关,实实在在解决用户困扰。

3.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成本高的问题,氢气成本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针对用氢成本偏高和重载商用难的问题,一方面科技部推进高密度车载储氢攻关,另一方面强化氢的制造、储存、运输全链条疏通,带动氢能供应体系为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和氢能关联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当然上述提到的问题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各位学术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通过坚持不懈的科学攻关,我们都能够彻底解决。

三、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纵三横的布局,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新能源汽车专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链,从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方面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和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工业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

2.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和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3.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有环节,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技术,支持线控底盘、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整车轻量化、模块化技术。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站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愿与各方共同携手,向新能源汽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能源汽车趋势?

近两年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在多个领域合作频频,但三方最初酝酿在技术整合与开发方面的合作,却还没有正式落地。而6月2日,随着“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汽创智”)正式注册,标志着三大汽车央企合作终于走进了“深水区”。

中汽创智由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兵装集团、长安汽车以及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宁经开科技”)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60亿元。而中汽创智正是一汽、东风与长安在2017年底就筹备组建的T3科技平台公司。

三大汽车央企越走越近

从2017年12月底,三大汽车央企就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组建T3科技平台公司筹备组;2018年12月21日,兵装集团、一汽、东风和长安在北京签署T3科技平台公司合资合作意向协议;2020年1月17日,五大股东签订协议,共同出资160亿元,发起设立T3科技平台公司,再到最新6月2日,新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历时2年半时间。

这期间,有关“T3”的身影频频出现。在2019年7月份,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家车企联合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投资的智慧出行平台——T3出行正式上线运营。2019年11月份,同样是这三家车企举行T3物流合作现场会暨城市配送共享仓(VTC)项目合资意向书签约仪式。

相比于之前的合作更注重现阶段的整合,此次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更着眼于未来。根据长安汽车此前发布公告显示,T3科技平台公司将通过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相结合方式,获取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三大领域技术。

根据协议内容,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和江宁经开科技分别出资40亿元,各自持股比例为25%,长安与其实际控制人兵装集团分别出资5亿元和35亿元共计40亿元,持股比例也为25%。

在人事安排方面,中汽创智董事会将由10名董事组成。其中,兵装集团、长安各委派1名董事,一汽、东风各委派2名董事,江宁经开科技委派2名董事,外部董事1名,职工董事1名。董事长由中汽创智股东的董事轮值,T3科技还将设置技术战略委员会。

中汽创智的法人代表为李丰军,同时担任合资公司总经理职务,而李丰军为一汽集团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合资公司首任董事长为一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国强。

显然有了之前合作做铺垫,三大汽车央企沟通交流机制趋于完善,这是合资公司运行效率和形成合力的基础。接下来合资公司需要整合各自,快速抢占汽车变革技术高点,驱动车企转型升级。

新能源产业链亟待成型

中汽创智注册地是在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与之前成立的T3出行公司注册地完全一致。三大汽车央企以此作为T3合作的“基地”,并非偶然。特别是此次作为股东方之一,江宁经开科技持有25%股比,更显示出地方对于合资公司所占的分量。

按照南京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部署,江宁将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作为高端转型突破方向,正全力打造规划总面积140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新城。根据规划,2021年-2025年,江宁汽车产业新城将基本建成,实现整车规模80万辆、“三电”系统配套100万台、产值2000亿元以上。

在江宁汽车产业新城中提到的规划目标中,中汽创智占据多少还不得而知,但从时间截点来看,与合资公司的建设规划还是很吻合的。今年年中合资公司正式成立运营,按照正常研发进度,5年后将达成阶段性成果。

而从中汽创智经营范围来看,包括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和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电池制造、销售等。显然在新能源方面,将成为新公司经营的重点,而江宁将给予合资公司全力支持,庞大的新能源产业链条正落地成型。

如今汽车正面临变革时代,围绕着新能源车型产业链条正在迅速扩张。虽然以特斯拉为首的新造车势力一步步做大,给面临转型的传统车企带来很强的危机感;但是新能源方面政策导向与市场潜力,为车企也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我们看到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车型,都加码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与投入。

围绕着新能源产业链,一些国际车企通过收购上下游企业,或者直接引进生产,开始着手打造,而国内传统车企普遍还处于摸索过程中。三大汽车央企之间的合作,虽然有效节省开发成本,以及打造更广泛的产业链布局,但是仍缺少新能源相关技术积累,特别的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能否快速取得突破,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工信部将调整新能源车政策 盘点各地刺激汽车消费新政

趋势当然是不断的被市场接受并快速推动发展啦!中国已经向全世界做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并且新能源汽车企业蓬勃发展,C端用户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这都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逐步向市场化工业化转态迈进。除此之外,新能源背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驱动力也加持着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因此,技术驱动下的成本降低对于新能源时代意义重大。新能源时代不仅仅是减排,而且往后成本比过去更低,这将会真实的推动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发展。

照例先放结论:大逻辑: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我们肯定会大力发展新能源并尝试主导。而新能源汽车又是产业链最庞杂的,是我们未来工业弯道超车最好的赛道,所以一定会大力扶持。小逻辑:对于汽车这个物种来说,即使对中国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存量市场了。 但是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却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增量市场。 汽车里面套着新能源车,存量套着增量。所以,只有能把存量和增量的逻辑都理清楚并做好的厂家,才能最后冲出来。下面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存量和增量市场的一些讨论。这是我的几篇学习思考之一,来自启发俱乐部-李丰专场。写下来理理自己的思路,同时作为记录可以回顾。另外,因为是自己的学习思考,所以可能会对原文有一定的曲解,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李丰老师的想法的话,请一定去读他的原文。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概要如下,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兴趣再往下看:引子:先拿智能手机在中国崛起做比喻市场: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不同本尊:中国新能源车现在处在哪个阶段今后: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在哪里今天讲第二部分:增量与存量市场,其实是消费逻辑的不同,同样就导致的市场逻辑的不同。概括的说:增量靠市场手段,存量靠产品实力这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一些商业现象,比如:为什么小米会在2012年之后出现并且高速增长呢为什么华为要从2015、2016年之后才开始得到了你们的认可呢?这些都与当时市场是增量性质还是存量性质有关。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应该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吧。首发于:小林的杂七杂八增量市场什么是增量市场:就是这个市场本身在用户群上在非常快地扩大,而且大部分是第一次使用该产品,就是有非常多的没用过的人要进来准备开始用了。这个时候:增量市场的概念就是我只要在里边待着我就能长大。也就像雷总说的,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增量市场时的消费者: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或刚开始接触和使用一个产品,所以导致的结果是你不太容易判断到底哪个产品适合你、哪个产品你喜欢。你也不知道愿意为什么功能来付某种价格、你愿意购什么样特性的东西。因为你还是第一次用,你还不了解到底什么适合你、你喜欢什么、你愿意付多少钱、什么是好东西。增量市场下的消费决策因素:在增量市场里通常什么手段最有效?通常marketing最有效。就是我怎么最先接触到你,让你认知到有一个这样的新产品你应该试一下,我最先接触到你,我就有最大的机会把你转成我的消费者。直白点,先搞市场先圈地。嗯,很现实也很残酷。小米是不是当时就是用1999元+高端发烧机的极致性价比来占领消费者心智的。这里强调下,没有任何一丝小米产品不好的意思。存量市场什么是存量市场:直白点说,用到这个产品的人基本上都用了。上帝都已经进门了,韭菜已经被收割完了。就意味着大家那张饼的大小已经差不多了,长得不太大,所以大家要解决怎么切饼的问题,就意味着我要多了就必须你要少了。存量市场时的消费者:存量市场最典型的特点叫作消费者的成熟度显著提高.就是你终于用了好多部智能手机之后,两三部之后,你终于开始知道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智能手机,哪些功能对你最重要,以及什么样的应用和软件系统对你是最好的.以及你喜欢手机具有什么样的设计和某些功能特点.存量市场下的消费决策因素:成熟消费者:有判断能力了,不那么好忽悠了,开始有自己的鉴别、要求和购买需求.所以那个时候就变成了:各自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会最终被得到认可。华为的高端形象,也是正好在哪个时期通过自身过硬的产品力及刚好市场留下来的空白树立起来的吧。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呢?回到新能源车,是增量是存量?却是一个有点绕的命题。对于汽车这个物种来说,即使对中国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存量市场了。但是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却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增量市场。汽车里面套着新能源车,存量套着增量。所以两种市场下的商业逻辑可能都得考虑。在存量的车这一部分:大家对于一台好车的认识基本已经有了认知了,不管是烧油的还是充电的,都首先是一台好开的车。关于如何造一台好车,我们自己的名族品牌其实现在都没怎么说好。所以弯道超车是可以,该补的功课却一个都不能少啊。在增量的新能源这一部分:看看有没有厂家能够在这一块先最快的触达消费者及占领用户心智了。目前来看:蔚来的用户企业、理想的奶爸车、小鹏的理工男硬扛特斯拉,苗头还是好的。如果有一家车企能把增量和存量的功夫都做好的话,前景应该会很不错的。

五菱新能源战略全维赋能,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3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车市呈现复苏迹象。从目前的车市动态中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国内部分地区纷纷开始出台了相关汽车刺激政策,截止3月底,至少有9个地区的汽车限购政策出现了松动迹象,随着部分地区汽车限购放宽,工信部将对新能源产业政策进行调整。

3月30日,国新办就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汽车产业链条比较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汽车行业来讲,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整个消费需求不振的问题,即使目前企业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了,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库存增加,有可能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一些企业的达产率还会进一步降低。

辛国斌介绍,为解决这些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工信部积极配合相关部委,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另外,工信部还会对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政策,近期会协调相关部门作出调整,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各地车市刺激政策一览:

3月29日吉林省新闻办消息,长春市近日推出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购买新车,购买长春市生产并在省内销售落籍的汽车,每辆给予购车价格3%的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4000元。鼓励更新换代,吉林省号牌车主购买长春市生产并在省内销售落籍的新车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鼓励团体购,对一次性购买长春市生产并在省内销售落籍的新车5辆及以上的(车辆单价不低于20万元),给予一次性补助,每辆最高不超过6000元。

3月27日,宁波市新闻办发布消息,将出台多项举措助力企业达产扩能,鼓励本地乘用车生产企业对消费者进行让利销售,促进品牌乘用车消费升级,支持汽车产业有序发展。自2020年3月25日起至2020年9月30日,消费者购买宁波本地生产、销售的乘用车并在本地上牌的,给予每辆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每家企业限让利销售6000辆。与此同时,宁波对本地汽车生产企业在本年首发投产并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与产品》公告目录的新车型,累计产量突破1万辆后,产量每超过10%给予50万元补助,每家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3月25日,南昌市下发《南昌市战疫情促消费若干措施》。措施提出,对疫情期间在南昌市范围内购买新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按1000元/辆标准给予购车人补贴。

3月20日,广州市发布新政指出:2020年3月至12月底,按照鼓励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原则,在使用环节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在我市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加快推进落实2019年6月明确的新增10万个中小客车指标额度工作,并视情况研究推出新增指标。

3月16日,长沙市发改委发布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消费者在指定经销商购买汽车,并在长沙上牌的,可获得裸车价款3%的一次性补贴,每台车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此活动从2020年3月11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

3月16日,珠海市提出对在珠海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排量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助,对符合规定的车展布展企业、车展汽车销售企业,给予场地、宣传投入补助和销售奖励。同时简化汽车登记、二手车交易手续,优化汽车金融服务。

2月17日,佛山市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该鼓励政策将在3月1日正式实施,佛山市也成为疫情后首个鼓励汽车消费的城市。

自2月初以来,全国已有广东省(佛山、广州、珠海)、湖南省(湘潭、长沙)、浙江省(杭州、宁波)、江西省(南昌)、吉林省(长春)等多个省市公布了相应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随着各地汽车消费刺激的政策出台,国内汽车市场或将快速迎来新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3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发布“两个百万、五个百亿”——中国五菱新能源战略,提出要打造百万纯电新能源平台、百万混动新能源平台,以及电池、电驱、电控、商贸服务、机器人五个百亿产业,2023年,力争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百万辆。吹响了五菱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五菱这一战略规划的发布恰逢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也再次关注新能源汽车,提出要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可以说,五菱新能源战略的发布正得其时,对于提高自身发展质量,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升级都有重要意义。

发力核心技术,赋能全产业链

五菱新能源战略是一个全景式的蓝图规划,涉及产业链条的方方面面,为未来数年五菱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全面赋能。

其中“两个百万平台”和“五个百亿产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五菱将围绕百万纯电新能源平台、百万混动新能源平台,形成四大产品体系,即GSEV系列全球城市轻出行生态领导者、EQ 系列智能社交空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FDEV系列体验标杆和智能物流移动平台系列,从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拓展更大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将围绕电池、电驱、电控、商贸服务、机器人打造五个百亿规模产业生态集群,打造核心自主三电技术,构建具备自主创新高新技术的新四化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圈。

总体而言,“两个百万”和“五个百亿”的规划均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其成功实施将使五菱建立起强大的整体技术优势。以“百亿电池产业”为例,五菱将建设具备年产20GWh动力电池系统和20GWh动力电池电芯能力的电池产业园,形成有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

今年《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五菱立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实施新能源战略全面赋能产业链各环节,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再次走在了业界前列。

聚势升维,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同时我国汽车产销总量也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一,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正在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增长率可达47%。

对于以五菱为代表的民族品牌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同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水平重复建设,走老路是行不通的,注定要被淘汰。而五菱先知先觉,近年来,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思路,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

2020年,五菱正式开启银标战略,实施品牌向上,并推出了Victory,星辰等全新车型,在延续品牌优质口碑的同时,加速向市场空间更大的乘用车领域渗透,并通过优化配置,统筹全球市场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五菱还提出了两翼齐飞”战略,即“用户之翼”和“技术之翼”。其中“技术之翼就是致力于打造智能出行生态,构建五菱自身的生态闭环。为户提供具有拟人化、社交化、智能化的出行生态体验。这些举措无论对企业本身还是对全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和示范意义。

在新能源领域,随着五菱新能源战略的落地,相关的业务板块亦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技术体系、创新体系以及智能制造体系也将成为整个行业焕新向上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据显示,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达1,760,176辆,同比增长13.5%,位居民族品牌单一车企销量第一,其中五菱品牌实销1,449,367辆,同比增长17%;五菱的GSEV(全球小型纯电动汽车架构)产品销售高达452,238辆,同比增长160%。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五菱的市场表现和行业贡献抱有更大的期待。

五菱新能源战略顺应了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整体趋势,切中了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主线的产业脉搏,将有力的带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全面升级,成为“中国智造”的亮眼名片。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