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分类_新能源汽车产业分类
1.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外廓尺寸为多少
2.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3.新能源区块链有哪些行业,新能源产业链详细梳理
4.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5.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6.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哪些?
在当代新技术革命逐步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过度的历史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途径,纷纷出台了各具特点的发展规划。《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要求“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但从现实国情来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需求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因素。由此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职能,引导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明确技术方向,做好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工作 明确技术方向,做好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工作实质就是发展什么产业以及产业的空间分布问题。一般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新兴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潜在形态,其经济效应、市场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尤其是支撑产业的核心技术系统是否具有先导性、战略性,是否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更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因此,产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就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前提。如果产业方向选择错误,不仅要贻误发展时机,而且要造成巨大的浪费。比如,1980年代末期,日本没有认识到个人电脑的市场潜力,把信息产业的战略重点放在大型电脑的研制和开发上,导致错失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的机遇。中国各地产业禀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就带来一个什么地方发展什么产业最为合适的问题。但是从近年来各地的发展战略来看,产业选择同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现象已经初现端倪,既有可能引发各自为战、兄弟阋墙的问题,也有可能造成未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必须把选择产业、布局产业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职责。在产业选择方面,各级要以敏锐的世界眼光和科学的战略思维深入把握国际技术研发动态、产业发展趋势,严格按照是否有稳定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是否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效应等基本原则,在尊重市场选择、充分吸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取舍。在产业布局方面,则要综合分析不同地区的客观实际,明确不同地区的长远功能定位,围绕各地的产业基础、要素聚集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形成重点突出、产业互补、优势明显、定位明确的产业发展格局。 拓展市场空间,做好市场引导与培育工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就是该产业产品的消费容量和消费前景。“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一项产业的催生与壮大与该项产业的市场收益密切相关,而只有产业具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时收益才可能发生,新的产业分工才能确立。我国一些先进适用技术之所以并没有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形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足够的市场空间。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并非是国内需求升级引起的内源推动型产业升级,而主要是国际市场竞争诱发下推动型产业跨越,这就要求必须承担起新兴产业市场拓展的责任。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既需要增强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性,还需要全社会消费观念的更新。增强新兴产业的替代性,要着力弥补产业化初期规模优势尚未显现、产品成本高的缺陷,加大针对新兴产业的消费补贴力度,降低进入市场的价格门槛,形成相对于传统产品的价格优势。更新社会消费观念,必须强化舆论引导,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普及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新兴产业的理性认知,培养使用新兴产品的消费习惯。 完善科技创新路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技术创新催生、技术应用支撑的新型产业部门。原有技术的深入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新技术的快速产业化是新兴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是否具备科学的技术创新路径则是能够提高综合研究开发能力的决定因素。从创新方式来看,技术创新路径可以分为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两种方式;从创新主体来看,技术创新路径可以分为企业主体型创新与国家主导型创新。综合世界科技创新规律和我国实际情况,要形成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技术为辅,主导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路径。我国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在立足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同类先进技术。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新兴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必须把完善科技创新路径的最终落脚点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同时要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国际技术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投入风险比较大、研发周期长、学科领域广,单纯依靠企业很难完成。而且企业往往会因对传统技术的依赖和大量沉淀成本的拖累而不愿意主动研究新技术、用新技术。因此,必须提高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的责任。要在提高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积极性的同时,加大各级对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领域的研发投入。要探索建立、企业、科研机构相互承接、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主导基础性研究,企业致力应用性研究,政企协调、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创新主体。与此同时,要着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建设,引导风险投资资金、金融资金、民间资金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积极推进先进科研成果进入实体形态,提高科技成果向产业应用转换的速度。 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新兴产业培育的有效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明显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比如汽车的准入问题、新药的审批问题、生物制药进入医保目录问题、风电上网问题等等,这已经成为体制改革、职能转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改革完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引导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二是要防止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在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上,作用要协调配合好市场机制,形成市场选择与扶持相互配合的机制。市场是盲目的,也不是万能的,只有与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各安其位,才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运行机制。要尊重市场规律,捕捉市场动态,放宽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为各种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扫除体制机制性障碍,为新兴产业进入市场打造通畅的无障碍通道。在产业发展的调控机制上,要充分发挥好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作用,形成“两手抓、两手硬”的产业调整控制机制。要择机颁布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鼓励性政策法规,形成普惠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经济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鼓励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不断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保护性体制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保障创新者收益。针对各地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借发展新兴产业之名行“跑马圈地”之实的行为,要未雨绸缪,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引导、加大督察,避免产生新的产业同构、产能过剩等“负外部性”效应。
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外廓尺寸为多少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等。
分类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
(3)、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
2、新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1)、常规能源,如:水能、核能。
(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风能。
3、新能源按属性分类:
(1)、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4、新能源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
(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知识拓展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特点
1)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比如,陆上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力为253GW, 而截止2003年只有0.57GW被开发利用,预计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达到4GW, 到2020年到20GW,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和离网应用量预计到2020年可以从的0.03GW增加1至2个GW。
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
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
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外廓尺寸为480mm×140mm,号牌长度比普通号牌增加40mm,其中大型新能源汽车后号牌宽度减少80mm。
为什么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2014年7月,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并明确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为贯彻院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实行了分类登记、分类管理。自2016年12月1日起,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5个城市已率先试点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下一步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式样有什么创新和特点?
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外廓尺寸为480mm×140mm,号牌长度比普通号牌增加40mm,其中大型新能源汽车后号牌宽度减少80mm。与普通汽车号牌相比,外观式样上主要有4个变化:
一是突出绿色元素,体现鲜明特点。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底色用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底色用黄绿双拼色。
二是增设专用标识,展现电动特色。
三是号牌号码升位,增加号牌容量。
四是改进制作工艺,提高防伪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工本费不变,仍执行现行国家规定的普通汽车号牌收费标准,每副号牌100元。
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在全国推广应用的进度安排如何?
全国推广应用安排是:2017年11月起,在前期5个试点城市推广应用基础上,增加河北保定、吉林长春等10个城市启用新号牌;2017年12月底前,除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启用外,各省(区)至少还有1至2个城市启用新号牌;2018年上半年,全国所有城市全面启用新号牌。各地公安机关将按照总体进度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新号牌推广应用,抓紧筹备、抓紧推进。
哪些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如何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对新购置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可以直接到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条件、程序和要求,与普通汽车号牌相同。车主可以直接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登记,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或“交管12123”手机APP预先选定号牌号码,再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新能源区块链有哪些行业,新能源产业链详细梳理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高端新能源车份额将逐步增加,智能化、网联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赋能。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机动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向标。国际上,多国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诸如英国、法国、荷兰等。看中国,发改委已经表示,原则上将不再批准新建传统燃油车企。
两极分化
得益于我国环保事业的纵深挺进,并且开局就迎来了政策补贴,所以新能源车企发展事半功倍。如今,补贴退坡,准入门槛浮动,新能源汽车需求更多却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相关车企的质量和技术等系统“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性能,造车技术,整车服务等领域都将成为各企业的争夺点。如此,新能源车企有没有创新力,有没有核心技术,有没有完整产业链就决定了市场份额争夺的最终结果。很显然,在市场加速优胜劣汰条件下,内部分化现象是必然会出现的一次大清洗。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适合区块链的行业
适合区块链的行业有金融行业、版权保护、溯源防伪、能源行业、共享经济、物联网等。
我国区块链行业经过十年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国家政策推动和下游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地域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随着区块链技术成熟程度的不断增加,区块链行业正整体迈入3。0阶段,在金融、物流、版权保护等领域有着良好的表现,为推动我国数字化建设,加快数字中国进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新能源包括哪些行业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的,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生产规模较小,使用范围较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
区块链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根据资本实验室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区块链应用案例共1290起?案例数量与2020年的1304起相比基本持平。这些案例涵盖三大应用类型:金融应用、政务应用与行业应用。其中,金融应用占比25%,政务应用占比12%;除了金融行业外,其它行业的应用占比为63%。区块链技术正加速向产业应用市场拓展。
以区块链独角兽企业趣链科技为例,趣链科技的产品在金融、民生、政务、司法、能源、制造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落地180+典型应用,是行业内落地场景最为丰富的区块链企业。在金融领域,趣链科技落地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信用保险、数字仓单、外贸综合服务等案例;政务领域,趣链科技深入探索政务领域,为政务提供了智慧政务、数字身份、电子证照、公积金互联、可信数据存证等基础设施;民生领域,趣链科技借助区块链技术特性构建了房屋租赁、养老金托管、疫苗溯源、抽奖摇号公证、慈善溯源等平台;在司法领域,趣链科技以区块链技术赋能司法,提供电子证据平台、区块链电子合同、监狱计分考核平台等解决方案;在能源领域,趣链科技利用区块链技术契合能源互联的价值传递需求,开发了分布式电力交易、新能源充电桩等平台。
目前,趣链科技与海尔集团、中企云链、树兰集团等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布局区块链+金融、物联网、医疗、司法、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生活服务等领域,积极构建行业生态,助力社会数字化转型。
区块链技术应用行业有哪些?原标题:2019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应用广泛落地加速数字中国建设
区块链行业正整体迈入3.0阶段加快数字中国进程贡献巨大力量
我国区块链行业经过十年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国家政策推动和下游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地域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效应明显。随着区块链技术成熟程度的不断增加,区块链行业正整体迈入3.0阶段,在金融、物流、版权保护等领域有着良好的表现,为推动我国数字化建设,加快数字中国进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区块链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发展潜力巨大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区块链行业包括上游硬件、技术及基础设施;中游区块链应用及技术服务;
下游区块链应用领域等环节。上游硬件、技术及基础设施主要是提供区块链应用所必备的硬件、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支持,其中,硬件设备包括矿机、矿池、芯片厂商等;通用技术包括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交易、数据服务、分布式计算等等相关技术。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应用区块链技术与现有行业的结合,主要包括金融行业、物流行业、版权保护、医疗健康、工业能源等众多领域,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中游区块链应用及服务包括基础平台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其中基础平台建设分为通用基础链和垂直领域基础链;技术服务支持包括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技术支持与上游相关技术类似,负责为购买者提供区块链安全防护等一系列基于区块链产品的技术支持;服务支持包括数字资产交易场所、数字资产存储、媒体社区等系列服务。
区块链行业产业链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各环节企业上看,上游环节的矿机生产、矿池生产以及芯片厂商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由于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市场需求将不断向能提供优质产品的企业集中,头部效应愈发凸显,由比特大陆、嘉楠耘智等矿机厂商设计架构、交由代工企业生产,对小规模、议价能力低的矿机厂商造成一定压力,整个行业出现优者更优的现象。
中游区块链底层平台竞争较为激烈,目前至少已有数十个基础链平台项目,该领域已经极度拥挤,目前该领域头部效应已经开始出现,预计短期之内竞争还会加剧,市场占有率靠前的有以太坊、EOS、卡尔达诺等老牌企业。作为区块链3.0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目前区块链垂直应用环节才刚刚开始,各领域龙头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将传统模式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创造出适用于本行业的新型模式,如京东的物流区块链、美国Overstock区块链平台的证券资产化等。
区块链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企业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区块链分类情况: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
到目前为止,基于各种应用的参与方式,区块链主要分为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公有链是最早的区块链,也是目前共识最广泛的区块链,是指像比特币区块链这种完全去中心化不受任何机构控制的区块链,区块链进入2.0时代后,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都开始进入区块链的应用范围,3.0时代更多的是跨链通信、多链融合等技术的应用。
政策频发推动行业飞速发展、生态应用助力行业不断前行
虽然我国对于比特币持谨慎态度,相继关停了ICO和人民币比特币交易,但对区块链技术是支持的。在2016-2019年间,国家不断出台支持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进行应用。区块链已经作为一项被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的技术,相信在将来的3-5年之内还会有持续的政策扶持,国家政策频发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能。
2019年3月3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公开发布了第一批共1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本轮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发布是以2019年2月《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依据的,规范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所发布的备案依据。清单中的公司背后是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等,其中区块链技术平台、溯源、确权、防伪、供应链金融等是为重点方向。清单的发布也标志着我国对区块链行业发展抱有极大期望,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监管行业,让行业发展更加规范化。
区块链应用领域广泛
除了国家政策推动区块链行业飞速发展以外,各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形成新的模式,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形成新的区块链生态圈所产生的需求也是区块链行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区块链应用已从单一的数字货币应用,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金融行业、版权保护、溯源防伪、能源行业、共享经济、物联网等等诸多领域中。
金融领域:应用前景最为广阔。虽然远期来看,区块链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潜力。但总的来说,目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好,相关技术也发展的最快。区块链为金融机构系统性解决全业务链上的痛点和顽疾其“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被应用在不同的银行业务,从支付结算,到票据流转和供应链金融,到更复杂的证券发行与交易等各核心业务领域,均已有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收益将惠及所有的交易参与方,包括银行、银行客户、银行的合作方(如平台企业等)。
目前金融服务各流程环节存在的效率瓶颈、交易时滞、欺诈和操作风险等痛点,大多数有望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后得到解决。例如现有流程中大量存在的手工操作、人工验证和审批工作将得以自动化处理,纸质合同将被智能合约所取代,而在交易处理环节不再会由于系统失误而导致损失发生。
版权领域:区块链技术破解版权维护难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出版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给网络作家等相关参与方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另一方面,侵权盗版制约着数字出版的进一步发展,各参与方都深受其害。虽然国家出台各种政策解决版权保护难题,但是限于技术手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区块链技术的数学原理解决了交易过程中的所有权确认问题,对价值交换活动的记录、传输、存储结果都是可信的,可以彻底解决版权保护问题。区块链记录的信息一旦生成将永久记录,无法篡改,除非能拥有全网络总算力的51%以上,才有可能修改最新生成的一个区块记录。
区块链行业发展历程分析:全面迈入3.0时代
从2008年由网名为“中本聪”发布的比特币白皮书开始,区块链技术进入人们视野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十余年中,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按照应用范围与发展阶段区块链应用划分可为区块链1.0、2.0、3.0。其中:
1)区块链1.0支撑虚拟货币应用,即与转账、汇款和数字化支付相关的密码学货币应用,其中比特币是区块链1.0的典型应用;
2)区块链2.0支撑智能合约应用,合约是经济和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的基础,区块链2.0应用包括了股票、债券、期货、、抵押、产权、智能财产和智能合约,以太坊、超级账本等是区块链2.0的典型应用;
3)区块链3.0应用是超越货币和金融范围的泛行业去中心化应用,如在、医疗、科学、文化、游戏与艺术等领域的应用。随着区块链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也在飞速增长,根据Mm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全球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0%以上。
2019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亿元
我国区块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加大,我国区块链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不足600万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增长3200万元,而到了2018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0.67亿元,始终保持80%以上的速度飞速增长。预测2019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亿元,并预计在2022年,在政策支持和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亿元。
2015-2022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北上广浙合计占比超过80%
根据工信部出版的2018年区块链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份,我国以提供区块链技术或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已经达到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区块链公司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是区块链行业创业的集中地,四地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北京以175家公司,占比38.38%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上海以95家公司,占比20.83%位居第二;广东以71家公司,占比15.57%排在第三。除此以外,中国区块链行业活跃度前十地区还包括浙江、江苏、四川、福建、湖北、重庆和贵州。
2018年中国区块链企业地域分布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本助力行业发展,融资多数处于初级阶段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获得投资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呈不断上升趋势,2018年,区块链相关企业获得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获投企业数量由2017年的113家增长至3家;融资金额从2017年的66.77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306.27亿元。
2013-2018年我国区块链企业投资数量、融资金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投资轮次来看,我国区块链行业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融资轮次也以B轮以前居多。2018年,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共计发生3起投资,其中轮30起,占据全部投资的7.56%;天使轮186起,占据全部投资的46.85%;A轮(包括Pre-A、A轮、A+轮)共计69起,占全部投资的17.38%;B轮以前的投资合计占比超过70%,融资多数处于初级阶段。
2018年我国区块链行业投资轮次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本对区块链行业的青睐在2019年依旧不减,截至2019年4月底,区块链相关公司获投已经达到47起,融资金额接近50亿,虽不及2018年火爆,但是远远超过2017年同期发生次数和规模。其中,水滴互助完成B轮融资,获投金额5亿人民币,在2019年已经透露融资金额的投融资中,当属融资金额最大的一起投融资。2019年开始,资本更加青睐于区块链生态信息领域,看好区块链技术与其他行业的结合。
近期区块链行业获投企业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互联网巨头公司也纷纷布局区块链行业,主要切入点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360等企业多数通过自身的金融公司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出区块链+金融新模式,拓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未来我国区块链行业将呈现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
2、区块链领域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技术融合将拓展应用新空间;
3、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4、区块链打造新型平台经济,开启共享经济新时代;
5、区块链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带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6、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夯实六展趋势。
区块链技术主要是用在哪些行业?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在早期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但是当比特币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运营和管理的情况下,在多年里非常稳定的运行,并且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所以很多人注意到,该底层技术技术也许有很大的机制,而且不仅仅可以在比特币中使用,也许可以在许多领域都能够应用这种技术。于是把比特币技术抽象提取出来,称之为区块链技术,或者分布式账本技术。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比特币可以看成是区块链第一个应用,而区块链更类似于TCP/IP这样的底层技术,以后会扩展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
区块链主要的优势是无需中介参与、过程高效透明且成本很低、数据高度安全。所以如果在这三个方面有任意一个需求的行业都有机会使用区块链技术。比如
1.银行业2.支付和转账3.网络安全4.学历记录5.投票6.汽车租赁和销售7.网络和物联网8.预测9.在线音乐10.拼车11.股票交易12.房地产13.保险14.医疗15.供应链管理16.云存储17.能源管理18.体育管理19.礼品卡和客户忠诚度20.和公共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部纲领性文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从时间上来看,目前距离2025年还有5年时间,而在这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要从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需要向上跃升的跨度较大,如何实现目标成为业内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如果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来测算,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销量占比20%的目标,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难度是很大的。他认为,要推动实现20%的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
来源:国新网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难度大?
与此前发布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内容相比,《规划》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进行了下调,由征求意见稿中的25%调整为20%。对于为何将目标定在20%,辛国斌在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一方面严格二氧化碳的排放法规,反向倒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投资和补贴力度正向来拉动产业发展。至于为何用这样“前拉后推”的扶持模式,辛国斌认为,“说明这项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蓬勃发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有自主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还是要推动汽车往这方面去努力。
其次,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跟传统燃油汽车的成本大概能够持平,但辛国斌认为,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同时也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作了深入的测算分析,所以提出了20%这一引导性的目标。
来源:盖世汽车
对于这一目标,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分析认为,在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分别达到25%和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7.%和31.95%,所以不论20%还是25%的目标,增长潜力要求均较高,但相较之下,20%的目标更加实际。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目前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行业的共同努力;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时已经面临一定的阻碍,如涉及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
在上述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辛国斌坦言,在《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是有两种声音的。第一种声音更加积极一点,提出了25%的目标,这从部门的角度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的要求。“我们希望确定一个目标,大家努努力、蹦一下就能够得到,这样对推动产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现在从整个全行业征求意见过程来看,很多方面认为这个目标定到25%太高了。”辛国斌说,综合考虑,最终把目标定在了20%,但是按现在的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也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实现目标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既已定下,那么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业内思考的话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产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问题。
辛国斌在上述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推动实现20%这个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其中在供给侧方面,需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关键因素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放心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需求侧也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一些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包括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引领,加大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广力度等等,来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对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也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方向,如《规划》的第三章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等。在需求侧,《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痛点重点关注,如第六章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
从《规划》内容与2025年目标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5年或迎来巨大变化。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此前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逐步走出来了,接下来要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做好部署。
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将会被很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这是整个产业和市场针对未来电动化大趋势所做的全方面发展培育换来的。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和制造国,单一的国内市场需求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尝试的方向,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会实现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该资深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动化乘用车整体渗透率将达到38%,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将达到2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哪些?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国风电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据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来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ICTresearch认为,IEA的研究过于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至少应占世界总电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国新能源市场特征
中国风电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2.中国新能源市场现状
1)光伏:市场短期的阴霾不掩长期灿烂,光伏辅料的国产化机会备受关注。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因产能扩张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而导致的供给过剩,全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跌、利润水平下降的压力。ICTresearch认为短期内,从组件、电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临利润被压缩的压力;但长期看终端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更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ICTresearch维持行业长期高景气的判断。
2)风电:行业整合加剧,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凸显,关注风机材料国产化的蓝海市场。短期供给过剩导致的全行业价格下行压力仍将持续。政策面对于风电制造业门槛的抬高和行业规范化治理的重视,将有利于风电行业走出无序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3)核电:安全风险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于日本核电事故造成的深远影响,各国相继出台政策逐步退役核电站;国内政策并未改变目前的核电建设规划,但建设进度可能放缓,未来审批标准将愈见严格。
4)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量产启动可期,关注电池材料商的业绩释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范运营先行,ICTresearch认为地方的扶持力度已经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充电/换电模式并行,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四、细分产品详细分析
1.世界光伏市场发展历程
在能源紧缺、节能减排的格局下,太阳能的安全、无污染和无限等优良属性注定了太阳能必将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光伏行业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优势三大因素的引导下将长期高速发展。如图1所示。
2.中国与世界光伏市场规模现状
如图2、图3所示,中国2015年光伏装机量要达到10GW,这是因为中国对日本地震十分重视,重新检讨了能源结构,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点。除了ICTresearch传统意义上要求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财政补贴内最大限度的推动光伏发展外,另外一个因素是电网建设。这主要是要解决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就是电网的建设(电网的覆盖范围要包含新疆、内蒙等)和输电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等技术的突破)。随着今后国家输电网络的完善,给西北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打下基础。但是,2011年多晶硅、硅片附加值、电池片附加值、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产业链走势低位盘整。
3.光伏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及博弈方式
2011年8月1日,发改委网站正式发布非招标光伏项目实施统一上网电价。发改委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如图4所示。
2011年8月12日,中国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在京发布《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路线图》分析,按照以下设:2009年光伏上网电价为1.5元/kWh,以后每年下降8%;火电上网电价以后每年上涨6%。则到2014年,中国工商业用电价格首先超过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率先实现“平价上网”。
4.光伏市场的细分产品现状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核心功率调节组件,占整个并网光伏系统成本的10%~15%,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目前全球逆变器市场主要被SMA所控制,市场份额高达40%以上;KACO,FRONIUS,SIEMENS等第二梯队厂商占据了全球约30%的份额。目前,国内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处在成长阶段,发展潜力很大,但行业集中度高,进入难度大。
5.风电市场现状及分析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在经历了从2006至2009年连续4年翻倍成长后,201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892万kW,再创历史新高,如图7所示。中国风能市场在未来几年行业增速将会下降,出现风机产能过剩严重的局面,风电购电价补贴也将取消。ICTresearch预计从2012年开始,中国风电建设速度进入稳定增长期。
6.新型电池市场的细分产品现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示范推广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1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千辆,建成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示范运行总里程超过33000万公里。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任务艰巨,还有较大的挑战,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
2011年,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累计产量达到约22亿只,同比增长22%;镍氢、镍镉等碱性二次电池的累计产量为约5.8亿只,同比增长20%,铅酸蓄电池累计产量为12000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9%。从单月的情况来看,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速从高位逐步回落;镍氢、镍镉等碱性二次电池月产量增速触底反弹。铅酸电池的月产增速呈下降态势。
动力电池市场的放量仍需等待。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动力电池市场,ICTresearch认为前景不容质疑,但其放量启动的时点应该2013年左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在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关标准的确定和商业模式的确定等阶段,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定位的过程还都没结束。因此其真正启动拐点的到来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空间同样广阔的储能市场,ICTresearch认为其发展时点应该在动力电池大规模应用之后,目前受制于高成本而难给行业带来实质影响。
五、行业整体策略建议
在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新能源的产品厂商较多,种类较多,技术发展也比较快,所以竞争会比较激烈。因此,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如何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金融压力,怎样去寻求更好的合作伙伴,怎样保持成本领先,技术领先,并具有环保优势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领跑新能源这个行业。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
1、新能源汽车环保。新能源汽车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用清洁能源,比如:电力、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省钱。燃油车每公里油费大概0.6-0.8元,但是使用电只需要0.2元。另外,电机结构非常简单不易坏,不需要频繁保养。
3、新能源汽车不用限号出行。因为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减轻环境压力,很多城市都用汽车限号的方式,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也就不在限号范围内,更方便出行。
4、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有:
1、充电难、充电慢。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暂未普及,因此很多城市或地区都缺少供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所以给汽车充电不太方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系统并不是很成熟,充电比较慢,一般需要数小时,这就不太方便。
2、续航里程较短。对于用电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汽车电池的蓄电量有限,所以汽车持续行驶的里程也会受限,一般不能进行较长距离的行驶。
3、售后服务还不成熟。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都还在摸索、改善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尚没有很多熟练的维修人员,不能及时维修,这就给车主带来很大不便。
4、成本较高。电动车为了能反复充电和续航,必然需要锂电池这个额外成本。目前动力锂电池成本大概在2000元/千瓦时。一辆汽车如果续航500公里需要90度以上的电池。这个成本就是18万。
1、混合动力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能否外接充电又可以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非插电式混合动车汽车(MHEV)。
2、纯电动
电动汽车就是主要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日见枯竭的担心。
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新能源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