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巨头入造车局 谁最被看好?

2.华为将推出子品牌汽车,华为会自己生产汽车吗?

3.华为又双叒叕辟谣,造车传言能就此幻灭吗?

4.华为和长安引发“蝴蝶”风暴

5.顶级玩家游戏: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一同造车,谁将是那块短板?

6.长安高端品牌平台定名CHN,华为、腾讯、宁德时代或入股长安蔚来

7.四大国有车企入局“高端造车”,中国品牌未来将如何发展?

8.左手挎长安,右手搂北汽,不造车的华为车圈生活“狠”惬意

长安汽车与华为合作造车的消息是真的吗_长安汽车和华为合作了吗

文|Toretto

华为在 汽车 领域的布局或许又将进一步。

近日,HD 汽车 商业周刊(ID:HD-Auto)独家获悉,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 汽车 公司长安蔚来。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成行,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

如果成功投资长安蔚来,是否意味着华为违背了“不造车”的承诺?

其实,入股整车制造不等于造车,战略协同和深化合作应该是更重要的考量,华为 探索 出一条全新的智能网联合资合作商业模式并非无可能。

对于这笔投资,华为表示“没听说”相关事宜,而长安 汽车 并未做出回应。

以2013年底发布车载模块ME909T为起点,华为开始进军 汽车 行业,当时公司还承诺之后每年会投入上亿元用于与车联网相关的研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新四化和5G浪潮帮助华为的车联网业务按下了快进键。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等国内传统车企纷纷跟华为达成合作。早期的合作普遍以车联网和V2X的车路协同方案为主。

随着 汽车 智能网联领域变革的深入,华为不会满足于做一个车联网模块的提供商。

2019年4月的上海车展,首次参展的华为吸引了各路目光,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给出了华为在 汽车 领域的新定位——面向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基于并聚焦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讯融合技术),华为当时希望为车企提供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自动驾驶云服务、4G/5G 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 T-BOX 及车载网络、HUAWEI HiCar互联解决方案等。

2019年5月,任正非亲自签发组织变动文件,正式成立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如今,车企开始意识到软件的重要性,都在关注软件定义 汽车 ,华为 汽车 业务领域也扩展到了操作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层面。

此前,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公布了鸿蒙车载系统,包括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和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同时,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TO蔡建永在今年8月的中国 汽车 论坛上介绍了华为针对 汽车 电子电气和基础软件平台而构建的数字系统架构。

王军曾透露,华为在武汉有1万人的团队在研究光电子领域的技术,在其中成立了激光雷达的研究团队,涉足智能 汽车 的硬件领域。

华为就像是一台无法停下的机器,而前进需要不断获取能量,外界看到华为业务越来越广,公司越来越大。

最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手机业务受挫,这或许让公司更加重视 汽车 板块,毕竟这家 科技 巨头需要有新的增长点来承载可能多余的人力。

从车联网到车路协同,从通信模块到电子电气架构,从软件平台到激光雷达等硬件,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的扩张步伐越来越快。

涉足 汽车 行业至今,华为之前犹豫过是否造车。

2015年,苹果公司的“泰坦”造车从内部流出,为此,华为曾针对是否造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的决定是“华为不造车”。

“我们永远不会造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2019年初,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态度坚决。

不过,正如前述所言,华为的智能 汽车 业务发展到现在,早已不再局限于车联网领域。除了造车和应用层面如音乐等方面,越来越多的 汽车 软件和硬件领域都开始出现华为的身影。

9月8日,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00%控股,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

一位 汽车 行业资深分析师直言,如果华为真的造车,也并不意外,因为华为需要大体量的业务才能养活那么多人。

“华为最后一定会造车。”一家中国 汽车 智能网联领域的初创企业CEO对HD 汽车 商业周刊表示, 华为现在的路径就是成为未来的博世,车企不太愿意市场再出现一个强势的供应商,“最终被逼上梁山,不得不造车”。

在软件定义 汽车 的时代,有抱负的车企都在大力投入研发软件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他们拒绝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脉。

不过,华为即使真的选择造车,对于其他车企的威胁也没有那么大,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新玩家本来就多,长安蔚来的体量也不会太大,车企或许不会特别敏感。

但回过头来看, 入股OEM其实也不代表华为直接造车,更大的可能性是为了深化与车企的关系。

毕竟一旦电子电器架构等业务的商业推广不顺,华为还可以通过装配参股公司的车辆来展现自己的技术,用产品实力来吸引更多客户。

“如果华为真要入股长安蔚来,并不一定是公司的本意。”一位 汽车 行业的投资人对HD 汽车 商业周刊表示,背后的推动力应该来自长安 汽车 。

长安蔚来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这家2018年8月正式成立的新能源 汽车 公司早已不再是长安 汽车 和蔚来“合创公司”的模样。

最初在2017年4月9日,长安和蔚来签署协议,约定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当初蔚来就是希望进一步共享三电技术和充换电基础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希望合资公司可以购一部分蔚来供应链产品。

至于长安 汽车 ,需要在新四化转型过程中找一个“帮手”,同时也向高端化发展。

因此长安蔚来成立之初,长安和蔚来各持股50%,但由于资金困难、蔚来供应链的产品成本高昂等种种原因,李斌和蔚来逐渐退到了幕后,甚至在慢慢退出。

一方面是蔚来的有心无力,另一方面也是长安 汽车 早有谋划。

在2019年8月,负责长安高端品牌前期准备工作的时任长安 汽车 品牌公关部总经理杨大勇就表示,长安高端品牌将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换句话说,当时的长安蔚来就已被划入长安 汽车 的体系之中。

今年6月,李斌卸任长安蔚来董事长,该职位由长安 汽车 执行副总裁接任。同时根据今年长安 汽车 半年报信息显示,2020年6月4日,长安 汽车 通过现金增资等方式增加对长安蔚来的投资,已持有95.38%的股权。

打造全新的高端品牌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根据长安 汽车 财报显示,公司在长安蔚来项目上持续亏损,2018年亏损493.4万元人民币,2019年扩大至5693.7万元,今年上半年则亏了1866.7万元。

虽然相比于新造车势力动辄每年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亏损,长安蔚来的亏损并不算多,但 引入 社会 资本来分摊成本,降低风险,同时协同合作,一举多得。

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2018年7月,华为和长安 汽车 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2019年1月15日,这个联合创新中心在重庆揭牌。当天,双方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化领域,双方将在L4自动驾驶、5G车联网、C-V2X等10余项前瞻技术领域展开合作。

颇为有趣的是,这个协议还涉及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共同打造国际一流、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 汽车 平台。

基于和长安的友好合作和之前的战略协议,如果长安蔚来引入外部投资者,华为确实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伙伴。

对于长安蔚来而言,要打造高端品牌,华为品牌带来的 科技 属性加成将会是不小的助力。而华为也能得到业务落地的托底“保险”,同时以长安蔚来为基础,有机会进一步深化跟长安的合作。

如果车企和供应商在股权层面的合作获得成功,那华为或许真的能够 探索 出一个全新的智能网联合资合作商业模式。

-END-

互联网巨头入造车局 谁最被看好?

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创新机遇,随着特斯拉、谷歌、Uber等科技公司率先进入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未来对于传统汽车厂商而言,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任何一家汽车厂商都很难单枪匹马应对这些外来的“入侵者”。寻找合作伙伴,互为借力显得尤为重要。长安汽车牵手宁德时代、华为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正是这一趋势之下的产物。

高端纯电汽车市场激战正酣,继东风岚图、上汽L项目后,又一国有车企长安汽车宣布将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且首款量产车型即将投入生产。” 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长安品牌日活动现场表示。

长安汽车的高端智能汽车之路来得有点突然,扔给市场的第一弹就是量产车即将生产,由于此前长安汽车并未发布该高端项目的任何信息,外界对于此款量产车依然知之甚少。

此外,华为和宁德时代的加入,让长安的高端造车之路更具话题性,二者分别作为国内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无疑给长安汽车吃下一颗定心丸。尤其是二者作为多家车企的供应商,此次则共同出现在台前联合造车,这动作背后含意深远。来源于宁德时代官方

11月16日,长安汽车方面告诉时代财经,此次三方联合创建的全新汽车品牌,定位为智能汽车高端品牌,其中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等。

事实上,长安汽车的中高端之路并不顺畅,在吉利发布领克、长安发布WEY之后,作为自主销量前三的长安却在中高端品牌上动作迟缓,此后,随着长安蔚来的成立,外界一度认为这将是长安的高端品牌承接者,然而,长安蔚来在今年6月却被曝出蔚来已稀释股份不足5%,此次长安卷土重来,又有多少胜算?

华为、宁德时代入局

今年以来,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先是今年7月,东风岚图率先曝光,随后10月上汽L项目披露,各自定位有所区别,不过终归都是将目标锁定在高端纯电领域。

根据官方披露和媒体爆料来看,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华为和宁德时代几乎都出现在岚图和上汽等项目的合作伙伴之中,包括今年7月,岚图举办新闻发布会,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亲自出席了活动。来源于车企官方

然而在本次的长安汽车的造车局中,三者却是高调宣布将强强联合一起创建全新汽车品牌,这和此前宣称不造车的华为以及仅仅作为电池供应商的宁德时代相比,此番动作皆有些不同寻常。

11月16日,宁德时代方面告诉时代财经,公司将和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及智慧能源生态领域深度合作,一起加快推动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的产业发展;华为方面则表示,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上,大家有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来源于车企官方

“宁德时代近来投入了上百亿,对动力电池产业链投资入股以及加深与各大车企的合作等,在和LG化学等竞争中,宁德时代也在加快自身对电池甚至是车企的全产业链布局。”11月16日,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向时代财经表示。

此外,对于长安汽车自身来说,中高端品牌打造似乎更青睐于多方合作。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此前在访时就表示,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

2018年10月,被认为是长安汽车中高端品牌项目的长安蔚来正式成立。据悉,该公司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担任,双方分别持股45%,然而长安蔚来并未掀起太多水花,直到今年6月,蔚来被曝已稀释股份不足5%。

饶有趣味的是,在蔚来股份稀释之际,华为就被传出有意入股长安蔚来,由于华为此前一直宣称不造车,只专注于为车企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合作模式,因此该消息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如今已明确成为长安的合作伙伴,华为是否会像此前传闻一样入股长安蔚来?同时,宁德时代的加入,三者合作又将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合作也值得关注,对于上述疑问,时代财经致三方相关负责人,其中,宁德时代和长安方面回应称,可以期待,现在还不能透露。

长安高端化之路如何破局?

作为国内自主销量前三强,长安汽车在中高端品牌的探索上较为滞后。

2016年,吉利和长城汽车先后发布了旗下的中高端品牌领克和WEY,经过四年发展,虽然领克和WEY也有价格逐渐下探的趋势,但总体而言,二者都收获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反观长安汽车,一直到2018年,才正式向外公布将要打造高端品牌。

2018年10月,长安蔚来成立,此前曾负责长安汽车中高端品牌前期筹备工作的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透露:“长安中高端品牌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

到了2019年,长安汽车又被媒体爆料称,公司内部正在推进一个代号为“AB”的高端项目,两年时间过去,无论是长安蔚来还是“AB”项目,目前来看,二者都未有实质进展。

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长安蔚来,不仅李斌卸任了长安蔚来董事长一职,蔚来汽车也仅剩下4.62%股份,这意味着二者合作打造高端品牌的希望可能已经落空。

此番长安汽车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卷土重来,似乎更多了几分底气。一个覆盖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一个专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再加上长安汽车自身的造车底蕴,三者的联合自然被外界所看重。来源于车企

不过,要想实现在高端智能汽车领域弯道超车,长安汽车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在以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为特征的高端智能汽车后面,是超算平台、AI、高精地图、OTA、现代传感、自动控制、大数据、5G、等全方位的新兴研发领域的巨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攻关。

以岚图和上汽L为例,东风汽车回A募集210亿元资金,岚图项目就占据70亿资金份额,同时,招股书还显示,将对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项目投资127亿,其中包括新能源平台架构、电子架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氢燃料电池等项目,这部分利用募集资金77亿元,而上述项目皆覆盖智能纯电汽车范畴,合计将使用募集资金147亿元。

上汽作为国内最大的车企,面对高端品牌打造,同样倍感资金压力,据知情人士透露,L项目将成立独立公司,并用轻资产重研发、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并将吸引更多国内、国际资本加入。

随着高端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者越来越多,能否突围又是另一大考验。当下的市场格局,仍然是特斯拉一枝独秀,有着先发优势的蔚来、理想等新势力暂时站住了脚跟,而东风、上汽和长安等与之相比,进展稍显迟缓。

此外,在新四化趋势和政策等多方助力下,国内新能源和中高端纯电市场份额正逐渐扩大,长安、东风、上汽等后发车企更应思考如何收割正在增长的市场空间。

“目前中高端新能源的竞争中,除了特斯拉,包括蔚来、上汽等车企都有着自己的组合优势,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相应市场。” 如何实现“超车”,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曾向时代财经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将推出子品牌汽车,华为会自己生产汽车吗?

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将携手宁德时代和华为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三方合资的高端品牌“智己汽车”正式签约;30日,科大讯飞与广汽集团成立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如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所言:“目前汽车产业的变革类似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过渡,目前汽车的转变时期好比2010年智能手机的转化时期。”显而易见,互联网巨头们与传统车企的联手正在加快这场变革。与车企们合作造车的阿里们实力都不低,但这场关乎未来的争夺战中,已经入局的阿里、华为、科大讯飞谁是更强的那一个?

阿里:大数据为汽车赋予第二引擎

上汽和阿里的合资造车项目——智己汽车在上海落地,首轮融资即达到100亿。不差钱或许是这个新造车项目给人的第一印象,而其最受关注的地方,还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加入。

阿里在车圈不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五年前,阿里与上汽联手打造斑马网络,随即掀起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热潮,二者共同开发的斑马智行系统应用于上汽荣威RX5,后者也因此名声大噪,销量亮眼。随后,天猫卖车,养车服务顺利落地,连带着汽车用品成为阿里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智己汽车项目中,阿里巴巴的造车历程会更加深入。

“阿里巴巴集团希望以多年积累的数据、云计算和YunOS操作系统作为切入点,通过与上汽集团合作,把数据、互联网服务、操作系统与驾驶者、消费者、汽车硬件完美结合,通过互联网,把从汽车变成新一代的智能生活平台,变成超越驾驶乐趣的消费者生活空间,赢得消费者的喜爱。”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

拥有了操作系统的汽车相当于拥有了第二个引擎,这个引擎的动力就是数据。汽车有望成为互联网服务和智能硬件创新的重要平台,世界迎来了万物互联网时代。

从当前市场结构看,智能化已经成为新车必备要素,普遍应用的智能化配置已经无法打造差异化,在一众产品中脱颖而出。在此背景下,深耕互联网领域多年的阿里掌握着的大数据会是其造车的一大利器。

华为:智能汽车方案已完善

在11月14日宣布与华为联手造车的消息后,长安汽车股票随即大幅增长。从2020年11月16日至2020年12月1日,长安汽车A?股和?B?股股票交易价格收盘累计涨幅分别达到62.80%和84.4%。

资本市场的反应显示出市场对华为入局汽车行业的看好。这家在5G技术领域领先全球的企业也的确实力非凡,对长安汽车而言,与华为的合作或许会为其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尽管华为一直坚称不造整车,只帮车企造好车,但事实上,华为在汽车领域的触角已经十分广泛。除了强项无线通信技术外,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动力三个方面。

2020年9月开幕的北京车展上,华为展示了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mPower整体解决方案,到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商用车&专用车解决方案、ADS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Intelligent?Automotive?Solution),从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到操作系统,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智能化部件,HI品牌在智能汽车打造方面从软件到硬件的布局基本走向完善。

据中信证券称,华为入局智能汽车,预计将填补国内在Tier?1阵营中的空白。由于华为在“三电”、CV2X、AI、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领域都有极强的竞争力,有望对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科大讯飞:深度人机交互体验

广汽集团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同样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但两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事实上,这一问题或许已有预期。

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广汽埃安通过推出下一代智能车AION?V,已经与科大讯飞建立了深入的合作。

广汽AION?V搭载了集成科大讯飞技术的飞鱼2.0智能语音系统。在科大讯飞强大语音识别算法的支持下,AION?V的智能语音系统成为一大特色,针对方言俚语、语速不同、生僻多音字等语境的识别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支持“整车式环绕语音深度控车”,?实现语音控制开窗关窗,开天窗关天窗,开关尾门、雨刮、氛围灯、座椅加热等复杂操作。

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技术领先的科大讯飞此前已入局汽车智能化领域多年。过去十年间,科大讯飞汽车化智能产品在中国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厂的覆盖率达90%,累计用户突破2500万人。

未来的合作中,科大讯飞称将为传祺新车装上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汽车大脑”,消费者或许能在传祺新车上感受到深度人车交互的新体验。

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未来趋势,在这方面造车新势力走在了前头。眼下传统车企已经开启了追赶的步伐,互联网巨头们的入局带来了更多可能,不可否认,阿里、华为、科大讯飞都有其优势所在。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又双叒叕辟谣,造车传言能就此幻灭吗?

继各大互联网巨头之后,华为也进军了汽车制造行业,并且有消息称华为将推出子品牌汽车,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毕竟华为造手机和通讯硬件确实很有一套,但汽车并不是华为熟悉的领域,华为能在这个领域掀起多大的浪潮确实是一件值得人们关注的事。不过,在我看来,华为应该不会自己去生产汽车,而是会去与车企合作,让车企去帮自己生产子品牌汽车。这是因为如果华为要自己生产汽车,那么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而且国内车企众多,华为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一、自己生产汽车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

想要制造一辆汽车可不是拍拍脑门就能做的事,毕竟汽车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华为在这方面可谓是一片空白,如果它要自己造车,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去购买相应的设施,还要建设厂房,获取相关资质等。即便华为在国内是一家巨头企业,但这种高投入对它来说风险也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车企进行合作对华为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不仅造车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会下降很多,风险也会降低。从这方面来看,华为应该是不会自己去生产汽车的。

二、国内车企众多,华为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对于华为来说,选择与车企进行合作还有一个有利点就是国内车企众多,华为要想寻找到一个合作伙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占据市场,不少汽车都想以此为契机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华为在这方面又有自己优势,不愁找不到合作伙伴。而且根据消息,华为已经和北汽达成了协议打造自己的汽车子品牌,并且未来还会与广汽、长安汽车进行合作。从这方面来看,华为其实已经不太可能选择自己去造车了。

总的来说,华为大概率不会自己造车,而是选择与车企合作推出自己在汽车领域的子品牌。

华为和长安引发“蝴蝶”风暴

“华为寻求控制极狐ARCFOX!”华为:( _ |||)没有此事。

“华为与小康股份洽谈收购事宜!”华为:……

“长安蔚来更名,高端品牌将出!”华为:尊重车企客户信息披露节奏

最近一个多月来,华为与各合作伙伴造车“绯闻”愈演愈烈,虽然频频辟谣,但吃瓜群众的态度始终秉承鲁豫老师的访谈精髓——“真的吗?我不信!”

这次,华为除了重申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还特别强调: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 汽车 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但是长远来看,“华为造车”依旧具有说服力。

华为消费者BG CEO兼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此前在公司内部定下了2022年销售30万辆的年度目标。

华为目前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分为“HI”和“华为智选”。用“HI”合作模式的车企为北汽蓝谷、长安 汽车 和广汽集团,目前该合作模式下仅有极狐阿尔法S HI版本车型,该车型最快也要今年底才交付。此前搭载华为智能网联、智能电动的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T,上市近半年,月销也不过百辆。

“华为智选”的合作企业为小康股份,旗下新能源车型赛力斯5智选版由华为供应电动部件和HiCar座舱部件,同时接入华为销售渠道,据此前媒体报道,该车型目前全国订单超过一万辆。

至于长安、广汽,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

目前为止,这些合作车企都尚未展现出达成30万销量目标的号召力,那么,造车传言是否能在此轮强势态度中走向幻灭,还是要让销量说话?

顶级玩家游戏: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一同造车,谁将是那块短板?

200万辆下线,投资1500亿元。五车,高端品牌。

华为的流量效应太明显了。联想到华为,赛勒斯的母公司小康公司股票一路飙升,从每股22元左右涨到最高67元,涨幅超过3倍。简直就是去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比亚迪 、 长城汽车 的翻版。

这次,是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和华为的量产自今年 上海车展 以来首次发布,长安汽车的股价一直在波动上涨。5月12日,长安汽车股价再次涨停,三天两个涨停板的财富效应在长安2000万辆汽车下线的背景下更加引人注目。

所以,我们想问的是,其实长安和华为的媒体爆料引发的风波效应答案早就知道了,那么背后的触发基因是什么呢?两家公司能一起走多远?

是“光控”吗?

5月10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长安中国品牌第2000万辆下线仪式”上表示,2021-2025年,长安汽车在软件、智能科技、低碳、新商业模式、高科技人才等未来竞争领域投入1500亿元。

长安汽车股票的涨停,是因为长安、华为、当代安培科技共同打造的汽车品牌.算上最快今年下半年上市的E11,这个全新的品牌将推出5款车型。而且,到2022年,长安汽车实现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量产,这应该是“未来科技量产车”的称号。

风起于清平之末。事实上,这场“伟大的游戏”始于去年11月。当时,长安汽车官方宣布,为顺应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当时记者了解到,这个品牌是建立在三个CHN平台上的。003010,记者已经坦白了。其实这个高端品牌才是传承了几年的长安“AB品牌”的真正落地。

在今年4月19日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再次强调,三方即将推出面向未来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全新的高端品牌名称即将公布。不过去年有消息透露,长安蔚来之前已经注册了商标,E11大概率会被命名为“光宇”。

在本次车展的发布会上,朱华荣还表示,长安汽车基于Ark架构和CHN架构打造了EPA0、EPA1、EPA2三个平台。未来五年,26款智能电动车新品将陆续上市,首批两款智能电动车E11和C385将于今年亮相。

根据长安官方提供的信息,“十四五”期间,长安汽车新能源产品的26款车包括:长安乘用车品牌8款PHEV车型和6款纯电EV车型;五个AB品牌(即与华为合作的高端品牌);欧洲品牌PHEV 2~3和纯电动EV 4)。此外,长安与华为的合作车型将在长安汽车两江工厂一厂投产,年产能为2万辆。目前,工厂正在进行技术改造。

然而,虽然5月10日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品牌日——长安汽车下线20周年,长安汽车将成为中国第一家累计销量达到2000万辆的本土汽车企业,但长安汽车总站并没有为这一天高兴。

的确,既然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说了“时代淘汰了你,与此无关

回头看看华为。其实华为的态度也很明确。4月12日,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徐志军在第18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华为将与三家汽车公司合作,打造三个汽车子品牌。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华为将陆续推出汽车子品牌。

这三个汽车子品牌,包括BAIC的 ARCFOX Extreme Fox,以及与广汽和长安汽车共同打造的子品牌。现在,与长安汽车合作的子品牌即将亮相。

除了“帮企业造好车”,华为也在忙着思考如何“帮企业卖好车”。记者在《长安、华为、宁德“CHN”,腾讯也要加入?丨C次元》中说,这相当于扔。上海车展后,华为渠道开始销售Selis 5,成为业内人士非常关心的事情。

这种合作模式是由徐志军首先提出的。“我们还设计了‘华为inside’这个品牌。在车上看到这个牌子,就知道华为参与了。不是所有合作的汽车都会有这个标志,只有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才会有这个标志。”

不过,关于华为此举给业界带来的担忧,公社文章《为什么选择赛力斯》已经分析过,汽车行业所说的“华为造车”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有的联合模式,比如这次与长安的联合品牌建设;第二个是猜测了很久的“华为品牌车”。“华为卖车”不能成为“华为造车”的铁证。

无论是从销售渠道特点还是门店数量来看,华为挑战4S门店的能力还是欠缺的。华为专卖店在4S只卖1S ——,甚至Servi。

Ce服务可能无法完全实施,其他S项目必须依赖其他维修中心网络,因此很难了解整个销售-服务-售后产业链。

而且,虽然华为有五位数的线下渠道,但根据华为最新披露的信息,前期华为转型卖车的线下渠道不一定有五位数。结合深度和数量,我们会发现华为有大量的汽车销售渠道。而并不精专。就像前不久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重申的,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定位是零部件供应商,这点非常明确。

虽然,在苹果高调官宣进军造车、小米雷军也在一片米粉的欢呼声中誓师造车后,很多人猜想华为也坐不住了。但这不能成为“华为造车”的绝对理由。只是,华为卖车的事,对于汽车行业渠道的冲击太过强烈,也引起行业内发酵。不久的将来,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变招。

而在这个一日三变的大环境中,长安和华为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宏大的合纵连横。这里面无论是谁主导,都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用旧思维观察,未必能懂行业的新趋势。我们需要的是“看见中国品牌的力量”不是?

抛开狭隘的“传统”和“新势力”的分法,我们就能看到,面对特斯拉的急速前进,包括大众MEB(将来会成为SSP平台)、丰田e-TNGA、通用BEV3,以及现代汽车的E-GMP纯电平台,自主品牌中广汽埃安的GEP2.0平台,吉利的浩瀚架构等等,比拼智能纯电平台的时代正在到来,长安-华为-宁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大幕已然掀起。 @2019

长安高端品牌平台定名CHN,华为、腾讯、宁德时代或入股长安蔚来

或许受到了一汽红旗、东风岚图、北汽ARCFOX、上汽"L"等友商向高端化进阶的撩拨,长安汽车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迫切心情。

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登上首期央视《第一发布》节目,并在节目中正式宣布: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此时,距离长安发布"第三次创业"以来,已经时隔两年之久。

这家拥有将近160年历史的车企,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军转民",第二次创业"转向乘用车"之后,?如今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阶段中新能源造车浪潮的冲击。

创业江湖,非死即生,"长治久安"的表象下,存着一颗"忧患"的心。

外忧有特斯拉、宝马、大众;内患有传统车企比亚迪,新势力车企蔚来、理想、小鹏。再加上众多传统国企的新能源规划轮番发布,逼迫长安不得不以最高的姿态入局,并寄希望于"后来者居上"的发展规律。

于是,代表了中国ICT(信息通信技术)顶尖水平的华为,作为智慧能源产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通过资金实力雄厚的长安牵线,让三个"顶级玩家"坐到了一起。

既然是要在"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游戏专区里新开一局,就要求三位玩家扮演起不同的角色?。虽然目前各自的分工以及在新项目中的出资占比暂未得知,但是打赢一场高端局游戏的前提是:谁都不能出差错。

可是,游戏中无法避免出现"短板"选手。那么,谁有可能会拖累整个团队?

会是华为吗?

此前,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不绝于耳,每每传出,总会有华为高管出来否认。

导致诸多捕风捉影消息出现的原因,是业界媒体对华为在汽车领域频繁动作的关注:华为与20多个汽车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在欧洲、国内招聘大量汽车制造专家……

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一个争议的话题:如果不打算造车,华为想做什么?

2019年,中信证券研究所部绘制了一张华为同多方开展车联网深度合作的表格。从表格中显示的信息来看,华为所有在汽车领域的动作都是围绕车联网技术开展。

再结合公开信息显示的内容,就梳理出了华为开展车联网技术的链路。

2013年,华为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2016年,华为首次公开与车企合作,与ABB、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共同组建"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组建全球首个着眼于5G车联网的产业联盟。

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伦敦预沟通会上,华为正式发布"自动驾驶移动网络"系列化解决方案。

此后,?随着中国5G产业开启商用元年,包括车联网行业在内的跨产业协作迎来应用爆发期。今年,华为先后发布了5G车载模组MH5000,以及新一代HiCharge直流快充模块。

紧接着,华为联合一汽集团(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东风乘用车、东风小康)、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宇通(客车)、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

这其中,华为经历了"造车传闻"到"建立生态"的过程。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从可能"树敌"的零和博弈转向了"结盟"的正和博弈上。

这个结果建立在时代的背景之下:5G时代,华为的参与度会越来越深入。主机厂不擅长的ICT业务,恰好是华为擅长的。汽车接入5G生态,成为新的移动终端,这个产业的朋友圈越大越好。

由此可见,华为大概率不会是长安的联合造车伙伴,而是以Tier1(Tier?One,意为给设备厂商供货的一级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到长安全新高端智能汽车的制造中。

但是,这种参与又不仅限于长安。毕竟华为作为车企的供应商,一定是对所有合作伙伴均开放最新的技术成果。这就意味着,长安将要制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车,仅依靠华为的加持,是无法与另外17家同盟成员出现明显的"智能"差异化。

另一方面,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透露,今年华为将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投入超过5亿美元(约合33.4亿元人民币),并且目前不考虑盈利。

这就意味着,拥有技术积累和充裕研发资金的华为,非但不会是游戏的"短板"选手,还会是决定游戏开局的关键角色。

会是宁德时代吗?

毋庸置疑,这家来自中国福建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是成功的。

据动力电池研究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2017-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2020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作为锂电池龙头,电池装机量达到16.75GWh,市场份额近50%。

即便排名靠前,也没能阻止下滑。从宁德时代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来看,企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归母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

虽然财报中并未披露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疫情的冲击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严重下滑,从而导致公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除了不可控的疫情导致市场刚需下滑,宁德时代的销售收入减少让人联想到了今年上半年,由于特斯拉上海工厂下线车型不再用松下电池而是"移情"韩国LG化学,使得后者一度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不少日韩电池正在回归市场,开始频繁在华布局,拉拢新的合作伙伴。

这种回归让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变得更加复杂,牵扯着利益的博弈。

譬如,此前吉利曾宣布,其间接拥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电池;丰田与松下宣布成立车载电池合资公司;大众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自建动力电池工厂,又向瑞典电动车电池生产企业Northvolt注资等。

而上文所提到的企业,均同时也在与宁德时代合作,而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将宁德时代作为唯一电池供应商,多数是想通过捆绑多家不同的企业,来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话语权。

何况之前就有先例。2018年,大众集团就曾因受LG化学供应掣肘被迫限制奥迪E-tron产量,随即寻求SKI供应北美市场,结果招来LG化学断供威胁。

这就可以从另一方面来验证长安高调宣布和宁德时代共同造车的深度合作可能性。如果宁德时代只是以供应商的方式参与进来,那么长安一定会为动力电池及时供应留足"后手",不排除选择多个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可能性。

那么这个"顶级玩家游戏"的噱头就远大于实际。

如果宁德时代以合伙人的角色加入到这一场造车中——根据长江证券曾发布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存货和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远低于竞争对手公司,这意味着其对于下游厂商强大的谈判主导权——这或许会让造车主导角色长安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动",影响整个高端化进程的节奏。

不过,按照当前市面主流新能源车型选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情况来看,长安能够保证高端化造车进程顺利的前提,就是"和大家一样"。至于自己和宁德时代的容错率,另外需要发展中的磨合。

这就意味着,拥有市场口碑和装机量基础的宁德时代,也不会是游戏的"短板"选手,只是游戏开始前必须有的角色。

会是长安吗?

此前,长安向高端化的发展转型一直不怎么顺利,曾经尝试过由品牌高端化向车型高端化转变,于是就有了CS95这款车的出现。

但是,CS95虽然补足了长安汽车SUV产品矩阵,却没能成为长安汽车迈向高端化的试金石,从最初的月销4000辆下滑到月销不足一千辆。

今年,UNI-T车型正逐步得到市场认可。虽然UNI系列在长安内部被定为于高端系列产品,但是首款车型UNI-T接近十万元的起售价,无疑在价格上给这一段高端化进程盖上了天花板。

而长安真正称得上向高端化迈进的一步,应该是此前与蔚来合资成立的长安蔚来。相关报道显示,当时长安内部也曾有表态:"长安中高端品牌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

遗憾的是,在长安汽车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中显示,长安汽车在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例,已由原先的50%上升至95.38%。这意味着,另外一股东蔚来汽车实质上已经退出了双方所组建的合资公司。

此时,对于长安汽车"要不要"做高端品牌的争议,仿佛也变成了"能不能"做高端品牌的质疑。并且,在品牌向高端化转型的过程中,长安也凸显出一个问题"慢"。

去年年底,长安新能源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和南方工业基金4家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

但是,引入新资本后,长安新能源的动作像突然停滞了一样。对比国内其他汽车集团,北汽旗下的新能源板块已经独立上市,并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ARCFOX;广汽与蔚来合资成立的新能源品牌HYCAN合创,首款量产车HYCAN?007已经上市;东风也推出了高端电动车品牌岚图;上汽全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L"也在逐渐浮出水面。

意识到了自身"慢"的长安,或许正是期望通过这一次与华为和宁德时代两家在细分领域里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高端梦"。

在这个梦里,包含了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方舟架构",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

而在梦或将被实现的终点,是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所表示的:"预计2025年,将有百万台级的车辆接入方舟的自动驾驶世界,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描绘的,未来5年发布的105款产品中,包括了23款新能源产品。

且不论这个梦境有多大,单从"5年105款产品"的新品超高频节奏,就能看到长安对高端化的渴望。并且,也能从三方合作中读出长安的别有用心——"既然打不过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所以,游戏中的"短板"选手会是发起者长安自己吗?

现在不好下结论,只是看上去,长安的确像是发挥最不稳定的那个角色。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四大国有车企入局“高端造车”,中国品牌未来将如何发展?

作者?/?张祥威

编辑?/?唐朗

出品?/?汽车之心

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在上个月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将联合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一个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以及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

官宣背后,更多细节正浮出水面。

来源:长安之家

目前,三方正共同开发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平台,这个平台以三家公司的首字母联合命名,叫作?CHN?平台。

汽车之心向多位知情人士了解到,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在技术开发上将以长安、华为为主,宁德时代为辅。

目前我们确知的是,CHN?平台将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平台?CDC、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以及部分三电零部件。

我们同时得知,CHN?平台的首款量产车,预计将在?2022?年上市。

新的长安高端品牌将不会像北汽-华为合作的?ARCFOX?车型一样打上?HI?尾标,这也意味着?CHN?首款车不会搭载华为的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将为长安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提供电池,并有可能与华为一起,与长安在资本层面进行合作。

在公司运作上,2018?年成立的长安蔚来将成为全新高端品牌的实体。

这家昔日由长安与蔚来合资成立的公司,将有可能迎来华为、宁德时代以及腾讯的入股。蔚来汽车则有可能从这家公司中完全退出。

这意味着,长安蔚来将会更名。

1、华为将扮演什么角色?

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三方合作,华为是其中最受关注的新变量。

就在与长安?CHN?平台项目公布同月月底,上汽、阿里也宣布发起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智己汽车。

上汽?-?阿里与长安?-?华为两对?CP?的高端电动品牌之争,一时成为业内最热议的话题。

我们来看看长安是如何布局高端品牌。

双线并行,这是长安发力高端的一大特点。

「双高端」是指:

一条线是长安今年新发布的?UNI?引力系列,目前?UNI?引力系列主要是燃油车型。

一条线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双高端背后,长安在智能化技术的布局上,比较多元化。

目前在?UNI?引力系列上,长安与国内?AI?芯片独角兽公司地平线合作紧密。

比如?UNI-T?这款车上,搭载的是地平线的车规级?AI?芯片征程?2,这一芯片主要是驱动座舱内的智能交互系统。

碰巧,12?月的第一天,地平线还刚刚宣布了征程芯片前装出货超过?10?万片,这其中主要就是?UNI-T?这款车。

UNI?系列的第二款车?UNI-K,也搭载了征程芯片。

据一位长安内部熟悉研发体系的高层透露,自动驾驶层面,目前长安的团队更多聚焦在更擅长的决策、控制和融合算法上,而在感知算法上会与地平线进行合作。

而长安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智能化方面将主要用华为的方案。

前面提到长安将用华为的?CDC?和?ADC。

CDC?是华为的智能座舱方案,这套方案基于车规级麒麟芯片、鸿蒙?OS?操作系统打造,囊括了?HiCar?车机互联、5G?车载模块等诸多产品,是一套针对座舱的整体方案。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

CHN?平台在?2022?年的首款车,将是华为在北汽?ARCFOX?之后的第二个量产项目。

ADC?是华为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包括了华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MDC?与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ADS。

长安在高阶自动驾驶上,提出了将预留?36?个传感器,搭载高精度地图和定位,5G-V2X?模组,2?个高算力域控制器,冗余制动、冗余转向和冗余电源等在内的方案。

其中?36?个传感器,包括:

6?个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

北汽?ARCFOX?的下一款代号为?HBT?的车型,也将搭载激光雷达,包括?3?颗?96?线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车载计算平台的算力会达到?352?Tops。

这两个方案都用了华为的激光雷达。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CHN?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就会完全照搬上述传感器方案。

据前述长安高层介绍,这套传感器方案,是长安对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思考。

据我们了解,长安内部认为:

要实现?L3?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并非是必须要搭载的传感器,部分原因是激光雷达成本仍未下降。但如果要实现?L4,长安内部认为必须要上激光雷达。

一位接近华为高层的业内人士向汽车之心表示,「华为之所以选择长安,是因为自主品牌中,长安的研发实力仅次于一汽红旗。华为与长安是深度合作,打造高端品牌,华为参与造车。」

事实上,在长安之前,华为已经成为多家车企的重要合作伙伴。

比亚迪热销车型汉,将华为?HiCar?方案首发作为重要卖点。

北汽实现上探的先锋品牌极狐?ARCFOX,将推出第一款打上华为?HI?尾标的车型。

但与北汽ARCFOX不同,汽车之心了解到,华为?HI?尾标不会出现在长安的高端智能品牌车型上。

这意味着,长安将不会用全套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的全套方案包括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车云和智能电动,合称?5?大系统。

根据华为的定义,HI尾标上车,意味着?5?大系统都会上车。

2、新车型研发上,长安仍占主导地位

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攻势非常猛烈。

但在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合作中,长安仍然占主导地位。

我们从智能化、三电和资本三个层面来看。

长安的智能化研发选择了自研和集成两条腿走路。

长安全球软件中心共有超?400?人,研发范围覆盖了底层操作系统、智能座舱、应用开发、云平台、OTA?等。

刚刚亮相的长安?UNI-K,搭载了许多内部自研的技术。

比如,长安自研了整车软件平台?VSP?1.0,该平台包括硬件层、整车操作系统层、整车功能应用层、OTA?层和云端大数据层。

其中,整车操作系统层里面的座舱操作系统?CCOS,已经在?UNI-K?等多款车型上进行了搭载。

通过「数据+AI」模式,UNI-K?还形成了数据层面的座舱闭环和整车闭环。

目前,这款车共有?15?个?ECU,整车?OTA?仅需?20?分钟。

这相较特斯拉、蔚来等车企所需要的一小时更短。

同时,借助智能座舱操作系统,UNI-K?还可以实现五屏联动和多模交互。

那么,在研发投入更重的自动驾驶领域,长安实力如何?

据汽车之心了解,长安自动驾驶团队已有?200?多人。

这一水平,与注重自动驾驶研发的新造车自动驾驶团队旗鼓相当。

当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团队规已经超过?300?人。

蔚来自动驾驶团队人数规模为?200?人。

理想目前约?60?人,目标是到明年年初扩充到?200?人。

三家新造车在自动驾驶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在坚定走深度全栈自研的道路。

从团队规模来讲,长安具备全栈自研的兵力。

「长安有足够的做自研的,包括人才和资金。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把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单独拉出来与华为、宁德时代进行了合作。」前述长安高层向我们表示。

根据长安内部社区长安之家披露的信息:

「CHN?项目旨在基于三方的能力优势,共同研究汽车应用生态、Vehicle?OS、计算与通信架构、高压系统及底盘机械等平台技术。

CHN?项目通过五层架构分层解耦的中央+区域架构解决方案,来建立一整套标准的软硬件接口、协议及数据,一次解决汽车企业功能扩展、迭代升级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即插即用,实现全新的平台化、模块化、通用化。」

从技术产品维度看,长安和宁德时代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华为的产品则需要进一步验证。

先说宁德时代,今年?9?月,长安与宁德时代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及智慧能源生态等领域建立长期深入合作。

长安将在部分车型上用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等核心产品。

一位长安内部熟悉高端品牌合作的人士透露:

「在这次合作中,三方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优势技术放到一起,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华为端到端的技术很强,但技术成熟度还需进一步验证,长安的硬件、底盘和智能化技术则已经在量产上进行了应用。

最后的高端产品具体要如何分工,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3、华为、宁德时代、腾讯三家或入股长安蔚来,蔚来将全面退出

在目前看,股权架构上,长安仍将是全新高端品牌的实际控制人。

汽车之心掌握到的信息是,三方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将会基于长安蔚来这一主体运作。

长安蔚来成立于?2018?年?10?月,最初的股权架构是长安汽车和蔚来汽车两家分别持股?45%,另外?10%?由公司高管团队持有。

长安蔚来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担任,CEO?由来自长安的杨放担任。

今年?9?月,长安汽车?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将该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长安汽车在该公司持股比例达?95.38%,蔚来汽车持股比例减持至?4.62%。」

目前华为、宁德时代正与长安在开展资本层面的合作沟通,并可能向长安蔚来进行注资。

汽车之心还听闻,接下来,蔚来将完全退出长安蔚来。腾讯则有可能接手蔚来在长安蔚来公司中的股权。

这一系列操作之后,长安蔚来将进行更名。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是否入股长安蔚来一事目前尚未得到长安官方确认。

实际上,互联网大小巨头投资新造车,早已不新鲜。

BAT?中,腾讯是蔚来的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了小鹏,百度多次投资威马,王兴、张一鸣也是多轮理想。

今年内,恒大汽车获得来自阿里、腾讯、滴滴三方共计?40?亿的融资。阿里巴巴近日还成为上汽高端品牌「智己」的投资方。

无论成功与否,这些都将成为中国新造车历史上重要的故事。

一旦腾讯长安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腾讯四方到位,长安的新高端品牌正在凝聚更多想象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左手挎长安,右手搂北汽,不造车的华为车圈生活“狠”惬意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新华字典》1998修订关于冒号的例句。

"东风为造岚图创业板IPO;北汽把希望寄托给了极狐;长安与华为和宁德时代联手造车;上汽智己汽车正式落地:中国汽车都有美好的未来"。

从经济年代到市场经济年代,"差别不大"永远是"都有美好的未来"的隐晦表达。

11月26日,随着上汽集团宣布和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落户浦东,以东风、北汽、长安、上汽四家国有汽车企业为参与主体的"高端电动化造车"格局正式建立。

相比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萌芽阶段,四大车企入局尚且存在先后顺序。这一次分别高调宣布向高端化市场进军,四大车企可谓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此时,已经是2020年的收尾时刻,面向下一个十年发展,几方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似的发展谋略。

首先是从命名上。

东风岚图谐音"蓝图",寓意美好的规划和前景。"岚"是山间清风,代表纯净自然;"图"是谋划图新,代表美好生活蓝图。品牌logo"以鲲鹏展翅为形,用舒展的双翅,象征实力与创见,创享美好人生蓝图。"

北汽ARCFOX品牌名由两部分构成,"Arc"原意来自Arctic(北极),象征着极致世界,代表了不可能之境,凸显了纯粹、罕有、本真的表达。"Fox"代表狐狸的聪明、机敏、果敢引申为富有创造力、敢于探索的品牌性格。而ARCFOX的品牌主张则是:、魅力、渴望、愉悦、自由,强调"生而破界"的品牌精神。

上汽"智己"一名取自《周易》,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智己汽车"则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

长安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命名,但是从宣布将和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时发布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方舟架构"来推测,同样将是一个宏大的名字。

从传统到未来,从地球到宇宙,从物格到人格——在命名一事上,造车国家队绞尽了脑汁。

其次是在联手打造高端品牌的同盟选择上。

东风和中国联通将以5G+MEC网络为基础,深入推进5G+智慧工厂集中控制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岚图智能制造业务水平。西门子则将协助岚图汽车建立新一代汽车的开发模式,打造数字化工厂。

北汽蓝谷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ARCFOX?αT打造世界级开源整车验证平台。同时,北汽蓝谷与全球知名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联合打造的首款全冗余架构电动硬件平台BE21也将面向行业开放,ARCFOX首款车型极狐?αT也搭载了华为新一代MH5000?5G芯片?T-BOX车联网系统。

长安联合了代表中国ICT(信息通信技术)顶尖水平的华为,作为智慧能源产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虽然目前各自的分工以及在新项目中的出资占比暂未得知,但这已然是一场"顶级玩家"游戏。

上汽联合了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不仅将引入张江高科的创新产业资本,后续新公司还将结合业务的拓展,与包括阿里在内的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出行平台等开展深度合作。

和以往强调供应商不同,国家造车队更看重能够体现车联网技术优势和体系建造优势的合作伙伴。

最后是发展方向上。

东风岚图打造了ESSA智能电动架构,首创MVP(Multi-choice?Valuable?Power)多场景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增程式动力和纯电动力车型。

北汽极狐将以深度绑定华为、麦格纳的差异化特点,意图通过电动车高端化的路径,解决私人消费市场薄弱的困境。

长安将以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方舟架构",打造包含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在内的,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

上汽智己将全新打造电子电器架构,从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电子控制单元,应用数据驱动,聚焦客户感知,重构用户体验,鼓励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实现汽车智能化宽度和深度的突破。

高频出现的"智能"二字,暗示了造车国家队趋向的"自动驾驶"未来。

虽然,四大国企各自的合作伙伴不一样,用的技术平台不一样,对于未来的期望值也不一样。但是综合来看,造车国家队向高端化进阶的特点无非三点:强力资本、全新平台、生态愿景。

是不是好事?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新能源赛道目前还是增量阶段,需要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共同来做大这个市场。玩家多了,技术研发速度迭代更快,产品将更成熟,配套也会更完善,从而建立的生态系统也会越来越全面。

其次,我们用大量的补贴和市场,培养出了如宁德时代这种一流的电池供应商企业,又通过引入特斯拉,极大地拉升了这个生态环境里面的配套体系。

而这些,都帮中国汽车品牌在发展新能源车方面,绕过了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方面的传统制造壁垒。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联化和智能化也成为了国家造车队的优势。

最后,这也是中国汽车打破品牌天花板的关键机会。

但是,随着造车国家队纷纷挤入"高端电动化造车"的同时,是否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首先,中高端汽车市场的消费容量能否支撑如此多的车企进入这一市场?

其次,受"三电"技术发展速度的制约,各方企业的车型如何在这几方面做出明显差异化?

最后,"互联网+"技术对车辆的加持,最终目的是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让汽车成为服务于交通运输领域的超级机器人,而并非改变汽车本身。那么,汽车主机厂最后如果沦为了互联网企业的代工厂,应该如何应对?

并且,在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中,造车国家队不仅要面临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竞争,还要承受海外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压力。

以美国通用和福特举例,两个美国车企已经宣布将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加大投入。通用称未来五年将在全球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中,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超过40%;福特则是拿出了旗下野马Mustang的纯电车型?Mach-E,以及纯电版F-150和纯电动版Transit。

诚然,摆在东风、北汽、长安、上汽面前的,有机会,也有挑战。用一句俗套的话描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回到"中国车企要不要造高端车"这个老话题上,答案就是车企需要高端品牌吸引消费者,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也需要高端品牌赋予自己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甚至是自我实现需求。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好这件事",就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的讲话内容,送给东风、北汽、长安、上汽等要向高端化进阶的中国车企们吧。

"首先尽快地恢复渠道的供应,渠道干久了,小草枯了,就难恢复生命了。水、水、水,傣族为什么喊这句口号,说明渠道的水是救命的水。"

"全力拥抱全球化产业,尽快地建立与供应商的关系,供应是十分复杂而又千头万绪的问题,你们难度比任何一个新公司都大。如何克服困难,就是摆在你们这些英雄豪杰们面前的事情。"

"坚持向一切先进的学习,包括向自己不喜欢的人学习。坚定不移地拥抱全球化,加强拥抱英、美、欧、日、韩的企业;美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它的许多公司很优秀,你们要坚定大胆与他们合作;同时也要与国内合作伙伴合作,与他们一同成长。"

"你们要保持已经形成的优良传统,干部、专家要全球化、专业化、多元化;除了职员本地化外,要慎重地分权,以免你们不能全球一盘棋,使诸侯林立,拥兵自重,令不能行。合理的淘汰机制,是激活整个队伍正向激励的补充,既要尊重人,又要考核科学,又要坚持责任结果导向,脱离大队伍后独立运营,会有难处的地方,慎重又坚决,又不能迁就。"

"坚持奋斗的目标与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创新不动摇,决不允许队伍熵增。"

你们要出发了,没有什么送你们的,除了秋风送寒吹落的一地黄叶,还有文首的那一句:愿你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为造手机不造汽车,但汽车圈最近的几条新闻都有华为的影子。

14日的时候,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长安汽车品牌日上正式宣布,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华为高级副总裁、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通过表示,“百年汽车产业与ICT产业一样面临着新时代的变革。长安汽车和华为拥有着相似的坚忍不拔、扎扎实实做事的精神内核。两家公司强强合作,面向未来智能化、电动化汽车时代来临,共同打造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和产品。”

除了和长安联手打造新能源品牌之外,华为还和北汽、比亚迪眉来眼去。

日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率队到访中国蓝谷,会面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兼ARCFOX?BU总裁于立国。

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到访北汽蓝谷。从9月26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现身北京车展ARCFOX极狐αT预售发布会;再到此次余承东到访蓝谷,加上于立国在车展前夕参加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论坛,双方高层互动可谓频繁。

华为和北汽的眉来眼去是有“传统基础”的。去年双方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北汽蓝谷还与华为进一步加强合作,明年双方也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入合作,通过三颗激光雷达,六颗毫米波,十二个摄像头的感知和超强的算力,给驾驶者提供新的驾驶境界。

比亚迪的最新旗舰汉发布时,余承东亲自站台。比亚迪方面宣传汉的一大亮点就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5G技术的量产车型,用了华为基于鸿蒙系统的HiCar系统。

其实,华为和车企的所有互动基础就是10月底发布的HI品牌。

Mate40系列手机的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英文全称Huawei?Intelligent?Automotive?Solution)。

目前的HiCar系统只是华为的牛刀小试,它来自华为消费者业务,而不是这个刚发布的HI。这个解决方案野心不小,其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

据了解,未来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辆,车上将贴上HI的LOGO

华为的HI有可能最先“上”车的选择就是北汽新能源的ARCFOX极狐。

已经上市的ARCFOX极狐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纯电SUV?ARCFOX极狐αT,是首批搭载华为新一代MH5000?5G芯片?T-BOX的量产车型。MH5000最高下行峰值速率达2Gbps,最高上行峰值速率为230Mbps,能够满足汽车5G通讯需求,给车辆数据互通、车路协同以及未来的自动驾驶提供助力。

有此基础,双方在后续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合作自然水到渠成。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北京车展ARCFOX极狐预售发布会上就表示,华为HI品牌的最新技术或通过双方携手共建的“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在ARCFOX极狐系列车型上充分应用。

华为曾多次强调不会造车,但越来越智能的汽车能离开华为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