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汽车夏季坐垫_polo坐垫套买什么样的
1.大众新polo后排座椅放倒图解,新polo后排座椅放倒步骤
2.时代的印记——Polo劲情1.4 &马自达2 1.5
没有差别。
新劲取的座椅与全新Polo没有差别,用真皮包裹,侧面的包裹和支撑性非常好。前排坐垫比较厚实,坐上去不会有那种陷下去的感觉。空间则相对比较局促。
大众polo诞生于15年,在其后的30年时间里,历经五代产品演变,总产量超过700万辆,并曾长期位居德国经济性小型车销量榜首,被称为德国大众的神车。
大众新polo后排座椅放倒图解,新polo后排座椅放倒步骤
大家Polo 座椅 调节方式如下图,在其中1可调节座椅前后左右部位,2可调节座椅靠背视角,3可调节座椅高度。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1:往上带动调节杆1,前后左右挪动座椅。释放出来调节杆,继续移动一下座椅,直至座椅锁紧组织齿合。
2:后背略微离去靠背,延箭头方位旋转操作手柄2并维持,直至充分利用净重将靠背调节到适合视角。
3:左右轻按调节杆3,逐层调节座椅高度
后排座座椅放倒实例教程:
1延箭头1方位伸出坐垫,延箭头2方位将坐垫往前翻折。
2将汽车头枕高度调到最少,按住靠背上按键往前翻折靠背就可以进行后排座座椅放倒。
警示:
1、切勿在行车历程中调节座椅,在调节时,您也许会用有误座姿,很有可能造成 意外伤害。
2、为了更好地降低紧急停车或出现安全事故时的损害风险性,切勿在靠背过度歪斜的情形下驾车。仅有靠背处在垂直部位且配戴好保险带时,才可以充分发挥保险带最好维护功效。
时代的印记——Polo劲情1.4 &马自达2 1.5
大众新Polo后排座椅放倒步骤:首先将坐垫拉起来,用手提坐垫前面边缘,向上,提起来后,将座椅移动到放脚位置,再按座椅靠背两侧头枕位置的按扣,就可以往前放倒座椅了。 真皮座椅养护:1、及时拆除保护塑料袋。新车的真皮座椅都会被塑料袋保护着,当提车后,验车没有问题,就要尽快的拆除塑料袋,以免影响真皮座椅的透气性。拆除时要小心一些,不要弄坏了座椅定期擦拭座椅。2、如果汽车没用座套,那就要定期的适应专业皮革柔软清洗剂擦拭座椅了,由于座椅经常和人的皮肤接触,沾上的油脂很多,一定要及时擦一擦,否则等坐的时间长了,那样就擦不出原样了。在清洁候不要用吹风机去快速吹干皮革,要做到自然风干,把车门车窗都打开即可。 3、经常给座椅除尘。很多人忽视了给座椅除尘,其实座椅上也要经常吸尘,否则时间长了沾脏东西,会影响皮革的透气性,特别是会渗到排气空里。因此要经常用吸尘器吸一吸座椅。4、避免座椅靠近热源。在平常要注意让座椅远离热源,最近不能少于10厘米,以免皮革受热发生干裂。特别是在擦洗皮革座椅时,不要用吹风机直吹,这样很伤座椅的作者 —— 咖加用户:Chris Walker
一眨眼马自达2已经买到手一年多了,缝缝补补敲敲打打,车况也算是到了一个不错的水平。虽说这一年里行驶里程并不长,但也算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下这个小玩具。鉴于最近并没有什么有趣的车,那么我就给马2找了个绝佳的对手,当年的销量王者——女士一手07款Polo劲情。
静态部分:座椅和空间
受限于A0级车的尺寸,总布置相对都比较单一(Package之神本田除外),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的影响,即使是相近的总布置思路也会因为其他细节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马自达2的前排座椅形状很好,贴合性相当优秀,头枕布置合理,坐姿在日系A0级里算是比较低的了。虽然坐垫长度不长,侧向支撑也弱,但作为一款买菜定位的A0级车表现已经非常优秀了。并且得益于表面网格材质,透气性也出人意料地好,这样的表现放在一台A级车上也没有问题。
Polo的前排座椅应该是这台车上最阴间的零件,靠背在腰部不知为何鼓出来那么多,导致腰部以上压根挨不着座椅,头枕更是离人十万八千里。如果强行把座椅靠背调直并且肩部去贴合座椅,那么本身就不长的坐垫可用支撑长度就会变得极其短。简而言之Polo的座椅就是咋调都不舒服的典型代表,靠背给人的感觉就像半截子沙发,而且腰部中心网格区域非常容易沾衣服上的绒毛(图里颜色深并不是因为脏了,而是因为上面全是深色衣服的绒毛)。唯一的优点是坐垫倾角和高度设置合理,乘坐稳定性还不错。
马自达2的后排我只有在静态时短暂坐过,感觉短途拉人还是能保证一点舒适性的。
Polo的后排座椅我倒是长期坐过,对于身体的贴合性胜过马自达2,但陡直的靠背也无法胜任长途坐人需求。相比于现款大众的头枕设计,Polo的头枕显得十分厚道,布置位置合理,应付1个小时的乘坐没有问题,两者在舒适性上差距不大。
但空间表现就不尽然了,马自达2后排空间正好够把我塞进去,坐垫长度就别指望了,能坐下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Polo由于前排座椅的问题,后排空间被挤压地比较严重,在驾驶座用我日常坐姿的状态下基本没有办法坐人。
马自达2的后备箱空间够用,但盖板的拉线非常容易断,加上行李箱开口形状不大,装行李不太方便。
Polo的后备箱空间更大一些,开口也更友好,虽然拉线不容易断但是盖板的转轴很容易断,也算是个通病。
所以综合以上两台车的表现,在空间和座椅方面马自达2明显占优,对于内部空间的布置和座椅机构的设计也明显更加合理。而Polo在外形看起来更大的前提下空间却败给了马2,完全是前排座椅腰部支撑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这对于一个国际大厂来说实在是不应该。
内外饰设计
马2的尾灯拆装更加简单,但刹车/示宽灯因为盖在两层塑料之下,原厂卤素灯泡的亮度比较差,更换LED光源后问题解决,拆装也比较容易。
动态部分:动力总成
严格意义上讲两台车的动力是不在一个级别的,那个年代的A0级小车动力一般分三个级别:55千瓦(年份较老的1.3或1.4发动机)、63千瓦(绝大多数日系1.3升发动机和后期款Polo1.4)和76千瓦(绝大多数日系1.5升发动机和Polo1.6升发动机)。这台Polo就是最弱鸡的55千瓦级别1.4发动机,气门不可变,铸铁缸体,配爱信Tiptronic 6AT手自一体变速箱。而马2则是76千瓦的MZR发动机,配进气侧气门可变正时,全铝发动机,配5速手动变速箱。基本上算是凑齐了当年最弱动力总成和最强动力总成,两台车在出力方式上也有很明显的差别。
绝对动力性就不聊了,Polo注定是比马2差很多的。在出力方面Polo的主要出力区间集中在3500-4500之间(红线转速也不过5750,平常开不到5500转就自动升挡了),而马2的主要出力区间则在4000转之后,接近6000转才开始衰减。而相应的在正常驾驶时,Polo在2000转左右就有相对充足的扭矩输出,马2则需要把转速拉到2500转左右才会有比较积极的扭矩响应(相对二者的绝对动力而言,并非直接对比)。而在中低速巡航或小幅度加速时Polo的发动机在1400转以上都没什么压力,马2在2000转以下几乎都没什么动力,高档位1500转发动机甚至会有被憋住的感觉。所以一般柔和驾驶时Polo的转速大多在1500-2000之间,而马2的换挡目标转速都在2000左右。此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Polo的运转平顺性都更好(不排除车况原因),但马2的油门响应相当迅速,几乎没有延迟,动力随踩随有,相当爽快,这一点相当难得。
除了发动机的区别外,变速箱的标定和匹配两台车都有些问题。Polo作为这个级别里唯一一个使用6速自动变速箱的选手,放在当年看标定还是比较完善的,对于加速指令的响应和执行都很到位,在逻辑层面完全做到了“动力不够转速来凑”。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完成跳挡操作,用油门来间接控制降挡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单论这一点,它的表现优于目前市面上所有搭配6AT变速箱的MQB车型(捷达VS7除外)。但受限于年代和技术水平,这台变速箱的换挡速度是相对比较慢的,中间的动力断挡清晰可知,给人一种“比较柔和”的顿挫感,这应该就是这台变速箱上最大的槽点了。此外D挡结合的速度也比较慢,挂入D挡立刻松开刹车后车是不会走的,大概需要等个一秒动力才会介入。另外这台变速箱还搭配了当年少见的手动模式,由于是依靠机械结构进入手动挡,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会有现在这些车上自动回到D挡的问题。换挡速度没什么变化,合理范围内的换挡请求都可以执行,但在接近红线后变速箱会自动升挡,在信号输入和执行之间仍然有至少半秒的延迟,平常开没问题。不好的是在激烈驾驶时如果升挡操作和变速箱自动升挡时间重合,会变成升一挡之后再升一挡,比较扰乱节奏,接近5000转时就升挡会比较合适。此外D挡激烈驾驶时暂时松开油门变速箱会立刻升挡至巡航转速,再加速时需要重新降挡,加上换挡时间长,对驾驶节奏影响比较明显。S挡会把转速维持在2000以上并且屏蔽6挡,相对而言在自动模式下激烈驾驶是个更好的选择。
Polo由于挡位多,尺比设定也比较到位,各个速度和工况下都有合适的挡位可供使用。时速100公里时6挡巡航转速2250,120公里时2750,在现在看来也是个相对比较低的转速。高速超车时可以直接连拉两下档杆降到4挡,正常的超车都可以完成,也算是比较好开了。平常市区行驶时前三个挡液力变矩器都不锁止,在切换到手动模式后变速箱会尽可能地让变矩器处在锁止状态,牺牲一部分动力性换取更好的换挡体验。
油耗方面,冬天8公里短途红绿灯较激烈驾驶工况下13L/100km、夏天9L/100km,夏天120公里巡航平均油耗6.5L/100km,更高速巡航油耗会上升到8升左右。封闭环道测试最高车速171km/h,5挡实现。
马2的变速箱问题在尺比设定上,一二挡之间齿比差比较大,一般换算是在一挡换挡转速的五分之三结合2挡,如果追求平顺的话要等的时间就比较长。这也导致了在正常大脚油门起步时马2要比有液力变矩器的Polo慢不少,如果一挡拉到红线换二挡,那一秒多的等待时间是非常煎熬的。此外三四挡之间的齿比差异过小,五挡应该是直接挡,配合终传比后齿比偏大。实测同一时速下,Polo5挡的转速和马2 5挡转速是基本一致的,这就导致了在高速巡航时马2的转速偏高,120公里每小时巡航时转速接近4000。这种齿比设定应该也是有一定考虑的,一方面是因为马2低扭比较弱,所以一挡齿比不得已做得很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日本高速巡航的工况不多,所以5挡传动比偏大,这也是大多数手动日系小车共同的问题。
因为在目前的齿比状态下,一挡起步也是必须踩油门才可以正常快速起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咖加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