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宪平调任兵器集团董事长:长安汽车再迎利好?

2.混改之后还缺钱?奇瑞混改又现疑云

3.收缩、关停、出售,断舍离后的长安汽车,回归“百万”还要多久?

4.长安汽车卧薪尝胆这一年 | 2019年度盘点系列

5.国有资本酝酿新一轮结构调整:央企五大领域重组 这些公司即将站上风口

6.军工混改概念股有哪些?军工股有哪些

长安汽车最新消息混改最新消息_长安汽车最新消息混改最新消息

导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入股江汽控股,开启了国有车企集团首次引入外资参与混改的先河,与此同时,奇瑞汽车、华菱星马也相继进入混改模式,安徽汽车工业三强同时开启混改模式,背后或许是安徽省正在酝酿一盘深远的大棋?

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的传闻终于变成了事实。

毫无疑问,这将开创外资车企参与国有车企混改的先河,也标志着安徽国资为安徽汽车工业的改革再次按下了加速键,整合各方优势,将安徽打造成中国新的电动汽车中心。

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内5家规模以上整车企业,已有4家进行了改革(奇瑞、安凯、华菱星马、江淮),并成功引入蔚来汽车将总部落户合肥、大众入股江淮,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不到1年时间,安徽汽车工业发生巨变,这难免不让很多人心中充满疑惑:安徽汽车工业将走向何方?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安徽汽车工业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成为安徽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做大做强汽车工业,带动安徽工业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产生质的飞跃,一直是安徽国资改革的重要目标。

但在实际发展中,安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近年来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但安徽汽车产销规模依然偏小。

2019年,尽管安徽全年生产汽车92.1万辆(包含长安合肥工厂),同比增长8.7%,但规模偏小,仅占全国的3.6%,落后于上海、浙江、湖北的270万辆、100万辆、220万辆,而且以江淮、奇瑞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优势不足,盈利水平普遍不高。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地表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对于寄望于发力制造业的安徽省来说,壮大工业脊梁的意义十分重大,但对汽车工业来说,没有规模就不成体系,没有聚集效应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安徽省汽车工业以改革求发展的意愿十分迫切。

其次,安徽拥有江淮、奇瑞、安凯等众多自主品牌,曾在中国车市普及过程中创造出令业界瞩目的“江汽现象”“奇瑞现象”,但规模与实力仍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消费升级、行业下行的新形势下,弊端日益凸显,发展乏力。

安徽国资对汽车工业的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但多年来受制于各方因素,改革未能一帆风顺。如2009年前后,“奇瑞教父”詹夏来在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之后,曾力推江淮与奇瑞“合并”,共同组建“安汽集团”,但被“江淮教父”左延安以“大家都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如同八路军和新四军”婉拒。从企业文化层面来看,江淮与奇瑞南辕北辙,现实操作中的确存在诸多困难,简单的物理合并并不能产生化学效应。

目前,疫情对汽车产业确实带来较大的冲击,但终将过去。从长远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普及阶段,“躺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特别是充满未知的汽车“新四化”,对安徽汽车工业而言既是难得的超车机遇又是挑战。

对安徽汽车工业来说,以现有实力,短时间内把传统燃油车的产销规模做上去并不现实,只能先“活下去”,再谈规模,因此兼并、重组、混改等资本运作再正常不过。

但归根结底,中国汽车工业已经高度市场化,竞争烈度持续增大,任何汽车品牌的产销规模、品牌发展基本上由市场竞争决定,赢得市场和客户才能创造奇迹。

面对如此形势,安徽汽车工业的深度改革势在必然。而当改革步入深水区,能不能结合安徽汽车工业的实际,突破体制机制的藩篱,逐步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企业治理结构,是安徽汽车工业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于国有车企混改,主要是通过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释放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目标是国有车企的不断壮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江淮汽车一度扮演了汽车行业和安徽国有车企混改“急先锋”的角色。

2013年底,江淮汽车通过吸收兼并的方式整体上市,并引入央企建投投资作为战略投资人入股,实现了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和管理层持股,完成第一次“混改”。

但如今来看,引入的战略投资人——建投投资,属于央企背景,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管国有资本的作用,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整体过小,激励作用不明显,没有起到以股权连接外部的作用,所以混改算不上成功。

原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曾说,企业到最后比拼的都是的配置效率,的配置效率,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而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又取决于它的机制和治理结构。像汽车这样的竞争性行业混合所有制要深混,不能简单地浅混。

从江淮引入大众汽车参与混改来看,第二次混改的确有左延安的相当思想得到了运用。

因此,作为安徽另一家国有龙头车企,奇瑞的混改显然有意避免重蹈江淮汽车第一次“混改”的覆辙。从2018年9月开始,先后经历了4次流拍,奇瑞的混改最终落下帷幕,被拥有国资背景的青岛五道口基金接盘。

奇瑞混改落地后,安凯汽车和华菱星马也分别变更了实际控股人和引进新的战略投资方。其中,安凯汽车的实际控股人由安徽省国资委变为院国资委,华菱星马则引入吉利商用车作为新的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国资”背景的安徽战略投资者向蔚来投资70亿元,让蔚来成为一家拥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也使得蔚来总部落户合肥,将进一步提升蔚来的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与服务等,让安徽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中心”更进了一步。

再加上此次大众入股江淮和国轩高科,安徽国资对规模以上的重点整车企业基本完成了改革。

这一系列国有车企的改革在中国汽车产业体制改革中十分罕见,安徽省国资委从顶层设计上率先进行了破解,从“管经营”调整为“管资产”,使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让安徽的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市场化更加突出,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底气,因此被业界统称为“安徽模式”。

当前,汽车合资股比已经放开,新四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安徽汽车工业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并不能一劳永逸。的是,安徽人历来具有“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善于创造的“安徽经验”,才让“老谋深算”的大众、“创新求变”的蔚来选择扎根安徽。

34年前,安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变革,被载入史册。今天,安徽正从传统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着力推进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孕育出大家电、中国屏、中国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随着汽车工业从传统产业到新能源的转型,新能源汽车成为安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自2009 年,合肥进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后,就正式开启了安徽大规模市场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时代。

2019年,安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达12万辆,占全国比重为10%,位居中部省份第一,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为完善。

未来,在科大讯飞、京东方以及大众、江淮、奇瑞、蔚来、长安、华菱、国轩高科等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将推动安徽向新能源汽车工业重镇迈进,同时拥抱5G时代,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抢占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写在最后:

虽然安徽汽车工业的改革之路“一波三折”,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希望安徽汽车工业能在改革中迎来新一轮春天,能走得更好,走到更远,让中国汽车工业自主之花尽情绽放,不断做大做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许宪平调任兵器集团董事长:长安汽车再迎利好?

10万出头,外观要时尚,品质要过硬,续航至少要400km……若按这些需求在市面上找一台纯电动的SUV,会不会太苛刻?长安新能源E-Pro告诉你,其实这些我都具备!12月10日,备受关注的长安新能源E-pro在北京正式上市,新车共3款车型,售价为10.69万-?12.69万,其续航里程达到410km。作为E家族首款车型,长安新能源E-Pro的上市,拉开了长安新能源E系列产品矩矩阵的大幕。其高颜值、高续航性和高品质,让长安新能源E-Pro在和同级产品竞争中不落下风。

外观辨识度高

长安新能源E-Pro车型是脱胎于CS15车系的新能源车,外观设计辨识度更高。前脸用了封闭式格栅设计,视觉效果简约时尚,前大灯在充电时能像呼吸灯一样闪烁,增添了一丝灵气。除了侧面依然能看出些CS15的轮廓,但更多细节上的装饰和点缀,让整台车的颜值更上一个台阶。

大灯组的设计是长安新能源E-Pro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棱角分明的灯组内部有晶莹剔透的透镜结构,同时还有象征着新能源车身份的绿色装饰设计。除了好看,日间行车灯可以在充电时显示充电的状态,相当有趣。“进气格栅”实际上是封闭式的,并没有实际的散热左右。而硕大的长安车标也并非是简单的装饰品,它集成了直流快充接口的保护盖。

长安新能源E-Pro熏黑的尾灯设计简洁大方,并用了一块黑色的塑料装饰件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类似贯穿式尾灯的效果,更添动感。后裙底部的黑色塑料防擦件和银色的护板也很能凸显长安新能源E-Pro的野性气质。

内饰简约不简单

长安新能源E-Pro的内饰设计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感觉。座舱的布局明显偏向驾驶员一侧,座椅也用上了织物和皮革材质双拼的材质。车内的布置科技感十足,大面积的中控触摸屏和电子档把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车内用不同用料、材质搭配,例如与车身外相同的橄榄绿饰条等,力求营造年轻环保的理念,突出了长安新能源E-Pro在内饰设计上的用心。

长安新能源E-Pro车内储物空间相当丰富,全车有38处储物格,后排座椅完全放平后1200L的空间,极大拓展了新车的实用性。长安新能源E-Pro提供了语音交互系统,日常用车中的多数用车功能能通过语音控制。基于安卓系统的车机还可以下载APP,完全可根据车主爱好定制属于自己的空间。

动力脱胎换骨

动力系统是长安新能源E-Pro的亮点。其搭载了全新的电机,最大功率163马力,峰值扭矩245牛米,驱动一台小型SUV卓卓有余。据介绍,这套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了95%,动力传递损失更低,动力响应将更快也更足。除了动力翻倍,CS15?E-Pro在续航里程上也有不少的提升,搭载了48.3kwh容量的电池让长安新能源E-Pro?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401km,续航性能在同级车型中属领先行列。

此外,长安新能源E-Pro还提供了一个“单踏板模式”,具有更强的动能回收速率。用全新电池的长安新能源E-Pro还支持快充模式,从30%-80%仅需30分钟,慢充模式下,0%-100%则需要8.7小时。

410km的续航性价比高

长安新能源E-pro的上市,也标志着长安新能源“3、4、5、6”的全面推进。经过混改之后,长安新能源已经开始提速,在产品技术层面达到了先进水平。410km的续航里程,补贴后10.69-12.69万元的售价让长安新能源E-pro极具竞争力。长安新能源在2025年全谱系产品实现电气化,长安新能源E-pro的出现,表明了厂家用高质量产品占领市场的决心,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混改之后还缺钱?奇瑞混改又现疑云

导读: 6月18日下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宣布许宪平调任为兵器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许宪平在一汽集团27年的工作经验和出色业绩,或将为长安 汽车 带来新机遇。

来 源丨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 杜巧梅

编 辑丨 张若思

2020年6月18日下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

会上,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调整的决定: 许宪平同志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而历任东风、一汽、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三大央企掌门人的徐平将离开一线,不再担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也有消息指出,身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的徐平,仍将履行职责,直至本届政协任期结束。

在一汽集团工作的27年里,许宪平历任购部部长、总经理助理、一汽丰田项目筹备组副组长、天津一汽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一汽解放 汽车 有限公司总经理、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一汽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2年,许宪平被任命为天津一汽夏利总经理。彼时,天津一汽主营业务亏损1800余万元,履新一年后,一汽夏利实现扭亏为盈。到2006年许宪平离开夏利时,企业净利润已近两亿元。

随后许宪平转战一汽解放,一改亏损局面,实现了解放体系产品结构的调整目标。2009年,在许宪平离开解放之时,企业净利润已达到两亿元。

继徐平之后,在 汽车 行业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积淀的许宪平出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董事长,也被业内看作是许宪平向 汽车 业务的回归,也可以看出中央对兵装集团整车业务的重视。

这也是继前不久长安 汽车 宣布董事长换届以来,又一次重大人事变动。

6月4日,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长安 汽车 董事长张宝林经上级批准,不再在兵装及长安 汽车 工作;

6月10日,兵器装备集团推荐朱华荣出任长安 汽车 董事长、党委书记。

而许宪平在一汽集团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出色业绩,或将为兵装集团旗下 汽车 业务板块带来新的动能。

当下,长安 汽车 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时刻,“第三次创新创业”正在稳步推进。

随着自主品牌与长安福特新车周期开始,公司混改持续推进,叠加新能源股权转让完成,公司业务亏损点持续减少。

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其他 汽车 集团相比,长安 汽车 合资业务优势并不明显。合资板块体量比较小,品牌单一,更容易受经济、政治环境影响。

因此,在长安 汽车 “第三次创新创业”的关键之年,面临全球 汽车 市场低迷以及面向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的大环境,许宪平主政后,也面临如何重振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合资业务,并推动长安 汽车 自主品牌向上的挑战。

此外,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 许宪平的履新隐含中央进一步整合中国 汽车 产业,推动一汽、东风、长安三大 汽车 央企继续深化合作的深意。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汽、东风、长安三大 汽车 央企已展开过多次合作。

2017年12月1日,一汽、东风、长安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 汽车 全价值链运营、拓展海外市场以及 探索 新商业模式四个领域展开合作。

2019年3月,一汽、东风、长安与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共同投资.6亿元成立T3出行,其中三大央企每家出资16亿元,共计出资48亿元。

作为出行市场的“国家队”,目前T3出行全国注册用户数突破500万,入驻南京、武汉、重庆、广州、杭州、长春及天津,累计投入车辆17000余辆。

今年6月,一汽、东风、长安联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南京江宁经开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60亿元在南京成立了中汽创智 科技 有限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新能源 汽车 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能源 汽车 整车销售、集成电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池销售以及电池制造。

在全球 汽车 产业格局重塑、国际 汽车 巨头密切合作的当下,许宪平的履新将如何“搅动”中国 汽车 产业的风云,值得期待。

本期编辑 南瓜 实习生思纯

收缩、关停、出售,断舍离后的长安汽车,回归“百万”还要多久?

建行扩大对奇瑞授信,可见奇瑞目前的资金并不宽裕。但去年青岛五道口挟巨资参与混改后,奇瑞本应不缺资金。今年6月,有消息称50亿混改资金迟迟不到位,虽然奇瑞矢口否认,但奇瑞混改疑云已现端倪。

8月19日,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于安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在此前百亿元授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建行安徽分行对奇瑞集团的授信额度将增长到185亿元,并在此之外开辟了融资租赁和私募债等合作形式,持续为奇瑞集团提供金融支持。

今年以来,因为疫情严重冲击全球车市,国内外诸多车企都在通过各种渠道以争取资金支持。据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全球主流车企及供应商筹集到1110亿美元的总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万亿元,创汽车行业发行债券及募集的历史新高。

在国内,长安、吉利、蔚来、特斯拉和捷豹路虎中国等车企业也纷纷通过资本市场或银行信贷以获得资金支持。

照此来看,建行安徽分行此时扩大对奇瑞集团的授信额度也并不意外。但外界也有不同看法认为,对于去年12月刚刚完成混改的奇瑞集团来说,目前应该并不缺乏资金,此时扩大授信额度并不正常。

2019年12月,长江产权公告显示,青岛五道口分别对奇瑞集团和奇瑞汽车投资75.86亿元和68.63亿元,青岛五道口由此成为奇瑞集团和奇瑞汽车的新晋大股东。

但在此之后,除去年12月的一批人事调整外,奇瑞混改再无大的动作。在今年5月的两会期间,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混改还没有完成,要到今年8月底,现在还在过程当中。”

然而,到了今年6月,却有消息称青岛五道口的第三期50亿元资金尚未到位,奇瑞混改或出现变局。对此,奇瑞集团当时回应称:“奇瑞增资扩股项目摘牌后的后续工作,均按照既定正常推进,近日个别媒体关于奇瑞混改的臆测性报道为不实消息,相关信息请以官方渠道为准。”

到了7月,奇瑞集团的最终受益人变更,让奇瑞混改的情景变得愈发扑朔迷离。第三方平台信息显示,奇瑞集团的最终受益人从山东省国资委变为了芜湖市国资委,但是,奇瑞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却依然是青岛五道口。

除此之外,奇瑞今年的销量情况,也让奇瑞混改蒙上了一层阴影。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7月,奇瑞的汽车销量只有26.1万台,同比下滑23.9%。而在去年奇瑞混改完成后,尹同跃曾夸口2020年希望有10万台的增长。面对冰冷的现实,奇瑞方面也不得不降低了调门,宣布今年销量目标从此前的100万台降为90万台,可纵然如此,奇瑞在前七个月也仅仅完成了不到三成。有分析认为,在奇瑞混改前景难料的当下,如果奇瑞的市场表现依旧低迷不振,奇瑞混改或将面临巨大变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卧薪尝胆这一年 | 2019年度盘点系列

昨天,长安汽车(000625.SZ)披露2019年12月份产、销快报,公司2019年12月份销量为19.37万辆,上年同期为14.79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降15.17%。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蕴藏着长安汽车的生机: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长安汽车实现了35%的同比增幅!

今天,功夫汽车就来深度分析,长安汽车2019年的爬坡过坎历程

剥离长安PSA、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在去年接近尾声之际,长安汽车接连进行的两项“瘦身”动作,来得有点“意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这两则的背后也意味着,长安汽车自去年年初开始着手那场“第三次创业”,如今正步入高潮。

在这场以“效率”为公司全新核心竞争力的创业中,长安汽车内部可谓经历了从纠结、痛苦再到自愈,最后到豁然开朗的这一过程。

收缩品牌战线、淘汰没有竞争力的车型、关停部分产能、出售非核心业务……一连串的动作之下,实则是长安汽车对于三年前丢失“首个踏入‘百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这一荣誉的极力捍卫。

所庆幸的是,长安汽车于去年9月推出的CS75?PLUS“一炮走红”,让其重新找回了信心,也找回了应有的市场节奏。

不过,2020年并不是长安汽车能够“喘息”的一年。据悉,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将在今年推出。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才有未来。”

在重新找回那条通往“百万俱乐部”的路上,长安汽车今天要面临到的挑战,无疑将比三年前更复杂、更具难度。

一、CS75?plus是一场怎样的胜利?

长安汽车公告,2019年1-12月,长安汽车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5.17%。但12月的销量,却让人眼前一亮:今年12月销售19.37万辆,比去年14.79万辆,实现35%的大幅度同比增长。

无疑,CS75系列SUV立了大功。其今年前11月获得的同比24%增长,已然让长安汽车在“寒冬”中看到了复苏的希望。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才上市的CS75?PLUS,上市3个多月已售出近5万台,成绩喜人的同时,也让长安汽车重新找回了市场的节奏。

虽然近这两三年里,长安汽车已经推出了不少在当时看来竞争力都非常不错的车型,如老款的CS95与睿骋CC等,但在市场上却一直只能激起一点水花。

同时加上逸动、悦翔系列的轿车市场表现每况愈下,也导致着这两年来长安汽车遭受着极大的市场非议和质疑。

而CS75?PLUS的成功,无疑正是长安汽车将这两年来所承受的“负能量”,化为企业“上跃动能”的最佳例证。

正如CS75?PLUS之后的CS55?PLUS,再到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长安汽车这一“PLUS战略”的支撑,无疑是来自其对市场需求的深刻调研之后,再配合其技术变革所取得的成果。

毫无疑问,CS75?PLUS的胜利是一场用户的胜利,也体现着长安汽车“技术过剩”方面的优势。而这一切,都源自长安汽车这两年来的“断舍离”。

二、长安汽车的“断舍离”

去年4月8日,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占地1000余亩的“新晋网红地标”,不仅是长安汽车全球协同研发的总枢纽,实则更是长安汽车这两年来“厚积薄发”的最好体现。

在2018年长安汽车提出的那次“第三创新创业”中,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就曾明确表示,“智能化”和“新能源”将成为长安汽车产品的新标签。

于是,我们在2019年长安汽车接连推出的新车型中,除了看到热效率达到了40%的蓝鲸系列和E系列动力技术,还看到了在中国品牌中实现首发IACC集成化自适应巡航系统,同时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亦已经拥有相关的五六百项专利。

一方面是“技术过剩”,一方面则是“业务瘦身”。

继2018年长安汽车重新调整集团旗下品牌架构,以及1元收购长安铃木50%股权之后,在2019年年底,长安汽车也将长安PSA的股权进行了出售;随后,长安新能源也成功引入了4家战略投资者,以提速“混改”进程。

业务接连“瘦身”的背后,自然是长安汽车更加聚焦主业务的体现。如今“降本增效”已被奉为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则,身处转型之中的长安汽车自然深谙此点。

“第三次创业确定后,经营班子提出把效率打造成为长安的核心竞争力,我非常赞成。长安自主跟人家比你比什么?可能首先只有效率,你的效率你的成本。”张宝林表示?。

据悉,改善经营质量是长安汽车2019年的工作重点。通过优化库存结构、降本增效、专注细分市场产品表现以及市占率等一系列动作,到2019年11月底,长安汽车库存下降了14万辆,自主品牌的均价已然实现大幅的上升。

三、2020,继续“向上”

在张宝林看来,2019年长安是艰苦奋斗实现转折的一年,而到2020年,尽管仍然存在挑战,但长安汽车的目标要跑赢大市。

去年12月推出的逸动PLUS,无疑是长安汽车“点燃”新战役的“重磅”。

据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透露,这将是长安乘用车里面新的增长板块,为此,长安已经准备了2-3年的时间。

功夫汽车看到,数据显示,目前其CS35、CS55以及CS75三款SUV加起来的销量,已然占到长安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的67%。这样的产品结构看起来实则有着一定的风险,也不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如何平衡SUV与轿车的销售比例,将成为长安汽车下一发展阶段将要攻关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在市场竞争容错率愈发低下的今天,长安汽车如何成功推出一个新的高端品牌,也将是其今年的一大考题之一。

功夫拍案

根据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的规划,到2020年,其自主品牌的销量要达到246万辆,实现中国品牌规模国内第一,全球前十二的水平。

换言之,今年对长安汽车来说,压力与动力亦势必会成倍地对应扩大。而长安汽车能否把握住从CS75?PLUS开始的这波增长,在品牌和销量上实现新的突破,让人关注。

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十年”已然开启,希望长安汽车也能在这一轮洗牌中再度找回那道打开“百万俱乐部“的钥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有资本酝酿新一轮结构调整:央企五大领域重组 这些公司即将站上风口

作者:?赵广喜

2019年的最后一天,坐在办公室的我有点慌乱。看着渐次离开的同事,听着相互之间的新年祝福,又一年悄然离去。忙忙碌碌中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告别今天,怎样迎接明天?朋友圈里辞旧迎新,汽车人这一年更加忙碌,愈发焦虑,想必这一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容易,这是新常态。

2019年,一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正在形成。

前一天,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面带微笑匆匆而来,我们看不到他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更多的是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用他的话说:“长安汽车总体发展向好,但仍然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谨慎中的乐观也是少数车企才有的状态,更多的是艰难度日。

他坦承,2019年在近10多年的长安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非常难的一年。一方面积极的小心翼翼的把控着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另外紧紧围绕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加大力度打造经典产品,进一步加快改革和转型的步伐。

这样的谨慎和努力有了回报,今年1-11月,长安汽车整体销量156.62万辆,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突破110万辆,乘用车71.54万辆;8-11月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增长,12月预计跑赢市场大盘。明星车型CS75系列在CS75?PLUS的带动下11月达到27220辆,同比增长124%。CS55系列和逸动系列的市场反响也非常好。刚刚上市的欧尚X7月销已经突破1万辆,并有17000多辆订单没有交付。

长安福特随着极具竞争力的锐际的上市也开始企稳向好,拐点向上,朝着正常的轨道重回赛道。长安马自达销售12万台,量虽然不大,但效益在提升。

这其中,长安品牌乘用车表现尤为突出,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笑言:“长安又找到了节奏和感觉。”

创新创业,改革升级

车市下滑从2018年开始,或许谁也没有想到2019年更加艰难,在中国车市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这样的看似不可遇见的变化让很多汽车企业猝不及防,无论合资还是自主都有大量的企业面临生死劫。

长安汽车领导层早就觉察到了行业的变化,于是早在2017年底就开始了“深化改革,第一次创业”,并于2018年4月对外发布了第三次创新创业,走出舒适圈,用创业者的心态开始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张宝林那句“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让长安人在精神意识上彻底觉醒,倒逼自己开始快速行动,改革转型。

这样的转型升级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研发、生产、运营、营销、股改的方方面面。比如长安品牌乘用车就坚决淘汰一些富余产能和20多款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把落后的、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东西全部拿掉,决策之难可想而知,这需要对未来的精准判断和勇于担当的勇气。同时注重产品盈利能力的提升,也让长安自主品牌单车均价上升了2000多元。

一边是瘦身优化,诸如把合资公司江铃控股引入爱驰盘活资产,卖掉长年亏损看不到希望的长安PSA的50%股份给宝能,长安新能源汽车混改着眼长远发展,原长安铃木工厂代工造车新势力等等。另一边则是结合未来趋势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合资蔚来汽车,跟华为、腾讯战略合作,与一汽、东风成立出行公司等等。

在内部经营管理方面,长安汽车紧紧围绕消费者和市场去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实施1/2工程和提升数字化能力。数字化管理进入2.0时代,直接触达用户,加强前端消费研究,快速响应消费需求。

2019年的4月9日,投资43亿元、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全球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长安汽车正式迈入“开放共享、全球协同”的研发4.0时代。由一个研究总院分化成造型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自动化研究院,还成立了产品一部、二部,实施矩阵化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改革,大幅度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新产品研发周期也由原来的36个月缩短至24个月。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长安汽车的管理效率提升了20%,成本下降了15-20%。效率,成了长安汽车又一核心竞争力。

长安福特原来是长安汽车的利润贡献大户,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市场却迷失方向,到了必须彻底改革的阶段。如今,取消福特亚太,升格福特中国的战略地位,大量用本土化人才,股东双方签订了面向未来三年的振兴,努力把长安福特打造成研、产、销一体的企业。

上任刚刚一年的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赵非介绍说,2018年底,七八万辆的压库加上新产品的断供,击垮了本就脆弱的福特经销商渠道。现在,经销商的库存不但处在合理的水平,并且库里都是他们想要的产品,以销定产。这样,经销商的活力有了,积极性上来了,赢利面也达到了75%。

战略的调整、意识的转变、团队的努力,再加上适销对路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投放,长安福特也开始绝地反击,进入向上通道。

技术创新,固本培元

产品是根本,工程师文化的长安人更是有着深刻的认知。长安汽车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遗余力,也是最早、投入最大的具备全球整合研发能力的企业。张宝林称,再困难每年也会将销售收入5%的费用用于研发,这是长安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也是在大势不好、优胜劣汰情况下,媒体坚定看好长安汽车的原因。

战略上的高度重视,长年的技术创新有了全方位的进化,长安汽车从CS75?PLUS开始提供给消费者适度过剩的技术和配置,例如,2.0T、1.4T蓝鲸发动机就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爱信8AT变速箱的应用,包括IACC、APA5.0、三屏联动等一系列智能化科技配置,都是长安向用户提供适度超前、技术过剩的诚意之举。

在决定未来生死的智能化、网联化方面,长安已掌握100余项智能化技术,特别是在L3级自动驾驶、APA6.0自动泊车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在新能源方面掌握了三电核心技术。据谭本宏介绍,长安刚刚在重庆成立了全球软件中心,构建2000人的研发队伍,真正形成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长安福特这几年断崖式的下滑根本原因是产品问题,美国六七年的换代周期永远跟不上中国两年小改三四年大改的节奏。现在,据赵非介绍,福特未来产品研发从一开始就加入了中国消费需求,尤其是在造型、内饰以及智能化方面,并在中国成立了长安福特研究院,福特已经把经济型车的开发工作授权给了长安福特,这样能够实现中国设计、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价值这一系列的转变。

谈到如何才能让长安汽车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张宝林强调,首先要把握住消费需求;其次是技术创新,产品是根本;还有就是营销创新,由销售到服务的转变。

蓄势待发,跑赢大盘

虽然市场分析人士并不看好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3%的增长率是很多人的共识,但依然会维持比较高的消费体量。“2020年必须要大幅高于行业的发展速度!”张宝林对长安汽车调整之后的发展非常乐观、充满自信。

这样的自信不无道理,长安品牌乘用车进入新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周期,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将行业最强的动力总成系统、领先的智能网联应用以及优秀的驾驶质感注入产品之中,像CS75?PLUS、CS55?PLUS以及逸动PLUS等新品开始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日内瓦车展将亮相全新设计语言的概念车和跨界量产车,新的轿车以及高端品牌也将亮相。

在赵非的介绍中,长安福特的3.0加速正在推进,未来三年会有20款车上市,其中9款是全新产品。长安福特进入到产品高发期,由今年21万辆的销量回归到原来比较高的水平指日可待。

侃车观点

市场寒冬依旧,但对长安汽车而言,最困难的日子或许已经过去。百年历史的长安汽车以创业者的心态,用行业最具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实力,和消费导向的产品定义,在转型升级中迎来新的生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军工混改概念股有哪些?军工股有哪些

 院国资委17日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尤其在央企重组和整合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会议提出, 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 ,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产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提升配置效率,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国有资本布局正在酝酿一轮新的结构调整,手握核心技术的央企将有大动作。”有分析人士这样认为。

 五大领域央企重组会有谁

 本次年中工作会议提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这五大领域的央企值得逐一梳理。

 就在前几日,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央企整合一是围绕战略,推动集团层面重组,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动专业化整合,这是近两年来国资委更强调的整合方式,国资委将继续通过无偿划转、有偿重组、组建股份制公司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推动专业化整合,将分散的业务向有主业的企业集中;三是加快企业内部深化重组,争取在中国建材等已有试点企业中探索总结经验。

 具体到装备制造领域,有国企改革专家告诉上证报记者,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是重组可能性比较大的方向。

 例如, 电气设备领域的央企有哈尔滨电气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这两家央企曾在2016年5月进行了一把手对调,被外界视为可能推进重组的信号。在汽车领域, 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 这三家央企间的整合调整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在人事变动上,2017年8月,一汽集团和长安汽车曾对调换帅。今年5月,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兵装集团再次迎来新一轮的高管人员岗位互调。有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着三家汽车央企战略整合可能性的进一步加强。

 化工领域央企主要有三家: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学”) 。7月13日,国资委宣布,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集团的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化工集团原董事长退休。业内人士认为,坊间屡传“绯闻”的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合并有望提上日程。

 近期,煤炭行业重组已陆续落地。按国资委关于非专业涉煤央企退出煤炭行业的统一部署,5月8日, 中煤集团和保利集团共同签署股权无偿划转协议,保利能源被无偿划转给中煤集团

 电力领域此前也有多例重组,包括: 中电投与核电(电投集团)、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能源投资集团)。目前,电力央企还有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以及中广核、华润电力、国投电力等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在接受访时表示:“神华与国电集团重组方案确定之后,华能、、中核、中广核等电企间开展同业整合的可能性已变得更大。”

 在通信领域,国资委已于6月27日宣布,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重组后,两公司将并入新成立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大通信央企的“合并同类项”,将重塑通信产业格局,在整合产业和后,利好5G发展。

 打造四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关于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的构想,上证报记者从相关企业了解到,各平台或将包括不止一家央企,至于平台组建形式是企业联盟还是单独成立新公司,目前还不确定,企业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那么,上述四大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可能会涉及哪些央企?

 目前,发展北斗产业的央企单位,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外,还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北斗系统已在汽车前装市场、智能手机、高精度应用等五大方面实现了产业化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全国建立了超过1800个地基增强站。在天上北斗卫星和地上“一张网”的支持下,可精准至“厘米级”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有望“赋能”各行业转型升级。据了解,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负责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的建设。

 至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平台的构成,据记者了解,将包括多家央企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中国电子”)将是重要的支撑单位。此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多年。

 中国电子于今年6月24日召开了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成果发布会,并宣布与长沙市国投、长沙市高新区共同设立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则于2015年6月成立了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目标是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第三方商业与金融,服务于制造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日,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兵装集团旗下长安汽车等三方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将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打造共享汽车领域的“队”。此外,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A股平台中国汽研,也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其旗下“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开发、测试认证第三方工程咨询服务机构。

 两到三家央企集团股权多元化

 在混改方面,院国资委的年中会议提出,下半年要稳妥推进两到三家央企的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期,东航集团“混改2.0”锁定上市平台东方航空,拟在A股、H股定增募资逾百亿元,引入均瑶集团及其旗下吉祥航空,还有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上证报记者注意到,除央企“七大领域”混改持续深化外,地方国资的运作也日趋灵活,国有资本进驻民企案例在增加。此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参与国企混改也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国资委还对市值管理作出部署。会议提出,企业集团要切实担负起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上市公司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支持上市公司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央企整合彰显1+1>2效应 能源集团上半年实现利润402亿元

 下半年央企重组料再发力 “两化”合并预期升温

国资委动态>>>

 国资委年中会议透露下半年国企改革新思路 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院国资委会议指出 下半年建立金融业务投资企业负面清单

 国资委:央企降杠杆成下半年发力重点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创业、华锦股份、北化股份、北方国际、晋西车轴、北方股份、光电股份、江南红箭、北方导航、凌云股份、长春一东。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长安汽车、保变电气、江铃汽车、中国嘉陵、湖南天雁、东安动力、利达光电、西仪股份、*ST。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中船防务、钢构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重工、中国动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信息、航天通信、航天晨光、航天电器、航天科技、航天长峰、航天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电子、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工程、中国卫星、四维图新、乐凯胶片、乐凯新材、康拓红外。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资本、中航高科、中航飞机、中航地产、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航重机、中航光电、中航电测等。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海康威视、太极股份、华东电脑、杰赛科技、四创电子、卫士通、国睿科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南京熊猫、深科技、长城电脑、长城信息、中国软件、华东科技、彩虹股份、振华科技、上海贝岭、深桑达A。

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电、中核科技。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