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汇168汽车怎么样

2.剧透!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四大亮点抢先看

3.2023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龙头股

4.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有哪些

5.固态电池,提振新能源行业的一味良药

6.深圳特区迎40周年 新能源巨头比亚迪能否引领向前?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名单_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

新能源汽车十大龙头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而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则归类为节能汽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能源汽车十大龙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大龙头股!

1、东方中科:虹膜识别行业龙头企业

2、英维克:数据中心制冷龙头

3、鹏翎股份:汽车胶管龙头

4、石大胜华:材料电解溶液溶剂龙头地位

5、亚太股份:刹车龙头

6、旭升股份:压铸龙头

7、继峰股份:汽车内饰和商用车座椅龙头

8、立讯精密:苹果供应链龙头

9、汉宇集团:排水泵龙头

10、中创环保:滤料龙头

新能源汽车十大龙头

1、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

2、比亚迪: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

3、赣锋锂业;全球第三大锂供应商?

4、先导智能:全球锂电池智能设备龙头?

5、璞泰来;国内锂电池负极制造龙头?

6、华友钴业:国内最大的钴供应商?

7、杉杉股份:全球锂电材料产能龙头?

8、汇川技术;国内变频器龙头企业?

9、科利达;全球锂电池结构件龙头?

10、特锐德:国内充电桩制造龙头企业

新能源汽车十大龙头

比亚迪002594

公司简介:国内新能源车行业绝对龙头,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目前总市值7780亿元,毛利率15.89%,净资产收益率9.43%,每股收益3.20元,每股净资产35.21元,动态市盈率62.67;十大流通股东中,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超1.54亿股,北上资金持有超7111万股,汇金公司持有超11万股,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持有超721万股。

宁德时代300750

公司简介:乘用车应用领域,目前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动力电池行业绝对龙头。

天齐锂业002466

公司简介:目前客户以锂电池正极材料厂商为主,全国规模最大的锂产品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与赣锋锂业并称为锂电池行业双龙头。

赣锋锂业002460

公司简介: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主要产品是锂系列产品、锂电池系列产品。目前总市值1444亿元,毛利率55.92%,净资产收益率48.44%,每股收益7.35元,每股净资产19.24元,动态市盈率7.32;十大流通股东中,北上资金持有超1.13亿股,深圳市金汇荣盛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超1566万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746万股。

融捷股份002192

公司简介:国内产能最大的锂矿企业,拥有国内少有的高品质锂矿甲基卡锂辉石;目前的锂矿原矿产能为105万吨/年,选精矿产能为45万吨/年;现有电池级碳酸锂产能3000吨/年、氢氧化锂1800吨/年。目前总市值269.60亿元,毛利率39.35%,净资产收益率98.52%,每股收益7.35元,每股净资产19.24元,动态市盈率7.32;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超518万股,北上资金持有超474万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254万股。

阳光电源300274

公司简介: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2023年上半年发货22万台,同比增长144%;主要产品为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设备、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目前总市值1444亿元,毛利率55.92%,净资产收益率48.44%,每股收益7.35元,每股净资产19.24元,动态市盈率7.32;十大流通股东中,北上资金持有超1.66亿股,合肥汇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超5486万股,其他银行理财产品持有均超714万股。

拓普集团601689

公司简介: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减震器、内饰功能件、底盘、刹车系统;轻合金底盘项目是公司轻量化家族谱系中的战略项目,在新能源汽车与高端汽车市场有巨大需求。目前总市值703.10亿元,毛利率22.39%,净资产收益率10.82%,每股收益1.10元,每股净资产10.43元,动态市盈率43.63;十大流通股东中,迈科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有超6.93亿股,北上资金持有超05万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538万股。

上汽集团600104

公司简介:整车产销规模多年来一直保持国内领先,目前是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向社会公众提供包括整车与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移动出行、汽车生活服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投资;汽车相关海外经营、国际商贸等在内的产品与服务。目前总市值1691亿元,毛利率9.65%,净资产收益率4.57%,每股收益1.10元,每股净资产23.35元,动态市盈率10.02;十大流通股东中,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80.03亿股,跃进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超4.13亿股,证金公司持有超3.49亿股,汇金公司持有超9858万股,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超8771万股。

杉杉股份600884

公司简介:主营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的大型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钴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锰酸锂、镍钴铝三元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复合石墨、电解液等。目前总市值416.60亿元,毛利率25.62%,净资产收益率10.86%,每股收益1.02元,每股净资产10.24元,动态市盈率14.14;十大流通股东中,北上资金持有超5018万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5200万股。

明泰铝业601677

公司简介:印刷铝版基等产品占据了国内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主要涉足两个方面,分别是新能源电池用电子箔和车用铝合金板。目前总市值161.80亿元,毛利率10.42%,净资产收益率11.59%,每股收益1.37元,每股净资产12.11元,动态市盈率9.20;十大流通股东中,农业银行理财产品持有超3045万股,北上资金持有超2038万股,广发证券理财产品持有超1956万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1884万股。

中汇168汽车怎么样

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车企联手打造的 T3 科技平台终于落地。

6 月 2 日,一家注册资本高达?160 亿人民币的「巨无霸」企业——「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

「中汽创智」的诞生,也意味着三大车企集团没有像外界期盼的那样实现合并重组,而是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大联合。

这 160 亿元注册资本中,一汽、东风以及南京江宁经开科技三方分别出资 40 亿元,长安及其实际控制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两方共计出资 40 亿元。

根据今年 1 月的官方介绍,T3 科技平台(也就是中汽创智)将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趋势,重点研发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平台、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平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其规划的研发人员规模将达到?5000 人。

2019 年三大「国字号」车企的总销量加起来超过?800 万辆,三大车企总市值超过?1400 亿人民币,背靠三大车企,160 亿元注册资金、5000 人的投入,含着金汤匙而生的「中汽创智」,能否成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零部件巨头?

1、谁来领导「中汽创智」

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中汽创智」是新进者,但是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其背后的核心管理层,都是平均有超过 20 年的汽车行业经验的「湖」。

「中汽创智」的工商管理信息显示,公司的董事长为王国强,总经理是李丰军。

此外 8 名董事分别为李红建、尤峥、刘国元、朱勇、刘卫东、李伟、董扬、薛洪波。这些人共同组成了「中汽创智」的未来指挥军团。

我们逐一来看看到底是谁在决定「中汽创智」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汽创智」的董事长,王国强自 2017 年起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至今。

在此之前,他历任一汽转向机厂副厂长、富奥公司转向机分公司副总经理、天津一汽丰田第一品质管理部副部长、一汽发展部副部长等职位,在车辆生产制造以及质量管理领域经验丰厚。

「中汽创智」总经理李丰军是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兼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

在今年的 4 月 9 日,一汽集团斥资 5000 万元同样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了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丰军是该公司的执行董事。

「一汽南京」和「中汽创智」之间的地利人和,很有可能在未来推动双方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汽创智」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出自一汽,这一定程度说明一汽推动新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将是主导力量。

这也容易理解,毕竟一汽集团是共和国汽车长子,整体市值也是三大车企中最高的。

在「中汽创智」的另外?8 大董事中,一汽占有 1 席、东风占有 3 席、长安占有 2 席、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占有 1 席,还有 1 席给到了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董扬。

董扬曾主持过全国汽车电子项目技术攻关和引进组建联合电子公司、电动汽车及车身开发项目。

一汽占有的 1 席董事给到了李红建,他是一汽集团新技术及创新业务管理部副部长。

东风的 3 个董事席位分别是尤峥、刘国元以及朱勇。

其中,尤峥是东风公司副总经理,还是东风高端新能源乘用车 h 品牌的负责人。

刘国元则是东风汽车科技工程部总经理,同时担任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勇是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辆试验部专家主任工程师,曾经荣获「东风公司十二五优秀科技人才」的荣誉称号。

尤峥

长安汽车获得了 2 个董事席位,由现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东以及长安汽车副总裁兼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李伟担任。

今年长安 U-NIT 车型上市时,李伟对这款车型上的智能化技术如数家珍,他是长安智能化技术开发的重要推动者,也是长安「第三次创业」的核心成员。

最后,薛洪波作为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代表,加入「中汽创智」的董事会。

从「中汽创智」的治理结构来看,一汽、东风以及长安拥有绝对控制权,站在三大车企身后的,依然是国资委。

所以,「中汽创智」依然是一家「国字号」企业。

但是,这样一种合资的形式更加灵活,新公司有更强的自主权,这些灵活性将有助于其未来的人才招聘以及吸引外部投资。

放眼全球范围,「中汽创智」的组建形式,与历史上从通用分拆的德尔福、从丰田分拆的电装、从福特分拆的伟世通等传统零部件巨头相似,只不过「中汽创智」的野心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2.合资是三大「国字号」车企合作的最好归宿吗?

在「中汽创智」之前,一汽、东风和长安之间的缘分可称得上是剪不断、理还乱,从 2017 年起,关于这三大车企合并重组的传闻甚嚣尘上。

从 2015 年到 2018 年,一汽、东风、长安这三大车企之间进行了多轮高层管理者互换。

2015 年 5 月,在东北工作了 30 多年的竺延风接到了高层调令,南下武汉出任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而他的前任徐平则离开东风汽车,北上长春接管一汽集团,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7 年 3 月,安铁成从一汽轿车总经理的位置上被调到东风汽车出任副总经理兼东风汽车集团副总裁。而邱现东则与安铁成互换,从东风汽车集团副总裁转任一汽集团副总经理。

2017 年 7 月,又发生了汽车行业著名的「双徐对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徐留平与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平进行了对调。

徐留平去长春出任一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平赴北京任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往后是 2018 年 5 月,刘卫东从东风汽车调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更早入局的还有已经在长安汽车开展工作的一汽集团副总经理董春波。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雷平则进入一汽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助力一汽集团改革;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尤峥转战东风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进一步推进东风公司的人才年轻化战略。

3 年时间的密集高层互换只是三大车企之前缘分的部分写照。

事实上,在 2017 年「双徐对调」完成后,当年的 12 月,一汽、东风和长安达成了战略合作,徐留平、竺延风和徐平当时齐聚武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三方共同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并共享技术成果;其次,在汽车全价值链运营领域,三方将重点加强传统整车平台和动力总成等方面的协同,开展生产制造领域的合作以及协同购,并深化在物流领域的协同合作;此外,探索在海外产品、海外终端网络、海外商业伙伴、海外制造、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三方还将共同探索新商业模式,加强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前瞻性研究与合作,探讨在金融领域的协同,共同谋划参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频繁的高层互换以及当时浩大的战略合作规划,让很多人对三大车企合并产生了非常高的期待。

而三年后回过头来看,那次战略合作中「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并共享技术成果」如今已经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落到了「中汽创智」肩上。

2019 年 3 月?T3 出行平台的成立的,则落地了三方战略合作中涉及汽车共享、出行服务的布局。

T3 出行背靠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参与打造,投资逾百亿元,同样落户南京江宁开发区。

按照规划,T3 出行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约用车,汽车融资租赁、大数据运营、智能驾驶等业务。

这两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在 T3 出行以及「中汽创智」身上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以及共享出行三个方向发力,总共投入了接近?200 亿人民币的资金。

依靠这两大合资公司,三大车企将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大展身手。

3、南京能否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从地理格局来看,一汽总部设在长春、东风总部在武汉、长安总部在重庆,而技术平台公司「中汽创智」以及出行平台公司 T3 出行都在南京,形成了西部、中部、东北以及东部的联动。

实际上,面对「中汽创智」这种投资规模的「巨无霸」项目,很多城市都参与了竞争,最终南京在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众多周知,南京的汽车产业在 90 年代就风生水起,南京依维柯、南京跃进成为当时流行品牌。

现在的南京江宁区,汽车产业链很完整,集聚了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福特汽车等整车企业,这些年还引入了新造车项目长安蔚来以及自动驾驶项目中兴英博超算、驭势科技等。

更早之前的 2016 年,台积电投资 30 亿美元在南京建设 12 寸晶圆厂和 IC 设计中心,已于 2018 年正式投产。

未来的智能汽车,半导体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对于「中汽创智」来说,是非常好的地利。

而后的 2018 年 7 月,南京江宁与韩国 LG 化学举行签约仪式,总投资 20 亿美元的 LG 化学动力电池项目正式落户。

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凡此种种,都侧面反映了「中汽创智」落地南京江宁的合理性。有理由期待,南京能否成为中国智能汽车的「底特律」?

4、「中汽创智」:智能汽车零部件巨头?

变革和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但不变革必然意味着消亡。

在全球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越艰难则越要进行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车企,一汽、东风以及长安一口气掏出了 200 亿人民币投入到未来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中,这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

汽车行业的抱团取暖已经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国际车企巨头的福特通用合作,还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上广合作」,亦或是这一次成立的「中汽创智」,都在诠释着这一行业趋势。

作为变革创新和抱团取暖最典型代表的「中汽创智」,未来是成为摆脱传统车企体系的桎梏、进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还是最终沦为三大车企规避创新风险而组建的松散联盟,一切皆是未知,一切又都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剧透!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四大亮点抢先看

无锡中汇工厂外景图

回到2016年,提起新能源汽车这个话题,最常出现的关键词恐怕就是“”。仅仅两年后的2018年,再提起新能源汽车,恐怕几乎所有人都会用“潮流”这个词来形容。挑战趋势后仅仅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整个行业和各个细分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率先布局的高科技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先机。无锡中汇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深圳市汇北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驾驶与安全管理”的科技型企业。无锡中汇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册资本1200万元。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精益制造和产品检测认证为重点。

刘斌,深圳汇北川公司董事长、无锡中汇公司总经理

深圳汇北川2008年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和安全管理方向深耕多年。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子器件的研发、制造和推广,主要产品包括汽车传感器、智能驾驶、电容、功率模块等。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智能制动系统。深圳汇北川公司董事长、无锡中汇总经理刘斌表示,“凭借1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经验、20年企业管理经验和40年深圳创业精神,我们始终以客户的思维和结果为导向,不断加大对产品材料、精度、可靠性和自动化制造的投入,致力于将无锡中汇打造成未来中国最好的汽车电子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工厂。“目前,无锡中汇已申请参加江苏省首批样板智能制造车间评选。

无锡智能制造厂

无锡中汇生产车间图

无锡新工厂于今年3月13日在惠山开发区正式开业。新工厂斥巨资从德国、日本、韩国引进先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检测仪器、数字化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仿真系统,建设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车间。无锡中汇力争成为中国最好的汽车电子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工厂。2018年具备年产1000万个车载传感器和30万套车载电容器的生产能力;预计2019年形成年产1500万个车载传感器和50万套车载电容器的产能,预计产值2-3亿元。未来,泰州、盐城的工厂会逐步搬迁到无锡。

无锡中汇生产车间工人工作图

惠北川投资的无锡新工厂特别注重关键设备的产能。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电子的特殊要求,新工厂大部分都是进口设备,可以在材料更薄、体积更小、温度更高、电流更大等方面大幅提升产品的技术能力。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明年新增厂房6000平方米。刘斌说,“在电机控制器中,有许多功率薄膜电容器的开发项目。2017年投入数千万元购置了更新更好的设备,并与日本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加大了关键材料的投入。我们可以使用更薄的薄膜使电容器更小更可靠。好的设备,好的材料,好的工艺才能保证质量控制。目前我们的薄膜电容已经实现了单体自动化生产,但最近还在研发机器人焊接技术。一旦投入使用,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或分段自动化生产,最终实现智能制造,成为精益制造企业。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

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

在无锡新工厂投产前,深圳惠北川与世界知名NTC传感器公司日本SEMITEC株式会社合作了十多年。现在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从合作到股东关系。目前,惠北川与SEMITEC在无锡建立了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并与GA株式会社在东京建立了GA-HOVERBIRD联合研发中心,以加强与日本汽车电子技术的深度合作与交流。

技术创新

无锡中汇是一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在深圳、无锡、长沙、日本东京设立技术中心,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四大创新”核心内容,技术开发紧跟市场。取自主创新研发和国内外强强联合的路线,发展公司的技术创新实力。公司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智能驾驶项目组、电动汽车电源模块研发团队、石墨烯新材料应用技术中心。同时不断引进国内外技术团队,包括日本汽车专家组和国内汽车电子行业领先的R&D团队。从产品、技术、工艺、市场到全球汽车电子技术,坚持技术创新,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方面不断开发产品,实现“中国制造”的世界品质,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NTC温度传感器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实验室

近年来,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温度传感器需求的快速增长,日新月异的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只有在精确定义的工作温度下才能提供最佳的能量输出,因此需要可靠地监测和调节电池温度,以防止电池过热,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工作寿命。目前,大多数电池设计使用NTC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其温度。尤其是用于电池模块的温度传感器,需要满足汽车在各种环境下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如湿度、露水、机械压力等。目前,深圳汇北川已经全面掌握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NTC温度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同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模拟测试体系,赢得了客户的口碑。2018年,深圳惠北川车载温度传感器占国内市场30%左右,车载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基本处于行业前五,是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与汇北川的长期合作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及零配件企业,包括中国CRRC、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巨一自动化、长城汽车、大骏控制、江特电气、大洋电气、长安汽车、联合汽车电子、杭嘉电源、航盛电子等知名企业,200多款车型获得汽车厂商认证。

公司的主要合作伙伴

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模式

动力电池传感器不良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动力电池传感器细分市场深圳汇北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精度高。2017年传感器(含元件)出货1000万片,不良率1PPM(PPM是比值的表示,1PPM是百万分之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于电机高温传感器,“主要检测温度范围是250-300度,我们已经在研发800-900度的传感器。”他判断这个细分市场价值更高。

公司路线图

将介绍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加载20万公里后,零件回收进行性能测试。

加载20万公里后,零件回收进行性能测试。

“有些人认为汽车电子很容易做,但事实并非如此。汇北川在汽车电子领域耕耘了十年,和很多厂商合作。我们对汽车电子的体验和理解可能和别人不一样。我们对客户的需求、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汽车电子行业要求一定规模的产能以及可靠性,这也是在无锡开新厂的初衷。未来我们会引入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相信再有一两年就能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刘斌对此非常有信心。“未来汽车可能不再有方向盘,而是触摸屏控制;而汽车将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办公室空房间。”

基于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SEMITEC、清华李和科技有限公司和汽车行业投资基金郑玄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目前,惠北川正在加大投入,引进数字化生产设备和在线检测仪器,建立MES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下一步,将努力打造创新、绿色、环保、智能、共赢的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智能制造工厂,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具实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之一。

百万购车补贴

2023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龙头股

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定于10月15日-16日在重庆举办。随着开幕时间的临近,关于本次盛会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亮点频出,看点十足。

本届供应链大会将围绕主题“补短铸长、融合创新——构建中国汽车供应链新生态”,设置“1场大会论坛、7场主题论坛、3场重磅发布、1场成果展示、1场参观考察”等多场论坛会议和同期活动,既保留了往届大会的优势内容,又创新了往届大会没有的首发内容,真正做到了传统与创新的高度融合。

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日程安排

那么,本届供应链大会都有哪些亮点和看点呢?话不多说,小编,上干货!

亮点一:首次发布“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

今年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与往届不同的是,将首次发布“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据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申报的创新成果项目达数十个,而且均来自业内主流企业,经业内专家严格评审,最后入选的将只占其中一部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将为“整零”合作落地创造新机会。

据了解,截至9月中旬,已有华为、地平线、均胜电子、蜂巢能源、小马智行、德赛西威、特来电等45家企业通过海选,入围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推介初选名单,而最终结果将于10月15日重庆大会现场公布。群雄逐鹿,谁将问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透露,为了确保推介结果的公平公正,主办方重点邀请了整车厂研发中心或研发院的院长,以及技术中心的主任等参与推选,因为他们是技术的直接应用者,他们选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好用的,而不是由零部件企业自己说好用就好用,这个评价应该由整车企业来给出;而反过来看,主办方把一大批创新成果直接推送到了整车企业负责技术应用的主管领导那里,这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展示机会。

事实上,目前主办方已经取了切实行动,正在陆续举办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交流系列活动。在刚刚过去的9月28日,交流活动第一站在广汽研究院召开,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协办,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五家研发机构和整车企业,以及1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加了活动,并取得了积极交流成果。

在交流活动中,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明确表态,广汽集团将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既兼顾传统与新兴,又统筹软件与硬件,携手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道打造敏捷灵活、主动应变、安全稳定的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全力构建共生共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交流活动(广州站)

接下来,借助即将于10月份在重庆举办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主办方还将安排一场“成果展示”,组织长安汽车等重庆地区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进行创新成果交流。而排在下一站的,则是东风汽车的大本营武汉。这些交流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创新成果的真正落地。

为推动中国汽车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办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通过开展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推介、创新成果展示、创新成果交流、投资衔接等活动,助力供应链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亮点二:发布“2021中国汽车零部件蓝皮书”

在本届供应链大会上,主办方还将发布《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简称“零部件蓝皮书”)。该书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经过5年来的不断完善,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一版的零部件蓝皮书在延续之前内容的基础上将达到新的高度。

去年爆发的“”疫情对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同时全球产业链重构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融合创新成为构建安全可控产业链必不可少的路径。在此背景下,本版零部件蓝皮书以“融合、创新”为主线,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后疫情时代”我国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据了解,在零部件蓝皮书的编制过程中,针对总报告以及子行业篇电驱动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车载核心芯片、车载信息系统等重点研究内容,来自罗兰贝格、广汽研究院、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百度、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万邦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专家展开激烈的探讨,以期对当前产业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趋势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

除此之外,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专家等都参与了本次蓝皮书的编撰。该书的发布,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关注度,构建行业新生态,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间节点,融合创新发展成为共识。汽车零部件蓝皮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品牌产品,行业影响力日益扩大,是一本站位高、有深度、有特点的精品行业书籍,致力于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亮点三:顶级嘉宾齐聚特色主题论坛,探讨汽车材料新动态

近年来,以复合材料车身覆盖件和车身骨架为代表的汽车材料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粉末金属和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迅速上升,并已出现新型材料由简单零件向复杂结构件过渡,并逐步替代传统材料的趋势,使用新材料不仅有助于改善汽车上的技术性能,还使许多新设计、新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实现成为可能。

基于此,本届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专门设置了“汽车材料新动态”主题论坛,围绕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一起探讨汽车材料新动态及技术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汽车材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汽车材料新动态”主题论坛邀请到了多位院士,而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他们聚焦于某个研究领域,了解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再加上多个大学教授,嘉宾阵容可谓空前强大。

据悉,“汽车材料新动态”主题论坛将由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余木火担任主持人,届时,来自中国工程院的丁文江和蹇锡高两位院士,将分别围绕“汽车用轻合金”和“汽车用工程塑料”两大新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发表主题演讲。

除了上述两位院士,该主题论坛还拟邀多位院士参与圆桌对话,组成以院士、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整车及零部件的企业代表阵容,面对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中新材料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碳纤维复合材料、轻合金、高强度钢、工程塑料、电池材料、氢能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和前景,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思想碰撞。

传统材料的技术创新,新型材料的技术突破,都将在本次主题论坛上进行研讨。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张立群将针对“汽车用橡胶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发表主题演讲,同时担任主持人的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余木火也将针对“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发表主题演讲,而东风汽车技术中心新材料部主任熊芬将从整车企业的角度出发,对汽车新材料的应用提出新的需求和期待。

如此顶级嘉宾阵容,齐聚特色主题论坛,共同探讨汽车材料这一领域的新动态,真的是干货满满,不负众望。

亮点四:紧跟行业热点,探讨“双碳”“芯片”新进展

“双碳”、“缺芯”,已成为汽车行业近一年来的热点话题。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将继续紧跟行业热点,呼应行业企业关切,直击“卡点”、“痛点”、“热点”,探索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发展之路。

如何打造“双碳”目标下绿色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将是本届供应链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提出,“双碳”目标正在成为影响汽车产业链变革重构的又一重要因素,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环节的脱碳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普及,汽车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来源从传统的燃油车使用阶段为主,向纯电动汽车的生产阶段为主进行过渡。对于传统的燃油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使用阶段,其中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占其生命周期的总量大约在80%左右,而纯电动汽车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生产阶段。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材料生产阶段排放将占到汽车全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45%,到2040年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将达到85%左右。由此可见,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碳中和的关键,尤其是汽车的材料生产和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只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降碳、脱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转型。

供应链实现碳中和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对于企业而言,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在于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供应链中从汽车零部件的开发设计到研究试制,从批量生产到原材料选用,几乎各个环节都可以深入挖掘潜力,减少碳排放。国内企业应加快低碳化步伐,强化技术驱动,以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及碳捕集前沿技术来降低碳排放,构建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另一个行业热点话题——汽车“芯荒”的话题,曾在6月份举办的“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进行过探讨,而本届供应链大会将带来后续,继续追踪汽车“芯片自由”新进展,并探讨解决之道,以期破解“芯”难题,弱化芯片进口高度依赖症。

的确,从去年年底开始,汽车芯片短缺似乎一天都没有停歇。根据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的最新数据,受芯片短缺影响,预计全球车企今年将减产770万辆汽车,损失达到2100亿美元(约合1.36万亿元人民币)。因为芯片短缺,Tier 1 无法生产零部件,最终导致整车无法下线。近日,理想、蔚来等头部新势力车企纷纷下调第三季度交付预期。

面对上游供应商芯片持续短缺,车企、Tier 1 一方面在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中国品牌车企也正在使用更多国产替代产品,调整电子电气架构,保证供应逐渐趋稳。从去年到今年,自主汽车芯片的使用率正不断提高。理想ONE用上了地平线征程3芯片,极狐阿尔法S即将搭载华为MDC自动驾驶平台上市,还有大量车型搭载了地平线征程2芯片实现智能座舱功能。

“芯荒”,是危机,也是机遇。从去年延续至今的芯片短缺潮,是对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巨大考验,如何化解这场危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回顾

目前,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大会报名通道已经全面开启,可通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org.cn)、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 chinaautoscc.cn)、“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微信公众号,以及汽车纵横(.autoreview.cn)及其公众号报名参会。

本届大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协办单位为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另外大会还得到了合作伙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地平线的大力支持。

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有哪些

2023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龙头股

新能源汽车是最近比较热门的概念板块,但很多网友不知道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龙头股,今天和讯股票频道整理出2023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龙头股,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新能源概念: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1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5488万公里,全年新建光缆线路长度319万公里;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2023年4月19日,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展望2023年,我国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扩大有效投资,预计全年推动完成60万个5G基站建设。

在新能源发展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止至21年底,我国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未来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和运维需求处于快速增长期,市场空间广阔。

比亚迪

现价:318.23

核心题材概念:无人驾驶+盐湖提锂+锂电池+光伏概念+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车行业绝对龙头,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约19.5%(第一);17年10月,其北美电动大巴工厂竣工并全面投产占地面积近4.1万平方米;18年7月,子公司中标逾55亿元纯电动客车招标项目。

技术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01.3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迄今为止,共47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50亿股,占流通A股30.28%

安凯客车

现价:6.36

核心题材概念:新能源汽车+华为汽车+无人驾驶+燃料电池

国内较早进入新能源客车的整车企业,主要集中在10-12米(中大型)纯电动公交客车领域;16年销售各类客车1.01万辆。

技术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78元,股价与成本持平。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今日该股涨停,资金流出量较多,但换手率为1.962%,交易活跃度一般。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迄今为止,共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84亿股,占流通A股38.73%

北汽蓝谷

现价:8.36

核心题材概念:华为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地方国资改革+动力电池回收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10万辆的纯电动车企,连续第五年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名,17年销量10.32万辆纯电动车,市占率高达23%。

技术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20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迄今为止,共1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8.47亿股,占流通A股47.21%

长安汽车

现价:15.66

核心题材概念:华为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宁德时代概念

公司自主掌握新能源“大三电”核心技术,具备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电池系统集成设计、电驱系统集成设计等核心能力,突破和掌握多项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技术实力保持国内领先。

技术分析: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5.2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迄今为止,共1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0.88亿股,占流通A股52.78%

江淮汽车

现价:12.07

核心题材概念:华为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地方国资改革+蔚来汽车概念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合作伙伴有大众和蔚来汽车,公司是蔚来的主要代工厂;公司与大众的合营企业江淮大众目前生产销售的产品为新能源乘用车。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2.2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迄今为止,共1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7.11亿股,占流通A股37.54%

小康股份

现价:69.25

核心题材概念:华为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阿里巴巴概念

从事“东风小康、东风风光”等品牌汽车的制造、销售.;乘用车,商用车,动力总成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中国潜在汽车消费需求仍然巨大,随着消费升级,SUV仍将是增长主力,自动挡车型消费比重日益提高,汽车智能化进入产业化初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0.8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6.62亿股,占流通A股64.09%

新能源车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钧达股份(002865)(002865)

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塑料内外饰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涵盖汽车仪表板、保险杠、门护板、配集成等。

股份(688598)

湖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主要包括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产品、多晶铸锭炉热场系统产品、真空热处理领域产品等。公司独家或以第一起草单位身份牵头制定了5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碳/碳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65项,在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

中熔电气(301031)

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熔断器及相关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力熔断器、电子类熔断器、激励熔断器,其中主导产品为电力熔断器。是目前国内电力熔断器领域质量体系及产品安全认证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10年即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98项国家专利,包括1项发明专利、9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另有多项发明专利处申请过程中。公司曾获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奖励、17年度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大创新力企业奖”、1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行业“最佳供应商”、“陕西省著名商标”、“西安市著名商标”、20年“西安龙门榜T...

阳光电源(300274)(30027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太阳能(000591)、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设备、智慧能源(600869)运维服务。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新能源(600617)企业30强、全球新能源企业100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亚洲最佳企业雇主等荣誉。

文灿股份(603348)(603348)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汽车用铝合金压铸件。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因此选用的生产设备在国际上、在同行业中均处于先进水平。

兆威机电(003021)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设计、研发、生产精密传动系统。公司主要产品为微型传动系统、精密零件和精密模具等。19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好设计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年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微小传动系统”获评第五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建成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微型齿轮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机械工业微型传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机器人(300024)骨干企业、中国齿轮行业最具成长性企业。

瑞可达(688800)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连接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有连接器件与连接器模块。公司目前拥有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125项,境外专利2项,同时还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公司的“HS高速高密矩形印制板连接器”自主研发项目被列入15年国家火炬。

斯达半导(603290)

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实现销售。主要产品有600VIGBT模块系列,1200VIGBT模块系列,1700VIGBT模块系列,MOET模块系列,600VIPM模块系列等;产品可用于功率范围从0.5kW至1MW以上的不同领域,包括:变频器_电焊机_感应加热_激光_太阳能/风能发电装置、高压直流输变电装置、家用电器、机车牵引、UPS、医疗设备等等。根据全球著名市场研究机构IHS在19年发布的最新报告,18年度公司在全球IGBT模块市场排名第八,市场占有率2.2%,是唯一进入前十的中国企业...

爱玛科技(603529)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动自行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电动自行车。公司自12年起连续七年荣获工信部发布的C-BPI(中国品牌力指数)电动自行车行业品牌力第一名,自13年起连续四年获得电动自行车行业顾客满意度第一名。公司于18年5月28日获得了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业产品(轻型电动车及电池)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颁发的“首批符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证书。18年9月,质量监督部门严格查核各企业的质量诚信问题,公司凭借诚信为本的创业理念和卓越过硬的产品质量获得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颁发的“全国质量诚信标杆典型企业”的称号(编号为中检协...

中航光电(002179)(00217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可靠光、电、流体连接器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并提供系统的互连技术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连接器、光器件及光电设备、线缆组件及集成产品、流体器件及液冷设备等,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防务领域以及通讯与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消费类电子、工业、能源、医疗、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民用高端制造领域。

新能源车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比亚迪(sz002594)

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领域的相关业务。

斯达半导(sh603290)

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实现销售。

宁德时代(sz300750)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推动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并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推动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前瞻性研发布局,致力于通过材料及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绿色极限制造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科达利(sz002850)

公司是一家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商。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消费类电池精密结构件以及汽车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工具、储能电站等众多行业领域。

经纬恒润(sh688326)

公司是综合型的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主营业务围绕电子系统展开,专注于为汽车、高端装备、无人运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长期业务积累,公司形成了以包括一汽集团、中国重汽、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纳威斯达等国内外整车制造商和英纳法、安通林、博格华纳等国际知名汽车一级供应商为核心的汽车领域客户群,同时获得了中国商飞、中国中车等高端装备领域客户和日照港等无人运输领域客户。

中熔电气(sz301031)

公司主营业务为熔断器及相关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力熔断器、电子类熔断器、激励熔断器,其中主导产品为电力熔断器。公司产品系列丰富,现有近60个产品系列、6,000多种产品规格,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风光发电及储能、通信、轨道交通等中高端市场领域,为上述领域中涉及的各类高低压电源、配电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等提供电路保护。

新能源汽车股票龙头股有以下几只:

宁德时代(300750):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

比亚迪(002594):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主要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上汽集团(600104):主营业务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各种机动车整车,机械设备,总成及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中国中车(601766):是一家交通运输装备机械制造企业;

潍柴动力(000338):国内燃机产业骨干企业,牵头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重大事项;

亿纬锂能(300014):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长城汽车(601633):主要从事于为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

广汽集团9601238):现有主要业务包括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服务、金融五大业务板块,构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闭环;

汇川技术(300124):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定位服务于中高端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公司;

万向钱潮(000559):涉足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拥有电控、电机、电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化规模;

固态电池,提振新能源行业的一味良药

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有哪些?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未来一种趋势,特斯拉做了很多年,现在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领头羊。我们国家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出台相关产业规划。我们来看看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车前排公司!

谁是老大,大家心里还不清楚嘛,先让我比亚迪来跟大家讲讲,到底谁是老大。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

基本面:新能源车行业绝对龙头,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约19.5%(第一);17年10月,其北美电动大巴工厂竣工并全面投产占地面积近4.1万平方米;18年7月,子公司中标逾55亿元纯电动客车招标项目。我自产电池,有“刀片电池”完美通过动力电池安全领域最严酷的针刺测试,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今年上半年营收超605个亿,同时净利润超16个亿,毛利率超19%,这个成绩相对牛吧。

技术面:整体走势看,趋势上涨。最近平台突破不断创出新高,而且连连拉升。请大家关注支持我,为我点赞!不然我老大位置不保

比亚迪

比亚迪你牛什么牛,看我走势你比得上吗

大家好,我是长城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国SUV销量前三、自主品牌SUV销量第一。

基本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目前,旗下拥有哈弗、WEY、长城皮卡、欧拉四个品牌,并与宝马合作,成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三大品类,动力包括传统动力、纯电动以及插电混动,具备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我不仅销量高,还自己做电池,已建成氢能技术中心,具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测试、试制,以及整车集成与测试能力。上半年营收超359亿元,净利润超11亿元,毛利率达到14%,就说牛不牛。

技术面:最近走势连创新高,涨停颇多,另外在于我的持续给力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我会继续加油的,请大家关注支持我,为我点赞!我要做老大

长城汽车

你们两个都让让,我长安还没有说话呢。

大家好,我是长安汽车,研发实力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的国产汽车集团。

基本面:新能源方面,自主创新七合一系统总成,即第三代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性能提升70%,达行业领先水平。CS75PLUS荣获2019国际CMF设计至尊金奖,荣获2019年度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测评和中国汽车健康指数VOC/VOI板块测评双料冠军。蓝鲸NE平台化产品最高热效率40%,多项指标行业领先,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公司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公司,与宁德时代将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27.82亿元,净利润26.02亿元,同比增长216.17%,不错。

深圳特区迎40周年 新能源巨头比亚迪能否引领向前?

根据中汽协公布最新产销数据,今年首月新能源汽车下滑较为严重,产销分别为4.0万辆和4.4万辆,同别下滑55.4%和54.4%,这是自2019年7月份补贴退坡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滑。

尽管近期销量表现不佳,但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向,很多人还是看好的。在特斯拉股价一路上涨的带动下,无论是供应商宁德时代,还是整车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股票基本都经历了一波涨停。

同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将有不少车企的新能源产品陆续进入市场。但不得不提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产品差异化优势并不明显,趋于同质化。很多企业想尽量缩短这一瓶颈期,于是他们瞄准了固态电池。

重金落子固态电?

近日,戴姆勒牵手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共同开发固态电池技术,加速固态电池量产应用。戴姆勒表示,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固态电池将是下一个关键技术,在近年有可能看到乘用车固态电池原型产品。

同时,魁北克水电公司在1月31日曾宣布,公司将帮助约翰·古迪纳夫和玛丽亚·海伦娜·布拉加的创新型固体玻璃电解质获得专利许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戴姆勒公司的帮助开发固态电池技术,一旦该固态电池达到量产状态,将在戴姆勒旗下电动汽车上使用。

丰田也掩饰不住要加大马力进军电动化市场的决心,近日宣布与松下合作成立新公司,开发和生产方形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以及研发“下一代”电池,新公司命名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成立时间拟定于2020年4月1日。

其实,戴姆勒和丰田并不算最早入局固态电池的车企,在2018年,现代宣布投资位于马萨诸塞州的Ionic?Materials公司,进行固态电池研发工作,并将于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同样是在2018年,大众投资1亿美元与QuantumScape公司建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在2025年前建立固态电池生产线,并表示两家公司将共同努力,在固态电池领域发力,最终是实现固态电池的产业化生产。

此外,宝马除了自建电芯研发中心,研发固态电池技术外,还于Solid?Power在固态电池方面达成深度合作,有望于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知难而退的戴森在放弃造车之后并没有放弃对固态电池的研究,戴森曾在声明中表示将继续将专注于制造固态电池这一艰巨任务。除了国外车企,上汽、长城、比亚迪等国内车企也在默默研发,车企纷纷入局固态电池,难道是锂离子电池不够“香”吗?

锂离子电池的终结者

科学界普遍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达到了极限,而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的固态锂电池技术则被一致看成是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

几年前,新能源汽车作为乘用车市场的闯入者,有着很明显的一个短板——续航里程短。而续航里程又是消费者选购时最在意的一项产品参数,得“长续航”者得天下,于是车企纷纷提高续航。于是几年的时间续航里程很快从最初的160公里,提高到现在的超500公里。

无论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宣传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电池容量,另一方面是能量密度。在能量密度方面,据《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的动力电池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到2025年,单体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

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还是全球动力电池佼佼者松下,目前能量产装车的最高能量密度电芯大约在260~280Wh/kg,主流车型用的量产电池水平都在180~220Wh/kg左右,距离规划中提到的300Wh/kg还有一定的距离。此外,在综合到安全等各类指标后,行业专家预测锂离子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极限为300Wh/kg。

固态电池则不同,目前有些公司研发的双电解液半固态电池就已经达到了350Wh/kg单体能量密度;中科院多个研究所也已经研发出300Wh/kg的动力电池,并与合作单位推进产业化;?Motors旗下部门TeraWatt?Technology在2019年8月份宣布推出4.5Ah固态电池设计原型,该电池的能量密度达432Wh/kg,这种能量密度可以直接达到规划中2025年的目标。搭载固态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也将突破新的高度,可能超过800公里,甚至是达到1000公里。

提振新能源行业

除了在能量密度上超越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还有很多其他优秀品质,如安全性。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与动力电池相关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至少有40余起,仅在2019年国内发生自燃就涉及蔚来、特斯拉、比亚迪、吉利、北汽、江淮、云度等品牌。

锂离子电池如果过充或遭到撞击,很有可能损坏隔膜,进而导致发生短路,引起火灾。而固态电解质具有不可燃、不腐蚀、不挥发、不漏液等优势,此外,作为动力电池还能省掉电池包外壳、冷却等系统,节约空间、减轻重量、减少内阻力,提高循环寿命。

尽管有着不少优点,但是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到应用并不是没有面临困难,固态电池在固态电解质的导电率、内阻界面阻抗及相容性上存在着问题,导致短时间内尚不能量产应用于市场;生产成本昂贵,仅生产满足智能手机需要固态电池成本就需要约为1.5万美元。鉴于此,很多企业持观望态度,特斯拉CEO马斯克便是代表,“固态电池有一定前景,但是距离技术成熟还需要时间,目前也不足以改变特斯拉的战略。”

确实如此,目前固态电池还仅限于实验室阶段,距离要实现量产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但股市却早早对固态电池敏感起来,赣锋锂业最近一个月上涨33.10%,上榜深股通3次,外资累计净买入6.19亿;近两个月上涨101.04%,上榜深股通3次,外资累计净买入6.19亿,可谓是十分活跃。

今年1月由于春节期较往年提前,当月有效销售时间减少,导致新能源销量下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受疫情影响,车市复苏仍需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受到很大程度的打击。而此时不断传来与固态电池相关的消息,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确实是一剂有提振疗效的良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40年前,有一位中国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自此,这座位于南海之滨的城市,一路披荆斩棘,高楼拔地而起,无数企业迎来发展的巅峰时刻。

作为深圳大力扶持的创新型企业,比亚迪的成长轨迹正是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和大气污染形式越来越严峻,各个国家开始提倡节能减排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排放标准”的国六。

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让本就有着电池技术优势的深圳比亚迪汽车迅速崛起。根据数据显示,A股上市十年的比亚迪目前已超越上汽集团,市值达到3546.59亿元,成为中国最大市值车企。

近日消息,就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生日,同时也是比亚迪汽车成立25周年生日期间,国家再次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2021-2035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发布的规划提出,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

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加大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

从上述不难看出,这份规划代表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期望,也无疑让以比亚迪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龙头车企有望可以获得更大的支持。

从比亚迪技术看未来

要知道,其实在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尤其是核心三电上的发展方面一直居优势地位。

就以刚刚在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获奖的比亚迪“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来说,无疑就是帮助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突破了安全瓶颈的一个划时代重要产品。

实际上,刀片电池的技术之所以难度高,是因为并没有在电池材料进行创新,用的还是铁锂材料,创新只是技术。

它跳过了传统动力电池电芯——模组——电池包的设计方式,直接将单体电芯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壳体内部,从而大幅减少了横梁、纵梁、固定螺栓等冗余零部件。

由此看来,单这项技术起码领先国内其它企业两年,因为刀片技术的高速叠片机和单片长度的制作设备都是需要研发和订做的,其它电池供应商想要效仿也需要时间。

虽然说现在宁德时代也发布有新的电池技术可以媲美刀片电池,但始终是还停留在PPT阶段,真的想要量产,或许“非一日之功”可以面世的。

不仅如此,比亚迪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车企,除自身拥有的汽车制造及电池、模组生产技术以外,还具备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

虽然说目前比亚迪4.0和国际7.0比有着不少的差距,但相比于国内其它汽车企业来说,已经拥有自主研发能力,需要的只是进一步进行技术赶超。

当然,比亚迪也可以购买国外芯片,但别的的始终是别人的,抛开成本不说,如哪天停止人家供应了,“傻眼”的一样是自己。

因此,能够掌握IGBT与动力电池电芯,电动车这两个“双芯”核心技术这一点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尤为重要。

从比亚迪全领域布局看未来

据了解,比亚迪汽车光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所涵盖的企业就有近千余家,从上下游材料供应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及完成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充电设备运维到终端客户,高度整合了上中下游,形成产业生态闭环。

上游,比亚迪拥有稳定的锂矿。中游,比亚迪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制造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汽车核心零件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下游,比亚迪能够独立完成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整车研发制造。

另外,根据已知发布数据了解到,比亚迪目前在全球包括深圳、常州、香港、荷兰鹿特丹、美国洛杉矶、巴西圣保罗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已具备完整的产品线。

在乘用车市场,拥有e网系列和王朝系列。

e网系列有e1、s2、e2、e3等车型,王朝系列则是秦、唐、宋、元以及今年全新推出的汉等。推出的多款电动汽车目前基本也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在销量方面已经连续六年(2014-2019年)获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同时在商用车市场,拥有包括电动客车、电动卡车等丰富的产品线。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比亚迪对新能源产链已经架构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产业链生态。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虽然面临井喷式的行业发展趋势,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还是始终要以技术标准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正因为比亚迪早年对新能源产业链集群的提前布局与规划,并始终重视新技术研发,才有了如今比亚迪在多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使得比亚迪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国家再次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希望比亚迪能够不负众望,保持初心,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贡献。

作者/李莹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