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韩混血“奔驰”面包车,最终还是败给了国产化

2.双龙汽车让上汽吃了什么亏

3.双龙汽车再度申请破产,汽车业寒冬犹如大浪淘沙

双龙汽车上汽回生_上汽双龙suv汽车报价

一切离不开商业。

由于上汽与通用收购韩国大宇可以说是空前成功。老赛欧、凯越及乐风都是来自于韩国大宇的车型,这些车型引入中国,经泛亚技术中心的人稍微做点改进,便在中国市场大卖特卖,这些车型为上海通用的成功可以认为是奠基型的,目前这些车型还是上海通用的主打产品。上汽收购双龙,是想复制这种成功。但是事与愿违,由于国际运作经验缺乏,同时低估了韩国工会的影响力,最终没有成功。应该在收购时上汽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曾邀请通用一道参与收购,但通用最后没有参与。双龙的产品过于有个性也是一个原因,造成一个小众化的市场,看看荣威W5就知道了,这恐怕是上汽最后放弃双龙的直接原因,如果双龙的产品不能在中国市场攒到钱,韩国市场双龙无法养活自己,那这个公司的价值又何在?所以一切都是商业考虑。

德韩混血“奔驰”面包车,最终还是败给了国产化

提起韩国汽车品牌,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现代和起亚,而今天我们的主角并不是这两位,而是另一位来自韩国的品牌双龙汽车。在距离2021年的最后几天,韩国双龙汽车再度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由于经营不善和海外疫情的原因,双龙汽车持续亏损,为了及时止损,于是破产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双龙汽车从2002年就以进口身份进入中国市场,是比较早进入国内的品牌之一。在2004年被上汽集团收购之后,内部发生诸多矛盾,并以2009年正式分道扬镳。多年来双龙汽车主打SUV车型设计,但是受制于自身颇为个性独特的设计,在消费者口中褒贬不一。像是早期款的?爱腾、享御都是这一类型,让人看了顿觉醍醐灌顶。在那个中庸为主,车型种类还不多的年代,这样的车型实在是另类中的另类,想要下定决心选择这种车型实在是需要一点勇气。

相对于设计上的独特,双龙汽车更大问题在于自身技术的缺陷。旗下旗舰级轿车双龙,继承自奔驰E级W124的底盘打造而来,这套80年代技术的地盘,双龙一直用到了2010年。缺乏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使得双龙的产品没有太多亮点,销量一直处于相对平淡的状态。

整体来看,进口的身份、相对较高的售价,同时还有比合资车型更高的税费,想要消费者为这么一台非豪华品牌的进口车型付出高昂的成本,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更何况,同价位之下,已经有许多比双龙更出色的车型可选。到2014年,双龙在国内年销量仅有2000辆。

国内的情况可以说是双龙汽车在全球的缩影。今年前11个月全球范围内销量仅有7.94万辆,亏损严重使其控股集团马恒达集团无法继续承受。加上疫情催化,加速了这一切的到来。

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有目共睹,强如福特也在各种势力的冲击下焦头烂额,而双龙这样的差生,多年发展未见好转,在不断的冲击种只能逐渐凋零,现在的结局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双龙汽车让上汽吃了什么亏

上图这款车网友应该不会陌生,十多年前,头顶奔驰标的MB100系列车型市场销量十分火爆,尤其在商务用车领域更是流光溢彩,开一辆奔驰MB100上街回头率绝对比开丰田海狮高得太多了。本文就来说说这辆奔驰MB100的历史,还有这个车系后面蕴藏的故事。

奔驰MB100?D

准确来说,奔驰MB100系列车型是从1981年开始衍生的,由奔驰西班牙的工厂生产,代号Br.631。当年从西班牙工厂里走出来的MB100车型如同一个方盒子,不过当年欧洲的厢式货车也都是这么简单的设计。得益于设计简单,MB100系列逐渐衍生出了客车、厢货、皮卡以及轻型卡车等车型。

奔驰公司看到MB100的市场潜能,改装成AMG?MB100版本,这是奔驰公司少有的面包车改装案例。此车型搭载2.4T柴油发动机,也是少有的以柴油机为基础的改装案例,足以证明MB100这款车型的市场地位。

东南亚特供车型奔驰MB700轻型卡车,这辆车就相对有些意思了。

直到1996年,奔驰推出了全新的Vito威霆,直接取代了MB100的市场地位,MB100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15年的生产过程中,奔驰MB100因为其设计简单,实用性和性价比都比较高,受到市场广泛的认可。

接下来我们开始介绍的MB系列车型和上面的MB100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名字相同——MB100。

1999年,奔驰公司将MB系列车型的技术引入亚太市场,当时奔驰和韩国的双龙有着合作关系,所以全新的奔驰MB系列车型只许韩国双龙汽车生产。有MB100和M140两款车型,下面是MB140的配置清单,从清单上看蛮有奔驰风格的。

我们从上图双龙生产的MB100的前脸外观上看出奔驰的盾型因素外,车身到底盘没有一点奔驰的设计风格,反而具备了十分浓厚的日韩商用车风格。实际上这辆车除了动力部分由奔驰提供,其他全部由双龙设计制造。答案似乎在这一瞬间就被揭晓了,称该车为“双龙奔驰”更加准确。

为了表示对这款车的尊重,我们还叫它奔驰MB100。当年韩国双龙生产这一批MB100的时候奔驰公司也是严密把关,保持了奔驰的品质,质量也不错。该车被销往全球各地,如今还能在道路上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款车如此受欢迎,质量不错是一点,最关键的还是它的售价,牢牢把控着消费者的心理。

一直以来,奔驰在中国人心里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前顶三叉标的奔驰车就是豪华尊贵的象征。当年奔驰MB100的售价控制在18-23万之间,价格是真的不贵,花这么点钱买一台奔驰岂不是美滋滋。另外这车特别受租赁公司欢迎,第一是因为质量不错;第二就是其奔驰的身份,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派这个车出去接人颇有面子。

当然了,奔驰MB100也不像我们开头介绍的那样朴实,它的内在确实有些花样,要不然怎么靠硬实力竞争。你看,整车中部的座椅可以旋转调整,瞬间变成一个小型会议室,如上图所示。

后来双龙也贴标生产这款车,贴上双龙标以后这辆车就不再是奔驰MB100了,而是双龙伊思坦纳。伊思坦纳和奔驰MB100完全相同,只是换了个车标罢了,估计当时的双龙也是想从这个庞大的市场分一杯羹出来。不知道这批双龙伊思坦纳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受到奔驰公司的严密把关,也不知道质量能不能达到MB100的标准。

双龙伊思坦纳最早就是针对亚太市场开发的,澳大利亚也属于这个市场的范畴。上图是韩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双龙伊思坦纳,不知什么原因该车还是左舵,但是外摆镜格外的有意思。

在韩国,当年还出现了不少贴标生产现象,上图是粘贴大宇标的伊思坦纳车型。这款车的出镜率相对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在韩国本土销售。奔驰标和双龙标安装在格栅中间,看起来很饱满,刚好合适,大宇标是安装在前脸,中网上面没有LOGO,看上去真的别扭。

2004年上汽收购了双龙汽车51.33%的股权,成为双龙汽车的大股东。我们所看到的奔驰MB100和双龙伊思坦纳的技术,早在2003年已经被上汽收入囊中。因为此前奔驰MB100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上汽慢慢将这款车由进口转换到自产自销。

国产化的汇众依旧将这辆车命名为伊思坦纳,基本同奔驰MB100、双龙伊思坦纳是一个车型。国产化后,伊思坦纳价格有所降低,可能是因为国产化控制成本再加上没有奔驰公司把控的原因,汇众伊思坦纳质量和口碑一直不太好。

后来因为销量不行,汇众还想保留这款车的市场,于是继续降价,继续节省成本,导致这辆车的质量越来越差。国产的汇众伊思坦纳一共在市场上挣扎了10年,2013年宣告停产。汇众伊思坦纳的停产,也宣告双龙生产的奔驰MB100这一车系停摆在2013年。

其实让很多消费者无法继续接受这辆车的原因,应该和奔驰标有一定的关系,笔者曾经看到过有用户将双龙伊思坦纳改成奔驰标。没了奔驰标的双龙伊思坦纳相比那些纯正的日系同类型车,在品牌和质量两点上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也是这个车系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奔驰MB100还是双龙伊思坦纳,到最后的汇众伊思坦纳,都对国内的客运领域做出了不小贡献。之所以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笔者前段时间在路上看到了一辆还活着的奔驰MB100,所以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车系的故事。而在接下来的文章里面,我将会给大家介绍纯正的奔驰MB10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双龙汽车再度申请破产,汽车业寒冬犹如大浪淘沙

上海汽车日前证实,控股子公司双龙汽车为免破产已申请法院接管,这意味着上汽得放弃其股东管理权利。而双龙则可能成为全球首家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的车企。 从销量下滑、经营困难,到破产危机,再到申请法院托管,下一步双龙可能就是破产。 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4年前,一个价值5亿美元的企业,4年后可能分文不值,上汽用40亿买了个教训。教训告诉我们,并购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双龙汽车今年的前11个月在全球销量仅有7.94万辆,严重的亏损使其控股集团无法继续承受。加上疫情对汽车生产制造的巨大影响,双龙汽车于近日再度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双龙这个品牌并不被大家所熟知,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双龙也算是国内第一批进口品牌车,后于2004年被上汽收购,之后与2009年恢复独立。双龙一直主打SUV车型,不过其极为个性的外观设计并不能让大多数消费者接受,这也使得双龙汽车的销量一直不高。虽然打着进口品牌的旗号,但双龙的车型在技术层面并不先进,大多是沿用其他厂商许多年前的技术。不过其售价却并不低,而同级别有太多比它更加优秀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