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大趋势下,我们还该不该选择燃油车?-趋势WP602

2.千万辆级市场风口生变,丰田如何打造自己的混动王朝

3.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

4.电动汽车未来是趋势吗?燃油车最终会退出历史吗?

5.论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6.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7.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简介_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50万辆,未来新能源个人感觉肯定会成为一大趋势的,毕竟等各项技术成熟了以后,新能源汽车所拥有的优势是巨大的,可以给我们普通老百姓省下不少的用车开支,又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路线。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的都是可持续发展路线,而现在的燃油车的,消耗的都是石油,地球就这么大,总归有一天会被我们开的差不多,等到那个时候,对我们的环境,肯定也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为了以后,我们只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来替代石油作为我们交通工具的能源。

新能源车现在的优势,就在于环保和省钱。现在这段时间,油价上涨的非常厉害,和以前相比都已经贵了一块多钱了,每个月的油钱花费是直线上升,有时候为了省点钱,但知道要涨价的时候,车子在本身就还有油的情况下,如果顺路都会去加一些油上去,为的就是省点钱下来,而新能源汽车,基本都是使用电作为动力能源的,而我们生活中,说真的都没觉得电费有太多太多的提升,基本有种十年如一日的感觉,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如果使用新能源汽车,它充电所产生的电费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浮动,而且还可以在自己小区的停车位置上面,安转充电桩,这样既省钱还省心,如果就上下班代步的话。这样的效果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真的算的上很好了。

现在总有报道说,全球气温在上升,而现在因为生活水平相对于以前,已经提高了很多很多,这也导致了有更多的人,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选择购买汽车代步,这就导致了尾气的排放也是越来越多,加剧了全球的气温变化,而新能源因为是用电做为能源的,所以不会产生尾气。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这对于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也是对自己的下一代比较的负责。

还有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起步,基本上相比于燃油车会快一点,这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地方,毕竟看着后面的车子慢悠悠的起步,你早已经开出去几百米了,有时候可能满足一下那小小的虚荣心。

现在新能源汽车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在于它的电池续航能力了,但总有改变的一天。

在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大趋势下,我们还该不该选择燃油车?-趋势WP602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它的出现极丰富了各位车主的有车生活,它的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

新能源汽车作为行业发展新事物,我们应该要用正确的方式看待它。

坊间戏称电动汽车是加了轮子的手机?个人认为买电动汽车有以下几大问题是你必须要面对的:

1、电量焦虑;2、更新迭代快;3、高度集成化……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电量焦虑(续航里程的焦虑)问题。

再续航问题突出?充电时间过长了?

其实,我觉得续航里程已不再是电动汽车的主要短板。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电动汽车,实际续航大多能超过400KM。长途驾驶时,一般人也顶不住400KM的连续驾驶,这意味着高速120KM/H连续开接近4个小时(疯狂计算)。特斯拉乘客表示,就这乘坐体验,要不了三个小时我就想下车休息了。

扪心自问你能开这么久车吗?

所以,再续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各大厂商的解决办法是研发电池新技术或强化再续航。很明显,强化再续航是相对容易实现的方案,只需匹配充电设施,增加快充功能。

因此,各大厂商各显神通,给出了许多快充方案,但充电要花的时间依旧比加油多。

长途驾驶时,燃油车回满血需要的时间甚至不够上个厕所。而电动汽车再续航,大概需要吃个饭,上个厕所,然后再休息十分钟。你换个角度想,这无形之中给道路交通安全加分了呀(道路交通安全法-长途开车需要休息)。

千万辆级市场风口生变,丰田如何打造自己的混动王朝

客观来讲,现在不推荐新能源车!1是受充电桩限制,如果充电站比现在加油站还密集,充电不再困扰时可以考虑购买。2是续航里程,续航里程决定了车辆的活动半径,同时也影响电池的寿命。现在主流电池续航里程在200-400,城区上下班尚可,去更远的农村或者旅游就成了硬伤。3是电池成本高,电池一般寿命6年,如果6年后需要新够一块电池的话,其成本不亚于购买一台代步燃油车。4是充电时间,这个技术还没有突破,充电时间较长会影响使用便利性。综上,等新能源再发展几年,有关核心技术得到突破或者充电站基础设施完善后就可以购买了!

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

就算是当下的现在,笔者可以做如下的断定。即使到2035年,混动汽车仍将是一个千万辆级别的市场。

在今年9月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有一个看似不大,确很有意义的发生。在大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通过专家评审,此次路线图的最大变化在于对"混合动力"看法的转变,提出积极推动传统汽车实现"混动化"。并且明确提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的目标。

这一细节意味深长!

也就是说,到2035年,市场上除了纯电动,剩下的传统燃油汽车要全部转变为混合动力。甚至原来国家强行推进的到2025年不再生产纯汽油汽车的政策似乎也在逐渐淡化,更多的事提开放更多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根据披露的文件细节上来,有一个很清晰的路线图,现有48V系统在2025年-2030年逐步让位给强混,PHEV(插电混合动力)和BEV(纯电动)的比例按照现在的20%往15%到5%的进行过渡。

如果按照2025年2500万辆左右作为峰值对应的汽车销量为100万辆PHEV、400万辆BEV、500万辆HEV(不插电混合动力)、500万辆48V和1000万辆燃油车。

市场环境变,丰田也变

早在2019年4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无偿开放丰田拥有的研发HEV积累的关于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等车辆电动化技术的23740项专利使用权。此外,丰田还将对使用其电动化系统的企业进行有偿的技术支援。

对于此项举动,外界大多数解读为丰田担心以中美德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全面转向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失去市场地位。也有观点认为,丰田此举是为了反抗纯电动浪潮,依靠混动技术在未来继续主导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笔者却对这些解读不以为然,笔者虽然不是反纯电动车一族,但是也是始终认为电动车不是最终的解决的解决方案,它只是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的一个细小的分支。而且这些年高歌猛进的纯电动汽车依然解决不了这么几个问题:充电缓慢、保值率低、回收困难、边远地区充电桩极少难以自驾游等。

丰田此举的更大希望是把市场规模做大,借此可以促使至今在混合动力车业务的上有所欠缺的企业进入,通过向其无偿提供技术,提高混动车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如若混动技术相关零部件对外销售带来需求增加,与之类似的纯电车型的成本也有望一步下滑。

可以说这是丰田公开专利或授权开放的初衷。正所谓独木不成林,混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强化主要零部件相同的纯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而且,相对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尤其是HEV车型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好很多。最重要的是,HEV车型确实能让你的荷包在频繁的拥堵通勤之际省上一点。

丰田内部还差什么

目前,丰田在中国提供油电混合双擎、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两种混动技术路线,共提供10款车型,另提供2款纯电动车型。包括紧凑型车(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E+、雷凌双擎E+)、中型车(亚洲龙、凯美瑞双擎)、紧凑型SUV(全新荣放双擎、威兰达双擎、C-HR?EV、奕泽E进擎)和MPV(威尔法双擎、埃尔法双擎)。

这些车型不仅涵盖了目前主流的新能源驱动方式和燃油车主销车型。而且双擎车型可以维持与燃油车基本相同的保值率,价格差距也相对较低,横向对比其他合资车型,优势明显。

这样,丰田可稳保王者地位了吗?

丰田对新能源车的定位相对单一,主要以省油取向为主,难以满足部分追求高性能的购车者;此外,丰田在国内投放的新能源汽车均为燃油车更换动力系统,而当前新能源汽车用更适合其布局的专用平台已经是大趋势。

而从市场角度看,目前丰田同平台的混动车和燃油车的指导价虽然接近,但实际成交价差距较大,在加上电池寿命这个隐忧,对于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来说,有一个非买混动车的理由吗?

国内对手会如何应对,丰田还面临什么挑战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丰田面临的挑战来自两方面:混动平台方面,其他日系品牌会选择其他混动技术路径发力,提供接近于丰田的用户体验,从产品力包线的正面覆盖。部分中国品牌在混动上走向高性能+智能化路线,强调百公里加速等指标,力图在产品力的上方包抄。

另一个问题是,近年来随着纯电动的平台化、部分车企进一步下沉,开发类似K-Car的微型车,试图颠覆电动车生态,重构电动车需求,试图让电动车和燃油车不一样的消费品。典型的例子就是五菱宏光MINI?EV,2.88万-3.88万元的价格,2020年11月的销量是多少?33094台,位列中国轿车销量排行榜第7位,仅次于丰田卡罗拉。

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丰田该怎么做?

丰田最需要的是下沉和用心

面对千万级的市场和自身在混动领域的特长,丰田该咋办?在笔者看来,丰田应该做好三件事:

一是进一步提升混动车型普及率,加大力度反哺终端市场,把价格下探一下,至少降低混动车和燃油车的实际终端售价差距。给予消费者更多理由来选择混动车型。

二是补强一点的是高性能路线,通过在混动领域适当提升性能表现争取部分性能敏感用户。

三是尽快在国内引入新的平台,丰田的工具箱上还有多个新能源的技术路线:旗下的燃料电池汽车MIRAI经过两代发展即将成熟。纯电动汽车丰田BZ将于2021年正式亮相,基于e-TNGA电动平台打造6款电动车型等。

丰田混动很强,补强一点,才是王朝兴旺之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汽车未来是趋势吗?燃油车最终会退出历史吗?

以前,钟爱自主品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十分便宜,随着自主品牌的逐渐发展,其汽车产品力也越来越好,让人十分开心。毕竟谁不想拥有一台又便宜又好开的车呢?而后随着新能源概念的出现,纯电车也在逐渐发展,好在自主品牌的纯电车也争了一口气,产品力不输合资车,但是怎么给人一种越来越买不起的感觉?

买不起的新能源

倒不是说自主品牌不能做高端豪华车型,只是现在的新能源车动辄20w起,想要一些实用的配置的话价格更是到30w及以上。比如现在提到国产新能源就会想到的小鹏或理想。随便选取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些车型,小鹏P5官方指导价格为17.79万元,小鹏P7官方指导价23.99万元,理想ONE官方指导价格为34.98万元。

就算不说这些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很好的比亚迪,旗下的汉EV指导价格21.48万(补贴后)起。即使有十万左右的车型也不是纯电车而是混动车型,秦PLUS DM-i在补贴后的起售价也来到了11.18万元,如果还想要一些新增的配置价格就会来到15.18万元(补贴后)。基本上自主品牌中好一点的纯电车已经来到了20万元以上。

主流趋势的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不便宜,可是所有表现都在指向新能源是大趋势。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即汽车增量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预计到2025年会突破 3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为900万~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当前的保有量、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这样的规模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以动力电池为例,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

不仅如此国六b的全面推行,汽油继续涨价的同时在里面添加乙醇,烧国六b的燃油车就会一定程度的动力不足,这个政策的推行就是让用户要么接受这样的燃油车,要么就购买新能源车,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促进大家购买新能源的一种方式。

另外全面禁止售卖燃油车的政策也在逐渐推行,目前海南是我国第一个禁止销售燃油车的省份,后面会不会有其他省份也出台相应政策这个不得而知,不过相关政策有了开始,很大可能会继续发展。

所以说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些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一直在增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继续涨价的新能源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纯电车产量之大,电池很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以至于继续涨价的状况。就去年的数据来看,碳酸锂、氢氧化锂达到了432%、317%的涨幅。而且除了芯片短缺问题,汽车市场将再次陷入锂材料漩涡中,虽然电池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这次是十分夸张地涨价。

即使中国是电池产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在今年1月,锂电池的价格相比去年涨价五倍,达到了每吨26.2万元的售价。不仅如此还有其他材料也在不同程度的涨价。原材料上涨不可避免的造成汽车成本变高,现在的车已经买不起了,以后还得了?

论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可以肯定地说,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会越来越快,也会越来技术水平越高,因为智能交通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大趋势,而这离不开交通工具的电气化和自动化,所以所有交通设备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因为发展新能源技术会减少对大气环境污染,减少对于燃煤电厂的依赖,所以国家已经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一个重大国策来执行,不会因为遇到一些问题就会停止发展的脚步。可以预计在未来十年内,电动汽车技术会出现质的飞跃,燃油车的占比会越来越小,直至淘汰出局,淘汰燃油车的速度取决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旦储能电池技术出现突破,就可以到来飞速的变革,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部纲领性文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从时间上来看,目前距离2025年还有5年时间,而在这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要从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需要向上跃升的跨度较大,如何实现目标成为业内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如果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来测算,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销量占比20%的目标,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难度是很大的。他认为,要推动实现20%的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

来源:国新网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难度大?

与此前发布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内容相比,《规划》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进行了下调,由征求意见稿中的25%调整为20%。对于为何将目标定在20%,辛国斌在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一方面严格二氧化碳的排放法规,反向倒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投资和补贴力度正向来拉动产业发展。至于为何用这样“前拉后推”的扶持模式,辛国斌认为,“说明这项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蓬勃发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有自主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还是要推动汽车往这方面去努力。

其次,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跟传统燃油汽车的成本大概能够持平,但辛国斌认为,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同时也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作了深入的测算分析,所以提出了20%这一引导性的目标。

来源:盖世汽车

对于这一目标,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分析认为,在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分别达到25%和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7.%和31.95%,所以不论20%还是25%的目标,增长潜力要求均较高,但相较之下,20%的目标更加实际。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目前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行业的共同努力;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时已经面临一定的阻碍,如涉及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

在上述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辛国斌坦言,在《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是有两种声音的。第一种声音更加积极一点,提出了25%的目标,这从部门的角度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的要求。“我们希望确定一个目标,大家努努力、蹦一下就能够得到,这样对推动产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现在从整个全行业征求意见过程来看,很多方面认为这个目标定到25%太高了。”辛国斌说,综合考虑,最终把目标定在了20%,但是按现在的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也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实现目标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既已定下,那么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业内思考的话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产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问题。

辛国斌在上述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推动实现20%这个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其中在供给侧方面,需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关键因素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放心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需求侧也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一些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包括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引领,加大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广力度等等,来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对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也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方向,如《规划》的第三章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等。在需求侧,《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痛点重点关注,如第六章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

从《规划》内容与2025年目标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5年或迎来巨大变化。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此前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逐步走出来了,接下来要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做好部署。

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将会被很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这是整个产业和市场针对未来电动化大趋势所做的全方面发展培育换来的。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和制造国,单一的国内市场需求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尝试的方向,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会实现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该资深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动化乘用车整体渗透率将达到38%,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将达到2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国常会指出,重点内容: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这里面提到了一些关键词: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电池回收,自主可控,绿色发展,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

里面涉及到的板块,人工智能和充电桩,对于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趋势,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的不断提高,增量的不断放大,这会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也需要跟上。充电设施的需求空间太大,现有的简直就是毛毛雨!这是一个比较确定的大方向,至于什么时候炒作就需要看市场资金的态度了。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对于市场的题材炒作,那些聪明的资金不会让你失望,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理由,一个借口,一个可以诉说美好前景的政策,才能讲出一个诱人的故事,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

有些人会担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多虑了!记住,这是国家意志!不会强制性,会给你选择权!但是,油价会居高不下,会出台一系列政策,让你不得不在权衡各种利弊后,心甘情愿的去选择。没人逼你哦!

燃油车不会消失,但是比例一定会下降,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一定会不断提高,就是一个此起彼衰的过程,时代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就像人工智能,未来N年的大趋势,时代发展的产物,几乎涉及到所有你能想到的行业,都离不开人工智能,虽然这个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负面的东西,但是在资本权衡利弊后,那点负面的影响会被资本所忽略!这个世界不缺乏聪明的人,每一个时代更迭都会有这么一批人走在最前沿,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让自己成为其中一份子,是你需要做的事……